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练习行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字体练习行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没有练过楷书的人,可不可以直接练行楷呢?
那看你练习的目的,若想把字写好,完全可以!而且从行楷入手,进步快,也容易取得效果,提升信心!但是要想成为书法家或者靠写字创收的话,我建议你还是踏踏实实从楷书入手!
我认为是可以的!
1、书体区别,楷书较行书更为工整,楷书书写时连笔少,行书书写时连笔多,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障碍不是很大。比如赵孟頫的楷书中就有很多连笔,即使没有连起来,也会有趋势上的笔势。
2、字帖的选择,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楷书四大家中以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比较工整,赵孟頫的楷书有行书的韵味,因此,建议可以先临赵孟頫的《寿春堂》作为过渡。
没练过楷书的人是完全可以直接练行楷的,甚至也可以练任何一种字体。当然练字的目的不是只仅仅为了写字,而是为了把字写好看。那么把字写成什么样才算好看呢?这就要看自己的审美能力了,只有审美能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准确判断字的好坏!然而只有提高对书法艺术的了解和不断完善自身品德修养才能提高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因此,只有专心练楷书才能真正地了解字的内涵、只有练楷书才能做到修身养性、完善自身品德;也只有练楷书才能提高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所以想练字可随意选字体练,如果想练书法就必须从楷书入手。最后发几张图片仅供参考!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不会走就想跑,能跑吗?楷书是学习书法基础功夫,没有楷书的功夫,学习任何书法就没有最基本的根基。亦或会说,楷书没有诞生以前人们是怎么初学呢,那时候有那时候的取法对象,如篆书、隶书,简椟书法,但这些书体比起楷书而言毕竟不是十分成熟,而且技法方面也不是十分完备,只有到了楷书完全成熟以后,这种情况才出现,因为楷书是书法技法集大成者,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楷书点画造型完备,完整,结构规整,章法严谨,更便于流通和使用,故以“楷”书称之。从各个书体发展演变的过程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先从楷书入门,以后的自由度更多更大,更广阔。
行楷书不是不能作为初学入门,如果其目的是写字或仅仅为了使用的目的,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以此为书法家为目的,打基础楷书仍然是首当其冲的选择。要想成为书法家,不仅仅是精通一家,更遍阅百家。遍阅百家,我们的思路或创作的自由度才更大。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的书法家都是诸体兼善的,所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欧阳询的楷书的取法对象就非常复杂,不仅有魏碑的元素,甚至有隶书的元素,如《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浮鹅钩的收笔部分。
如颜真卿的楷书中的篆籀气就来自篆籀书法笔意,甚至颜真卿还汲取了大量的民间书法的元素。
对于我们现代的书法爱好者言,初学入门打基础,仍然是以楷书入门为首选。楷书还有利于培养规范严谨的审美理念和良好的认真的书写习惯,不至于养成敷衍了事的草草“了事”的习惯与意识。
年龄不同,答案也有不同。如果是小孩,年轻人初学还是应该从楷书,隶书入门为宜。经过规范化的基础训练与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在后来的学习中差距比较明显,一般也不会走冤枉路 。如果是中老年人,由于在这个年龄段才开始学习书法,要能够成为书法大家,很难了,加之这个年龄段的理解能力特别强。所以,可以从行楷书,隶书入门,走一点捷径。行楷书介乎于行书与楷书之间,既有楷书的规范,又有行书的流畅。对中、老年学习者是不错的选择!
行字笔顺笔画顺序?
“行” 字共有 6 画,笔画顺序为: 撇、撇、竖、横、横、竖钩
“行”的基本含义为行列,如字里行间、罗列成行;引申含义为某些营业所,如银行、商行。
在日常使用中,“行”常做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如如泪下两行。
“行”,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为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很明显是一个十字路口。后来逐渐见于金文、楚系简帛、秦朝小篆、秦系简牍,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行”。
练字为什么要从楷体开始,不能直接练行体吗?
建议初学者先练正楷,正楷字是所有书法的基础,练字的正确步骤是“楷、行、草”,楷书就像地基,要练好字必须先打好基础。
练楷书有一个缺点,就是见效慢,这是一个事实,楷书到行书是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楷书是难练,但是无“楷”不成形,任何一样东西,都要有好的基础,基础练稳,才能非让练字事半功倍。
练字最重要的就是练心,楷书的练习不仅仅是矫正你的字,更重要的是锻炼你的意志,你的性格。
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然后再练行楷:
楷书练起来有点难度,刚开始练字的朋友,很多都没有耐心,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才能练得一手好字。
练行书的效果会比较快,一般想要练字的人大多数都是像快速见效,从小要坚持练字。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行楷是正楷的变化,要想练行楷,最好先练一下正楷字。
古人有句话:"学书法先学楷书,楷书先学唐楷,唐楷先学大楷"从中可以看出,练字最好是先由楷书练起。因为楷书是基础,特别是一些基本性的笔法,只有在楷书里,才能得到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虚的理论就不说了,举几个实在的例子
一 比如如何运笔的问题,综合起来,常见笔法大致内容有以下几种:藏锋用笔, 中锋用笔,提笔,按笔,回锋,敛锋。露锋硬笔,翻笔 ,转笔。
其中,书法最基础的起笔。"逆锋起笔"。具体来说有三句话,而这三个规律,只能从楷书一步步学起,"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竖画横下,横画竖下"。不论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历代书法家总结的规律,只有这样起笔,才能有力,写出的字才圆润劲挺。
而由于行书的快写和连贯性,不是说它不能练习这种"起笔法",而是它就没法比楷书更细致入微的学好起笔的基本功,甚至从行书学起笔,容易形成油滑的用笔习气。没有经过楷书训练 是做不到也体会不到这种起笔法的,
二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中锋用笔,如下图
中锋用笔,在运笔时,还须有一定的技巧,清代书法家刘煦载提出“逆入,涩行,紧收” 的观点,这六个字高度的概括了书写的全部用笔技巧。
就是说,入笔时用逆锋,中间的运笔阶段涩行,笔画的末端收笔时使用回锋,这些用笔方法过程,必须一笔一划,就像是分解动作,它只有在楷书里才能得到系统性训练。
如古人说中锋用笔要达到"如锥画沙"入纸三分,如果直接学行书写,在一流动性快速书写时,是很难得到中锋行笔训练,就会留下夹生饭,以后的书写就会容易造成写得飘浮,用笔不到位的毛病。再回头克服就难了。所以强调要从楷书学起。
这些笔法,楷书,行书都会应用到,然而,行书里往往几个笔法综合起来,一笔带过,初学阶段如不认真仔细分辨 ,更本就无从学起,毫无头绪。
三 再复杂一点,行书实际是楷书的复杂化,连贯流动性的写法。它大多数都是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交互使用,如果没有经过楷书的运笔训练,经常会看不出自己到底是在中锋,还是在侧锋,甚至常常写成了偏锋的病笔,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练字为什么要先从楷体练习?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练习书法就像练习武术一样。每个[_a***_]都会教你先扎马步。只有马步扎好了腰间胯都能发力。这样打出来的拳才虎虎生风。
书法也一样。 只有你楷书练好了,知道每一个笔画的来历,笔顺的关系(举几个例子九、必、乃、及、有,尝试着比划一下,看看这几个字,他们的笔顺是咋样的)间架结构如何安排?写出来的字才稳妥,看起来有力量。
当你楷书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之后,我建议你练习楷书的同时,结合着行书去练。这样写出来的楷书才会灵动,否则的话太过于死板。
如果你刚入手就开始练习行书。没有一点楷书的基本功。那样写出来的字就会有一点“飘”,注意这个飘可不是飘逸。
如果有人告诉你行书是楷书衍化过来的。所以先练楷书。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按照他这个逻辑,楷书是由隶书衍化过来的,隶书是由小篆过来的,小篆是由甲骨文衍化过来的,如果我们先练楷书的话,是不是需要先从甲骨文练起?答案是完全没必要。这里我要推荐的是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
楷书讲求一笔一划,最大的特点就是规矩整齐,是所有字体的楷模,故谓之楷书。
而行书则是在楷书的基础上有所升华,讲究字体的形体美,写字多有连笔,讲究一气呵成。
通俗来讲,练字从楷书开始,就犹如跑步的前提要先学会走路,不可逾越,亦不能操之过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练习行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练习行楷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