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中有楷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中有楷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书法名家说,要以行书笔法写楷书,这句话如何理解?
1.“飞度”,用笔轨迹中没有墨迹,空中运笔轨迹,运笔是顺势而为(大圈),上一笔的收笔,就是下一笔的开始。
2.楷书不是笔笔起笔的看《宣示表》《黄庭经》,这两个帖,就发现自由度高度,连续书写。
3.看智永《真草千字文》里的真书(楷书),自然书写,笔画就灵动。
4.碑拓看多了,会以为楷书是一笔一划都是重新起笔的,其实是一笔顺势书写,看墨本字帖就会清晰些。
5.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收笔为下一笔储势。
以行书笔法写楷书,看似矛盾,实则富有妙趣。
学习楷书,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中间阶段,“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最后阶段,“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力求平稳端正,进入中间阶段,掌握结构平稳端正的技巧之后,就要追求用笔字形的奇异险绝,这时候就要在楷书中体现出行书的笔意,以到达最高的境,即“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用行书笔法写楷书可以增强灵动活泼的气息。楷书最忌刻板,就怕点画呆板毫无生气,因此其点虽然独立分散,但要一气呵成,笔笔贯气。
很多人学欧阳询的《九成宫》,越写越僵硬,就在于机械地理解点画,笔画之间缺乏生气、缺乏顾盼,所以当学生练习欧体到一定阶段时,有经验的老师会让他兼习行书,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书法史上很多楷书家善于使用行书笔法,例如欧阳询和颜真卿等;同时不少以行书著称的书法家又善于运用楷书的笔法,例如李邕和李建中等。
写楷书要有行书呼应感,象启功先生所说,点画顾盼始不呆板。这样的点画才灵动。
书写速度在楷书和行书之间的行楷就具有这一特征。
现举例说明:
梁诗正是清代书法家,他的行楷书有行书笔意。就是启功先生说的楷书宜作行书写。
梁诗正书法初师赵孟頫,后学文征明、晚年又学颜真卿、李北海、其书法清丽自然,有颜骨赵姿,俊秀而淡雅,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梁诗正行楷书法作品。)
以行书“笔法”写楷书是不成立的,而用行书“笔意”写楷书是成立的。因为,“笔法”与“笔意”是两码事。
比如竞走比赛,游戏规则决定脚后跟不能离地。就算是***带动脚步行走如飞,只要脚后跟不离地面,都是有效成绩。而脚跟只要离开地面,那怕是走的再慢也属于犯规动作,成绩无效并被立刻开除出局。
这就是“走”与“跑”之间的动作本质区别,“笔法”与“笔意”的区别亦是如此。
“笔法”是个“动态”操作过程,而“笔意”却是个“意识”形态。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用行书“笔意”写楷书。
具体的运笔带着“行意”,笔不要轻易的离开纸面,笔毫尽量在纸上缠走,形成一种动态气场的注入。说白了就是动态效果,这不但对技术要求是很高,还涉及了美学与观念问题。
你好!
古语讲,楷书有行意,行书有楷则,确实是这样的,等你练习书法到一定程度就会体会到。
楷书结字端正,笔画之间没有牵丝。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楷书的一笔一画也是讲究笔画顺序的,所谓笔顺。为什么要讲究笔顺,是因为它的每一笔之间虽然没有连带牵丝,但一定是有呼应的。这就是所谓的行意。如果楷书不见行意就会显得刻板,迟滞。
行书灵动摇摆,将就牵丝映带,但是行书的每一笔,还有起,行,收的动作,必须交代清楚,这样你会看到行书的节奏感。如果完全见不到起行收,这个行书就完全失去了法度,只剩下了滑,飘,甚至无法以行书论了。
希望能帮到你。
行书中有中锋行笔一说吗?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些概念本来就不是非常严格的,不同时期的帖子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用现在的书法用语来讲,中锋一般来说就是笔身基本垂直于纸面,只用笔尖书写。侧锋就是就是笔锋倾斜,用笔尖和一小部分笔肚书写。注意传统的书写方式是不会用到笔根的,如果你写字经常把笔压到笔根,那你用笔肯定有问题。
一般来说,传统笔墨要求无论是中锋还是侧锋,笔尖都是藏在线条的中间,不会外露,笔身倾斜的方向和线条走向基本一致。如果笔尖外露,则视为败笔。当然现代的书法不一定要讲究这些,要看作品的要求。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行书?第二什么是中锋?
行书是书法艺术中比较常用的字体,据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正书指的就是楷书,由此可知,行书是正书(即楷书)的简易之从,用现代话说就是行书是正书的速写和快写,它是自然的流动的艺术表达。行书其实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写的比较放纵的近于草书的,叫行草;写的比较朴实尊崇楷书法度灵动的近于楷书的,叫行楷。在书法谋篇的过程中,行书里面偶尔可以夹杂一些草书,这个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赵孟頫,他的很多手札等作品写的很规矩,很传统,很有法度,也很有灵性,其中有行书的写法,也有行楷的法度,还有草书的笔意。总的来说,行书有几个比较大的特点,首先是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其次是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还有就是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以圆转代替方折。
所谓中锋运笔,就是让笔锋在点画中运行,使笔直立,锋在正中,左右不偏。中锋用笔写出来的线条比较有质感,写的字比较有血有肉,神***飞扬。中锋是所有书体中,普遍坚守的一种运笔方法,用专业一点表达就是书法用笔中“千古不易”的准则,是学书这不可逾越的精神法度。在一副书法作品的谋篇布局当中,讲究各种变化:大小粗细、干枯浓淡、疏密虚实,错落方圆,牵引连贯等等,用笔富有无穷的变化,不可能笔笔达到中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变化,最后落笔,必将收力于中锋之上。所以说,中锋不仅是行书中的灵魂,也是所有书体的不易法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中有楷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中有楷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