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b类字体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b类字体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大行书作品?
1.《兰亭序》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世称“王右军”。《兰亭序》全篇28行,共计324字,布局参差错落,点划相应,气脉相通,全篇章法自然,结枸精致,潇洒飘逸,一气呵成,它集中了王羲之所创造的书法新面,并代表他最高的行书之造诣。
2.《祭侄文稿》
颜真卿(709---785)又名颜鲁公,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祭侄文稿》用笔多藏锋逆入,正锋入笔,下笔厚重,宽博舒展,赖笔外拓。
3.《黄州寒食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北宋的大文学家,又是画家。《黄州寒食帖诗》贴作于元丰五年,是苏轼反王安石变法失败,政治上失意,滴居湖北黄州后的代表作,诗中叙来黄州三年,生活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眼前觉萧瑟难受,其心绪或漫声细诉,娓娓道来,或放任声腔,孑然饮泣,或凄然长啸。书法与诗相得益彰,满纸身世颠沛之悲,家国不宁之沧,字字含泪,令人感受深刻,此贴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同,从一字到一行,从一行到全篇,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用笔重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
“天下三大行书”指的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天下三大行书堪称古代书法界的***之作,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三大行书中,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又叫《兰亭集序》,它是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距今千年之久,它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笔走龙蛇的书法特点,更在于其脍炙人口、一气呵成的诗文内容,王羲之的《兰亭序》至今依然是语文教科书的必读内容。
有哪些适合初学者的行书字帖?
适合初学者学习行书的字帖多了,而且都是名碑名帖。
初学书法者,想学行书,首推《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这个碑帖字字独立,字字有势,字字有神,是书法爱好者学习行书的最佳范本。当代行书大家张旭光也是这样说的,而且他一直在临习、研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上图为《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上图为头条网友临写的《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也可以临写唐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初学者练习行书,我认为合适的字帖是《圣教序》,至于开始练习多大的字,不必过于拘泥,我认为写毛边纸米字格那么大小即可。
为什么初学要学《圣教序》呢?第一,它是王羲之的集字作品,王羲之的行书是后世行书的源头,所以取法比较高;第二,《圣教序》字数比较多,各种类型的字都能碰到,学起来比较方便;
第三,这也是很多成功书法家得出的经验之谈,比如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先生,他指导的学生几乎都是走这一学书道路。第四,很多前人已经给我们总结了《圣教序》的笔法技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加容易成功。
下面我将前人有关《圣教序》行书基本笔画的经验技巧分享如下,供初学的朋友们参考:
初学行书我个人认为临摹王羲之和蘭亭序为好,比较通俗,好掌控,临过十遍以后再临圣教序,因为圣教序有一定的难度,总之爱好书法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用必生的精神书写,才能定的进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b类字体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b类字体行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