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如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如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草书草到自己都不认识的字?
如果草书写得连自己都不能认识了,那就不是草书了,那是糊涂乱抹。草书有严格的规范性,并非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必须符合约定俗成的艺术规范。用哲学***培根的话说就是:只有在限制中才能显示才华。草书就是这样一门在限制中显示自由和才华的艺术。
有哪些草书草到自己都不认识的字?这个问题可能是对草书不了解,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草书有自己不认识的字吗?当然有。但并不是它“草”的让人不认识。而是自己不知道这个字。就如楷书中我们不认识的字是一样的。草书具有严格的书写规范,而且有的字有多种写法。自己会其中的一种,对另外的写法不认识也是常有的事。
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草书的人,他们常常把潦草当草书。以自己想当然的写法来臆造,这样的写法,别人不认识,过后自己也可能不认识。因为自己的臆造,是无规律性可寻的。
草书的规范性写法,都是以繁体字进行的。千万不要用简化字去写草书。虽然,简化字中许多字是由草书中简化来的。但简化字有些字在草书中却是别的字。往往是学习过草书的人,会读错,没有学习过的人,反倒不会读出。
要把草书讲清楚,一百个问答题也难以讲完。所以才会有:“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水(氵)空挑却是言(讠)。长短分知去,宀头缺左畔……”笔画长一点,短一点,就是另外一个字。所以,要写好草书,一定不要自己凭想象。民国时期的书法家于右衽编写的《标准草书》,是学习草书入门的比较好的教材。详细的把各种偏旁部首的草书写法例举规纳出来。并有历代书家的实例示范。另外,北宋时期专门为草书学习而编写的《草诀百韵歌》,也是学习书法的人必不可少的草书学习教材。
掌握了偏旁部首的草书代写方法,大部分的常用汉字基本上都能够认读。学习草书,还要多读多看。对不同风格的写法,都应该了解。对某些不认识的字,才能够根据上下文的字义联系来辨认。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说一句:如果草书草到自己都不认识了,那就是什么都不是啦!也可以说那叫胡写乱划,耽误时间,浪费纸墨!
与其提出这样的问题,还不如下功夫临摹字帖呢。这样的问题也叫问题?
不知道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出自何意!是搞恶作剧?还是搞笑?还是忽悠人?
修身养性是立德的根本!学习书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修身养性。
我曾经说过,学习书法之人,要先学做人,再学写字。
现在,大家着实都很忙,且工作压力大,得空到《头条》来看看,主要是想从这里收获点什么,真的不想见到这样的、类似这样的提问。
比如题主提出的“有没有草书草到自己都不认识的”这个问题,就是很没意思的问题,哪有自己写的字连自己都不识的?草书再草也是自己写的啊,难道自己就不认识吗?自己都不认识的草书,那还叫“草书”吗!真是可笑之极!
有!学渣玩的草书,都这水平!
这与身份无关。不论他是博士后,还是博导。是专业的,还是业余。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他的草书,每一个单字的结体,不符合古代沿习下来草体(字法)的书写规范,就一定就会变得无法识别。所以,当然连自己都无法识别了。
所以,草书若不按规范写,神仙也难认!所以俗称神仙体!
写草书,创作草书,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草字的规范书写问题。这一首要问题不解决,你永远都不可能迈入草书的门坎!
一笔一画慢慢地描,我们总有可能会把一个最复杂的楷书、隶书、篆书、金文、甲骨文等文字写正确,写好!但是,一笔一画慢慢地描,却一定不可能㝍好单个的草体字!
孙过庭书谱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此论中,重点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这一重要结论里。同时这也是,导致绝大多数人无法进入草书的研习与创作的重大关獈所在!
君不见,前段时间晒在网上的,有一定轰动效应的中国美院的一位书法梁老师的草书作品,因不按规范书写,有些字就草到了神仙体!
下面晒一下,刚创作的八尺草书。
杜甫诗秋兴之一
草书是古代文人为快速记录语言而形成的一种书写方法(有点类似于速记),结字讲究连贯,一笔写成,为此一些部首需要特殊符号代替,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又经历代文人总结形成了草书这种艺术形式。所以草书既讲究书写快,又有特定要求,艺术创作还要讲究章法布局。只要经过学习练习,认识肯定不会有问题!
为何“虎”字在书法中写得像“***”?
要搞懂书法要知道这个字如果演变而来,甲骨文-篆书-隶书一草书一楷书一行书,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性的结构,为中国书法提供了前提条件,古代王羲之,近代的毛泽东都是大书法家,如果你要看字看***的字,写的气势磅礴,形如流水,你所说的虎字,
虎字的草书实际是甲骨文,箓字演变而来。
很多不懂书法的人确实是会闹出很多笑话来,比如说将书法中的”虎“字认成”***“。就像下面这个一样。
其实”***“这个字自宋朝起就有了,本是方俗语言,这个字本来就难登大雅之堂,只是后来又被赋予了“很厉害”这样的含义,甚至变成口头禅,后来才传播开来。
那为啥书法中的”虎“字会写的像“***”字呢。这还得从字形演变和各朝书法大家的作品开始说起。
象形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
远古的时候,虎主要以象形文字为主。书写比较繁琐,而且随着流传,演变出了各种简化或者异体的符号。到春秋战国,虎字已经初具字形。
篆书字体(春秋战国、先秦):
很多人把草书或者行书的“虎”字读成“***”,因为它们确实太像了,没有学习过书法的人,很难一眼就分辨出来。
由于“虎”这个字平时并不常用,所以,即使学习过书法的人,也未必能够认识,因为我们现在的写法和古代差别太大了。
如下图:
我们现在是“横折钩”结尾,古代很多写法都是以“竖画”结尾,加上中间的缠绕,很容易让人误读。
我们看看古代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上图分别是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钟鼎铭文里“虎”字的写法,甲骨文还是比较象形的,到了金文,稍微简化了一下。
如图,在秦代的《石鼓文》里,明显的是以竖画结尾,从甲骨文到石鼓文的演变可以推测出,这个竖画应该是指的老虎的尾巴。
到了隶书里面的“虎”字,其写法已经比较固定了,后来的行书和草书都是来自于这个写法。
如下图:
行书
草书
我们经常所误认为的“***”就是这个虎字的草书的写法。
我们现在写的“虎”字只是古代虎字写法的一种,属于不太常用的那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如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如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