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篆楷书字体书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篆楷书字体书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用篆书笔法写的楷书字帖有哪些?你怎么评价?
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篆书形成、发展到推广成熟,竹简、帛、绢流传下来的可能性?
之后的古人能依据的出土(挖坟掘墓)铭文、摩崖石刻、碑文(拓片)书写,只能说千百年来,书写过程中后人制定各种法,楷书形成及实用价值随时代发展的产物!远古象形符号、甲骨文、金文、汉隶、魏碑皆入楷法!
感谢您的邀请!我是杨志勇。
以篆书入楷书的书法名品是《瘗鹤铭》。传为山中宰相书陶宏景所书。(亦传为王羲之书)其字融篆入楷,高古浑穆,又简淡空灵。如那雄宏的悬崖峭壁上,飘来悠悠袅袅的白云。让人耳目清新,没有半点俗尘。
观此书即有此感,结体宽博舒展,字形大小相间。如风舞落花,似云鹤翩跹。似神朗气清之高人,若凌波微步之天仙。
未有烟火气,唯觉品不完。欲看欲妙,黄庭坚诗云:大字无过瘗鹤铭。黄师在此碑用功极勤,终得大成。令一个是郑板桥,亦精研过此碑。
可见《瘗鹤铭》在书法史上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古代篆书名品很多。从大篆到小篆包括甲骨文、金文以及楚简名品。
给您推荐的有《石鼓文》《秦泰山石刻》《秦琅琊台石刻》《秦峄山石刻》《开通褒斜道刻石》《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李阳冰三坟记》等等。
对于篆书的笔法,其一:左不见撇,右不见捺,基本上是用点、直、弧三种笔画组合成字。起止必藏锋,力求粗细均匀。
其二:体正势圆,曲笔弧线。务求笔笔中锋,横平竖直。以圆为主,方中有圆,大小均匀。
其三:外散其形,内聚其力。不能写的太紧,也不能写散架。如锥画沙,捏破管,书破纸。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推荐字帖是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碑帖名品》此书集百家经典,合璧呈现,印版装订精良。希望回答有所帮助。
篆隶、篆楷、隶楷可以同练,但不要多隶、多楷同练,这样对吗?
答:从学习者视角和审美排他性两个方面来说,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理由有三:
一、有代差的东西不容易混淆,古代学书者就是这么干的。
二、同一代的东西容易混淆,古代学书者没做过今人也别这么做。
三、一个人的审美是具有排他性的,很少会出现同时喜欢两种楷书或两种隶书的人。
有代差的东西不容易混淆,古人就是这么干的。比王羲之在没有创立自己的书写风格之前,他肯定是学前人的写法啊,那他之前有什么字体可学呢?当然是篆、隶啦,不同书体虽然存在纵向的继承关系,但篆、隶、楷这种有代差的书体间有跨越式的变革,从汉字的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把他们三段抽出来,放在我们面前,已经是太不一样啦,不仅感官效果不一样,而且用笔也有太多不同,甚至笔都不同,相当于干的都不是***事啦,当然没什么混淆的啦。所以说,三者之间差异大,容易区分,不构成干扰。比如:篆书都是曲线长笔画,楷书都是直线短笔画,使用的笔也不同,一个适合用长锋笔,一个适合用短锋笔,同时学干扰是很弱很弱的。
同一代的东西容易混淆,古人没做过今人也别这么做。古代大书家创立了自己的书派后,书派之间的相互学习影响的故事未曾听说。而且,书法向来提倡习古不习今,我想古时的颜、欧、柳、赵、苏、黄、米、蔡也是这样吧。以楷书为例,根据《辞海》中关于楷书的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楷书具有整齐一律、多样统一的特征。不同楷书流派自然都是符合这一标准的,所以至少从直观上,他们给人的观感是很一致的,要找出差别得细看。这就导致不易区分,处处相似往往不同,两样一起学习时,肌肉和大脑要处理的信息繁复细微,给人造成困惑。所以同一书体基本特征相同或相近,在观感、章法、结构上差异较弱相近较多。他们的差别多在笔画细节上,比如,类似于找出并掌握颜体和欧体“竖钩”的用笔差别之类的问题很多很多。如果同时学习颜体和欧体,我想经常会出现用颜楷的笔法写欧楷的竖钩的情况。所以多隶、多楷还是不要同时学啊。对于学习者,总找细微的差别是很困难的,而对于那些明显的差别是很容易区分的。肌肉记忆是不容易混淆的,是可以区分的。动作不相近,练的是不同的东西。
一个人的审美是具有排他性的,很少会出现同时喜欢两种楷书或隶书的人,若有这样的人,炫技嫌疑很大。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用形意结合的方式传达着多样的情绪和意境,不同的风格的书派往往吸引不同性格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喜欢颜体的人同时喜欢虞世南的楷书。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多隶、多楷同时学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从学习者和审美排他性两个角度分析,都得到篆隶、篆隶、隶楷可以同练,但不要多隶、多楷同练这一结论。谢谢你的提问,给了我一个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机会,通过回答你的问题我也收获很多。
针对初学者来说这种说法可行的,初学书法需要在一种或者两种笔法接近的书体上学习,抓住一体一本帖子为主功,另一书体为副,比如说篆隶,和隶楷,但楷书不要学唐楷可以学魏碑,因为篆书和隶书笔法一脉相承下来,隶书和魏碑笔法也是一脉相承下来,练习中容易把握好用笔特征和书写习惯,符合了文字、书法演变流程,学习起来上手快,不易乏味,相对不会走太多弯路。反之,笔法特征悬殊,自学起来吃力,容易走弯路和进步迟缓。
如果是多隶和多楷练习的话,就成了大染缸和大杂烩了,学不好会学出一身习气来,学不到精髓,到头来会感觉没有入门。
正确的学书方法最好是先专注一家,然后再博***众家。这样会深入理解书法内外本质,并把握住用笔用线本质、字形变化处理运用达到高级书法目标。
以上为个人愚见,抛砖引玉!请诸位方家指正!也希望能帮到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篆楷书字体书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篆楷书字体书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