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简单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简单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的字体?
楷书,汉字的一种字体,也叫楷体、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也是一种官名。《新唐书·百官志二》书中记中书省史馆有楷书二十人,写国史楷书十八人。楷书作为官名也称作楷书手,掌缮写之事,在同一机构中并置,因具体分工有所不同。《通典·职官二十二》记楷书手为流外勋品官。宋代无楷书手之称,惟称楷书
如何理解楷书的结构?
楷书的结构,实际上研究的就是汉字笔画和偏旁部首组合的法则,它包含结构原则和比例关系,而这两者都要符合一定的美学原理。下面具体举例来说明:
以上下结构为例,它的结构一般要去“上下对正”、“左右对称”等基本原则。
1、“上下对正”就是要找准一个字中的上下两部分的中心笔画和中心位置,应该处于竖中线上。如“量”字,上半部分“曰”的中心位置、下半部分“里”的中间竖画,都应安排在田字格的中轴线上。
就是对于左右笔画类似且相互对应的,应该基本上做到左右对称,但不是绝对的对称,如“业”字。
二、“比例关系”,是指汉字各部分构成的长短、高低、大小等比例关系。在上下结构中就具有“上下长度相等”、“上短下长”、“上长下短”、“上宽下窄”、“上窄下宽”等结构类型。举例如下:
大家留意观察的话,会发现颜体与欧体的结体方式完全不同,颜体讲究横平竖直,而欧体笔画多倾斜。
这其实就代表了楷书结构的两大类型:
1、平面宽结
其代表:褚遂良的《伊阙佛龛》《孟法师碑》及颜楷等。
平画宽结来源于隶书,书写时宜在点画的俯仰、向背、开合、伸缩上下功夫,切忌上下一等、前后齐平、如算盘子一样排列,宜平正而不板滞。
2、斜画紧结
其代表:欧楷、李邕行楷等,大多数楷书皆为此结体方式。
斜画紧结来源于北碑,体势向右上斜倾,中心紧收,四周舒展。书写时虽向右上倾斜,但必有一画将重心拉正,于险中求正。
平画宽结也好,斜画紧结也罢,要统过开合、伸缩、疏密、主宾、揖让、高低等变化,使结字在端庄匀称中体现参差错落之美。
1、角度法。常用于斜画紧结中,凡此类楷书,笔画切忌向一个角度斜。
用一句比较直白的话来说,楷书的结构就是一个字内部笔画的相对位置关系。
我们总说的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包括其他楷书名家在内,个人揣测各种楷体的区别即在于笔画形态的不同和笔画相对位置安排的差异,从而形成舒朗俊逸、雄浑穆然、轻盈灵动的不同书风。
各体楷书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但毋庸置疑的是不同的结构,展现了不同的“精气神”,其相互间有相同之处,更多的是差异化特点,一个楷书没有好的结构,即使再精美绝伦的笔画,也不可能组合出赏心悦目的字形,这是微观上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从一幅书法作品来讲每个字的写法也要与整体相协调统一。为达到这个目的,会对个别字的间架结构进行微调,比如正捺与反捺变化、点与捺的转换、长短横变化等,个别情况下可以对部首位置易位。一是与周围字的环境相协调,二是在静态中求变化,增动感。
整体来讲,不同楷书结构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否则就是美术字和印刷体,这也是当代学楷书最容易被诟病的地方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简单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简单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