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瑞清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李瑞清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欣赏李瑞清的隶书?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欣赏李瑞清的隶书,首先要从用笔和结字规律入手。仔细看,李瑞清隶书的用笔纯是中锋,逆入平出,横平竖直,主笔突出,且笔笔到位。李瑞清隶书的结字规律也符合汉隶的书法艺术特点。从李瑞清的隶书作品中可以看出,书者是一个善于师古之人,而且还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李瑞清的隶书,汉代摩崖《石门颂》的元素尽显,其影子像幽灵一样紧贴着《石门颂》不散。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瑞清的隶书传统的元素多前七分,而个性特点仅占三分,这样的的书法才是真正的好书法!
上图李瑞清隶书作品
李瑞清不但隶书写的好,而且还善大篆和楷书。若仔细观看的话,李瑞清的隶书用笔是建在大篆的用笔基础之上的,这说明李瑞清在习隶之前,是在大篆的临摹上下过大功夫的。
上图为李瑞清大篆书法作品
上图为李瑞清隶书作品
上图为李瑞清大篆书法作品
根据以上所说,我认为李瑞清的隶书作品、篆书作品和楷书作品,艺术生命力强,均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欣赏清道人李瑞清的书法,的确有些难度,虽然距我们仅百余年,但由于他的书法具有强烈的个性,尤其他隶书独一无二的笔法和风格,给如何正确欣赏他的隶书艺术带来了困惑。
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李瑞清也大规模写过北碑,他的作品,在十年前很珍贵,现在却没有人佩服他,我以为过去的珍贵也太过分,现在的轻视也可不必,艺术是有时代性的东西,可是在李瑞清没出世之前谁能开得出像他那样一条新路呢?”
沙老的这个评价我以为比较公允。如今,对于李瑞清先生的书法认识越来越淡化了的现象,究其原因,正如沙孟海先生所说,艺术是有时代性的。
这个时代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就像隋唐时期,曾一度大家普遍喜欢王献之的书法,甚至超过其父王羲之的书法,后来虽有唐太宗的极力推崇大王,但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王羲之书法回归到正确认识。
李瑞清的隶书显然没有被我们真正理解和认可,与他生活的时代有关。在清末,清碑学的兴起,涌现出诸如郑簠、邓石如、伊秉綬、何绍基等大家,在这些大佬面前,李瑞清只能算小辈。且他的书法属于比较老实规矩,其隶书不及这些前辈影响力大。
而今天我们再度审视和欣赏李瑞清先生的隶书,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启示:
一、隶书的创新不一定要笔法上的革新,更主要的是蕴涵在形态之中的内质。李瑞清先生笔法得益于金文和北碑,有人说他的点画线条如“肠梗阻”,像蚯蚓一样卷缩,不够通畅,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他笔法在传承上的坚定信念,也是他书法内功修炼达到如火纯青地步的一种境界,我们从他的点画形态上看,似有故意为之的抖动扭曲之感,实乃笔势通达,笔力扛鼎,势不可挡,犹如钢圈铁丝般的点画线条,彰显其隶书内敛的精气神。
二、隶书的创新不仅仅是形态上的求变,更主要的是结体所透露出的古雅质朴。李瑞清的隶书不如郑簠的八分具有动势,不及邓石如隶书的气势磅礴,没有伊秉綬隶书的创新新意趣,也不具何绍基隶书的个性强烈。而他的隶书却在中规中矩中给人以震撼,尤其那样直抵观者心底的笔笔“肠梗阻”的点画形态,极大地彰显了其隶书个性。现在看来,他中规中矩的隶书所彰显的品质,恰恰是成熟汉隶书真正意义的传承和创新。
三、隶书的创新不是越“实”越好,虚实相融才是高境界。如果说李瑞清先生的隶书尚有不足之处,我以为就是太“实”。他的成功归于“实”到极致,却又机智地通过自然形成的点画线条的波磔抖动,体现了实中见动,实中有虚。但这种虚始终始终脱离不了他的“实”劲。他的***张大千将他的这种书法表现形式放大到一个极致,就明显暴露出书法艺术的缺陷。也就是说,李瑞清先生以及其娴熟的笔法将隶书的点画线条玩到一个极致,这种境界只有其一,不可有二。我们要从李瑞清先生隶书笔法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经验,就是在传承传统笔法原则的基础上,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笔法,这是书法创新的基础,也是书法创新的关键。@微头条
近代李瑞清的书法成就与特点是什么?
李瑞清(1867年-1920年),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温圳镇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画家张大千的恩师,书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xié háng],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与吴昌硕、曾熙、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说到李瑞清的书法,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 涩笔顿挫,一波三折(通俗讲就是颤/抖笔)有传说称,李瑞清写字时专门有个书童负责轻摇桌子。李瑞清的书法在民国时期***冒他字的特多,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书法作品的流通与影响力。
在书法艺术上他天资独绝,又有家学渊源的加持,幼年学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中期以来,碑学成为书法的主流,而且名家辈出。在清末时期,学习书法的群体无不在碑学的羽翼之下。李瑞清也不例外,初期以青铜器铭文和汉隶入手,后致力于北碑,用功之深厚可谓“退笔成冢”,“指爪摧折”。李瑞清经过书法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出“以器分派,大器为体,小器成趣”的论点,以商周金文为其篆书的根基,使金文在书法上的存在感为之一振。突破了赵之谦,邓石如等前辈名家的篆书立足于小篆的窠臼,李瑞清越秦汉,上溯商周金文,而求篆于金,成就了其金文书法第一人的基业。其书法“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潇洒俊逸,各具神态,以篆作画,合画篆为一体。
李瑞清作为中国高校美术学科的创始人,张大千,胡小石,潘天寿,丰子恺,李仲乾,黄鸿图,李健,吴梦非,王隐秋中国美术界的半壁江山都从中获得过滋养。这样的先辈不应该被忘却,他的书法也不应该被忘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瑞清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瑞清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