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顾字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顾字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录”字怎么写才好看?
谢谢邀请!
录,繁体字为“録”。
关于书法“录”字怎么写才好看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只要入法度,只要师法人,继承传统,写出来就好看!
上图为篆书“录”字。源自法帖,用笔精道,线条圆润,虽书写风格不同,但都好看,耐看!
上图为隶书“录”字的多种写法,其中汉《曹全碑》上的录,写的更有味。这个隶书录字,供题主参考吧。
上图为草书录字,都是出自古今书法大家之手笔!用笔老辣,线条流畅,韵味十足。其中毛泽东写的草书录字,更有特点,艺术性更强。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录”繁体字为“錄”,形声字,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说文解字》解释:録,金色也。后来演变成记录、笔录、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等意义。
1、左右结构,左右均等,书写时不可偏顾;2、笔画较多,须中宫收敛,左右紧靠;3、横竖画较多,注意相应对齐、平行;注意这三点书写要领即可,如下列图中例字:
(唐 ·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唐 · 颜真卿 · 颜家庙碑)
论顾陆张吴用笔?
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趋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
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人’,***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常有口诀,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背起,或从足先,巨壮诡怪,肤脉连结,过于僧繇矣。”或问余曰:“吴生何以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孤挺刃,植柱构梁?”对曰:“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与乎庖丁发硎、郢匠运斤,效颦者徒劳捧心,代斫者必伤其手,意旨乱矣,外物役焉,岂能左手划圆、右手划方乎?夫用界笔直又是死画也。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死画满壁,曷如污墁?真画一划,见其生气。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则界笔直尺,岂得入于其间矣?”又问余曰:“夫运思精深者,笔迹周密,其有笔不周者,谓之如何?”余对曰:“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或者颔之而去。请各位书画朋友晒晒自己的作品好吗?
我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今天我读书没有?近月读了几本古典?近几年自己是否静静的读书?与古为伍沒有?
二,近日写诗没有?你的诗合韵吗?诗是艺术之精华,人生不可无诗,更不应缺诗的联想
三,你近月听了多少古典音乐,有否与之同心声,听出意境没有?有否走出书斋,到山林清溪曲径中,与小鸟同歌,与大地相呼应?
如果上述三问我都不占边,也沒这美好的精神世界,那么,我还有必要去学书画吗?[大笑]还是回家种地瓜吧。
[大笑][大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顾字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顾字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