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兰草书相似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和兰草书相似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兰州”两个字的草书怎么写?
又是“兰州”,这两个字在头条很火,起因大约就是张邦彦先生题写的“兰州”二字,其中“兰”字写法与印刷体不太一样。
兰州历史悠久,西汉时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隋朝时改为兰州。
上面是孙过庭的写法。
这是怀素的写法。
“州”的草书比较常见,大多数人都应该认识。
可以說要寫好“蘭州”兩字不是一件易事,而“蘭”的草書就更難,“蘭”繁體字的筆畫有20畫,如果寫簡體字則不易搭配美觀、舒服,更難顯示大氣。
凣天下游客去過蘭州的,無不對隸書“蘭州”(簡體字)吐槽,書寫者為甘肅省內的文化名人,我去過蘭州多次,機場上的字可以說形象太差。記得我前段陣子在頭條悟空問答中,評論過此字體,半天功夫閱讀量就達30多萬人,出乎我的意料。
甘肅是文化大省,有豐富的古代文化積澱,名人輩出,出土文物就更加多了。什麼“敦煌莫高窟”多有名氣,漢簡、寫经等都出自甘肅,是很了不起的。
對於“蘭州”一、可以選擇古人的書寫集成,古人的草書能夠流傳下來的,必定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經典,從古至今都是經過歷史的考驗才得以被世人公認的。二、亦可請省內外大家來寫,只要做好激勵機製,一定會有寫的好的書家來應徵的。
兰州火车站的兰州的兰说法多多,大多数人认为兰字下三横笔笔皆短,垢语不少。但凡来到兰州的人,兰州火车站侯车大楼上兰州二字都能一眼看到。没有人认为兰字的三横长短不一说那不是兰州的兰。所以,大众认可的何必纠其出处呢,你说呢?
兰州作为固定地名,一般场合使用时候宜使用简体字,用于书法作品时可以***用繁体字。下面将两种草书写法示范如下:
1、简体“兰州”草书
书写要领:一大一小,兰字小,呈纵式,州字大,呈飞扬之势,二者形成对比,用笔须流畅,一气呵成。整个字组成飞扬动态之美。
2、繁体“兰州”草书
书写要领:兰呈纵势,州呈横势,一纵一横,形成对比,整个字组成静态,彰显端庄美。
写得不好,仅作示范参考。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漫漫书法路,加我不孤独!
谢邀。
这个好办,古人不是有集字汇么,你也来个集字,找来最中意的两个草书,拼合在一起,就齐活完工了,还不耗费自我精力,何乐而不为。
草书传承至今,叫得上名儿的,不下百十人,其中翘楚也有若干大家名宿,各自风格不尽相同,笔端变化迥异。
别说你追求的风格,就是某某大家,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感悟,写出来的自然就会千差万别,有人欣赏狂放不羁,有人欣赏游刃有余,全在一心一念之间自我感悟,外人怎么能深入你的内心探知究竟?
即便是自我修习,也不必找外人画红描样,你心目中的字体是什么状态,就私下揣摩书写就是,外人写不出你的品味你也会失望,还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书法“清气若兰”四个字怎么写好看?
“兰以清为花上品,梅之雅在雪前香”。兰花素有君子之称,以清为高。“清气若兰”也通常用来比喻志向高洁的君子或不同流俗的女子。这四个字怎么写好看呢?当然也得用高雅的笔触来表现:
曾有人这样形容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不同: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
艺术上,不同的内容,须***取不同的表现形式。书法亦如此。
试想,若以小楷写岳飞《满江红》,放眼望去,只能恬静秀美,如何能表现出“怒发冲冠”?
而“清气若兰”,则应以小楷或隶书中较秀美的《曹全碑》一路的字体书写。
一、小楷。试集王羲之父子及赵孟頫的字。
二、隶书。集《曹全碑》和赵孟頫的字。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兰花因为具有清雅质朴的品性,一如君子的之德,故被文人雅士所钟爱,亦为书画家常常做为创作的题材,或铭之座右或书房、胜地佳境。
早在东汉就以有以兰入诗的记录,如 张衡四言诗怨篇:猗猗秋兰,植被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云何。甚至还有据说是孔子作的古琴曲《猗兰操》。一般来说书法作品要辞意和书法作品的风格意境和谐统一,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情景交融。书法作品要想做到情景交融如《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诚非易事。但对于书法修至高的经典书法家来说因其书法内涵熔铸万物,更容易表达君子之境和品德。翰墨书道以五体书集“清气若兰”作品如下,或许有与您心灵契合者。
写“清气若兰”不仅要的兰之画意更以见兰之君子之风的境界。以翰墨书道的想法在如下集字书法中当以简椟集字书法最能体现“清雅质朴”之境,亦如板桥之画兰之风。在匾额中与兰有关的题匾额莫过于拙政园的“兰雪斋”最得书法之境复兼具兰之画意之境。
清气若兰四个字如何写好看,有人说楷书庄重,隶书雅致,草书潇洒,篆字古朴,众说不一。俗话说"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棒”。其实自已那怕书法水平不髙,还是自已写的看起来舒心。元旦将至,逗您一笑!新年快樂!!!
谢谢好友邀请!
关于书法“清气若兰”四个字怎么写好看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用隶书,行书写更能表达其意。
清气若兰,指兰花的香气淡雅脱俗,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品性如兰花清雅质朴。
上图为隶书“清”字,取法汉碑。
上图为隶书“气”字,取法《张迁碑》。
上图为隶书“若”字,取法汉碑。
真草隶篆字体的演变顺序是什么?我想学书法字帖,先练习草书还是楷书还是隶书好呢?
先后顺序为:篆书、隶书、草书、真(楷)书。
一、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二、隶书始创于秦朝,由篆书发展而来。有秦隶、汉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
三、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四、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互相之间的关系:
一、互有传承的关系。
如草书是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楷书也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
二、互有借鉴的关系。
如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的,但同时又吸收了草书的特点。
中国的书法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字也是中国文明史的见证,可谓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从古文字的出现,中国文字经历多种文字的演变。
所谓真行草隶篆,就是书法中常指的五种书写字体:真(楷书,也称正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启功老先生认为,学书法应该有先后顺序:应该由先浅后深,先近后远。不管什么学问都应该遵循这样的循序渐进的规律。
也有很多人说古代的文字是先有篆(大篆,到小篆),然后到汉朝有的隶书,魏晋以后出现楷书、草书和行书。于是人们就有了两种误区,一种说法是:凡是古代的字的风格就是高雅的,后面发展的字就是低俗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学书法必须要准根溯源,先学古篆,再学隶书,最后再学楷书。其实这是不对的。
关于学习楷书的顺序,有人说欧阳询在唐初,虞世南更早,颜真卿和柳公权晚唐,有人就说学书法,应该按照这几个人出生的先后顺序去学习。这也是不对的。
所以根据这种时间的先后顺序的说法,谁出现的早,就先学谁,学好谁以后再去学谁,这种理论都是胡说八道,都是不对的。所以我自己的理解就是,特别是作为初学者,我建议还是先从楷书学习比较好。书法发展楷书阶段,书法已经成熟完备,规整,章法成体,是初学书法的最好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兰草书相似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兰草书相似的草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