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们见过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我们见过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最喜欢中国古代哪位书法家的书法?为什么喜欢?
谢谢邀请!
中国古代哪位书法家的书法我都喜欢。没有为什么!为什么要弄出个“为什么”呢!要真让我说出个为什么,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喜欢!
大篆和小篆,以及隶书都没有落款,只知道是古人所书,但究竟是谁书的,我们不得而知。
草圣张芝的书法我是喜欢的。钟繇的书法,没人不喜欢的。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写得相当精道,美丽,看后让人“爱不释手”。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无论是楷书,行书,草书,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不但我喜欢,道内的哪个人不喜欢呢。
魏碑拙朴厚重,有气吞山河之势,我喜欢!唐楷三大家和初唐的虞世南的书法,都是法度严谨的,喜欢之!还有就是大草书法家张旭和怀素的狂草,草法之精准,点画质量之高,高雅,可品!“宋四家”的书法,比起唐之前的书法,就差远了。宋徽宗的瘦金体字,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是喜欢的。以娇媚著称的赵孟頫的书法,虽然我不看好他的做人,但他的书法我还是喜欢的。清代人的字就不值得一提了,当然,这是与唐之前的书法相比而言。民国至现代人的书法,草书独服毛泽东!隶书独服王福庵!至于当代人的书法,还是算了吧!火候差得太远了。都是为了名利而书,能把字写好吗?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各位网友若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古代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还是颜真卿的书法,颜真卿的书法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无论是他的楷书还是行书,不同的人总能写出不一样的风格。
比如他的行书《争座位帖》,你可以写的很秀美,用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的笔法去书写,也可以写的很老辣,可以写成小家碧玉似的小字,也可以写成榜书大字,而无论写成哪一种风格,都不会让人觉得有违和感。
他的楷书同样可以写成小楷,也可以写成大字榜书,颜真卿甚至把楷书写入行草书作品,也没有违和感,比如他的《裴将军诗帖》就是这样,把行书、楷书、草书融为一体,还写出了刚猛的气势。
而这些,其它的书体就很难做到,比如欧体、王羲之,我们就很难写出苍茫老辣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于颜体的拓展型的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属于阳刚之美,往小了写可以让字看着疏朗,往大了写让字更有气势。无论写粗或者写细,都会非常有力量。
颜真卿《裴将军诗帖》
而王羲之的字属于阴柔之美,小字淡墨、文人雅玩比较雅致,真要是写成了大字,他的内擫的结构是很难支撑住的。
王羲之的这种美很容易看懂,就是优美,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而颜真卿的这种美属于壮美,美在其气势,如果以貌取人,很多人会选择王羲之。
我喜欢颜真卿,主要是因为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很大的可发挥性。
另外,初学书法选择颜真卿的楷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对于以后书写格局的打开有很大的帮助。
这可有点为难!实在难以说清最喜欢的人。因为,在我眼中,所有的古代优秀的书法家,他们都是大宗师,都是我的所爱。
才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非常容易确定自己最喜欢的人。我开始的时候,喜欢的是欧阳询。大约学会了有十年之久。后来,又喜欢上了褚遂良。虽然尽力临写,而一书写时,又回到欧阳询的路上。再后来,迷恋上了小楷,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自然是学习小楷时必不能少的人 。钟繇、王献之他们的作品存世量有限,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洛神赋,在小楷作品中我,被奉为了极品。楷祖钟繇,尚存六百余字。
在小楷的练习之初,最多用功的是在王羲之书《乐毅论》上。我临的是《快雪堂法帖》中的拓本。字迹娟秀,形态舒展。清秀的小楷需要精致的笔法作支撑。在石刻的拓本中,极难找到毛笔纤如毫发的笔触。在万般无奈的留恋中,一一放弃。转习唐代名作灵飞经。
灵飞经据传为唐代书法家钟绍京所书。其实是明代另一个大书法家董其昌,因灵飞经在他手中,他把灵飞经刻石制作拓片,把并无字迹传世却拥有书法盛名的钟绍京,说成是灵飞经的书者。这些疑案,留给专家去考证。我们只管学习。
灵飞经的体态十分的逸动。在笺上写,能让他的那种自然的章法发挥到极致。一旦把灵飞经放在方格中,便有束缚的感觉。或许是我学艺不精而找的借口。(我手上的带格小楷纸,有一人多高)。
带格的纸,写文征明小楷正合适。格数正好和文征明的一样。文征明小楷,我全临遍。琴赋全册,离骚经,九歌,草堂十志,金刚经,赋得落花诗,老子列传,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千字文,前后赤壁赋,长篇巨制南华经,真赏斋记,各种题跋、尺牍……在文征明小楷上,至少不下十年的功用。
近几年的,学书赵孟頫行书,为了更好的了解赵孟頫的笔法,又从文征明小楷转到了赵孟頫小楷的学习中来……
最郁闷的是,喜欢的人学不了。张芝,张旭,怀素,他们的草书无法学。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轼,米芾,他们的行书学不会……
现在将就着学习赵孟頫的风格。这也是从一开始喜欢欧阳询清秀妍丽的书风影响的结果。有人问,当初为何不喜欢王羲之?说实话,非常喜欢,但是,没见过 。在四十年前,字帖还不是如今这样随便挑选。
这个题目不错,很有挑战性。
要说历史上最喜欢的书法家,我首选颜真卿。
为什么要选颜真卿呢?因为他首先在楷书上就对中国书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说顔氏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近亲式繁殖的弊端,使汉字结体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创作的广阔空间。
他的行书代表作《祭侄文稿》,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如雷霆、似闪电,若魔杖恒天惊出一道彩虹,永远于天地之间。他将精神、思想、文***、情怀及笔墨的浓、淡、干、湿、枯都融在一张薄薄的纸片上,将情感意识升华到了五彩斑斓,产生了无限的美的遐想。把笔、墨、纸的简单操作意,演绎了神***书艺上的酣畅淋漓,化生出笔墨上的极致品格。使人性、文化、艺术、墨色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成了千年不朽的书法杰作。
谢谢邀请。
喜欢过好几位古代书法家的字,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王羲之、褚遂良等,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就当前而言,最喜欢褚遂良,从他存世的《阴符经》《倪宽赞》《雁塔圣教序》等书帖中,能够领悟到什么是书法的书写美,清朗秀劲、节奏明快、空灵飞动……看他的字仿佛看到他就在眼前挥笔疾书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感觉当代有那么多草书大家,但觉得历朝历代草书大家却寥若晨星,为什么?
中国书法被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评价为“艺术中的艺术”,可见中国书法的难度之大!而中国书法又分五体,楷行篆隶草,交相辉映,其中草书无疑是中国书法这顶艺术桂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她最美,最浪漫,最富有情怀,最能感动人,当然,学习草书书法的难度也是最高的!
司徒越草书作品
草书通常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大类,三种草书书体风格迥异,笔画又明显透露出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承袭脉络。章草脱胎于隶书,风格厚重质朴;今草滥觞于章草,风格潇洒豪放;而狂草澎湃激昂,天马行空,终于把汉字推向了美术化的最高境界。
朱复戡草书作品
我们都知道,书圣王羲之的《草诀歌》第一句就是“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草圣都觉得难,你说普通书家会觉得容易吗?
怀素食鱼帖
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草书大家的确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数量远少于其他书体。张旭、怀素、王铎、米芾、徐渭,这几个算是真正的草书一线首发选手,最多再算上欧阳询、智永、张瑞图作候补队员,加起来不超过10个人。
当代草书大家多,古代草书大家少?这种说法,应该是对书法史了解的太少了吧。
草书是书法中非常有魅力的一种字体,历朝历代善于草书的大家其实都不在少数。但是很多书法爱好者因为对书法史不够了解,似乎只知道近现代的[_a***_]、林散之等人,毛主席的草书也是独具魅力。对于古代的草书大家,大家似乎只知道张旭和怀素两位狂草大家。
那么古代草书大家少吗?说实话,就算不是很知名的,随便找出几个也是近现代很难匹及的。
书圣王羲之本身也是今草大家,他的《十七帖》几乎成为了学习草书的圣经。对于王羲之,知道的人应该还是很多的吧。
唐代草书大家也不仅仅只有怀素和张旭,著名的诗人贺知章,其实也是一个草书高手。他的今草作品《孝经》就是一本和不错的草书法帖。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唐代的草书作品中,还有一个高手叫高闲,从小酷爱书法,尤爱草书,草书学张旭、怀素。高闲***用粗壮之笔法,以飘逸之韵,真书之功底,书写出厚实而不滞、随意而不浮的草书,正是他的追求之所在。高闲这稳重若泰山、飘逸似神仙之意蕴,应是书法艺术中的崇高境界,因此在中国草书史上能与“张颠狂素”并列。
宋代擅长草书的也不少,黄庭坚、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都是高手。
上图是黄庭坚的草书《诸上座帖》,黄庭坚的草书对后世的影响不亚于张旭、怀素。黄庭坚曾经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们见过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们见过的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