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化长廊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文化长廊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古人云,书者如也,书者散也。如也,就是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字。散也,就是欲书先凝思静虑,忘怀庶务,从心底喷薄而出创造***。王羲之完成了今草规范以后,至张旭,草书已经完全脱离了记录语言的功能,成为一种抽象的专门表达草书作者情怀的艺术形式。如果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草书就是原子核。孙过庭说书有五乖五合,尤其是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所谓的“志”,就是情怀。而想要书法能够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就非得草书、尤其大草、狂草不可!为什么书法史上有颠张醉素呢?我们来温习一下张旭和怀素的创作状态。杜甫诗云,“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怀素则是“远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襟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这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以极度忘我的精神,肆无忌惮的表达自由自在的***和挥发生命的创造力,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千载而下依然激动人心,人人膜拜,***仿效,无人能及!这就是西方美学的酒神精神。颠张醉素而下,如黄庭坚,张即之,王铎,毛泽东等人的草书也都是极其无我又极其自我的。所有经典草书作品都是***澎湃,意象万千,波澜壮阔,令人热血沸腾,感同身受。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寿。”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慧命菩提。”草书所欲表达的就是对这种慧命孜孜以求的情怀吧!
许多人说草书是最难的书体,我倒感觉无论何种书体,真正能够达到书为心声的境界,都是同样的不易。个人理解,所谓书法的情怀,一要不离法度,无论平和或激愤,都要能够达到使人感同身受的效果;二是自然随性,忌矫揉尚洒脱,从心所欲,朴素无华;三则唯书而书,不可非要旁边跟着许多摇旗呐喊的嬖童,摇头晃脑忘乎所以。正所谓字如其人,大气之人,***以时日的历练,终将成就大气之书。
写草书的人绝对是性情中人,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不染俗世,飘飘乎遗世而独立。也就是说草书书家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中的自己,不得不被柴米油盐牵绊,一个是独自游走在艺海中的侠客,跨过一座山,涉过一汪水,长河落日,去追寻那心间属于自己的闲适。这是自己的感受。
去年一段时间临怀素自叙帖,用长峰羊毫书写,感觉到一直发不上力,笔不熟悉。一个上午一口气写了百张纸,慢慢地想象着怀素是怎么个姿势写的,肯定是站着的吧,肯定是忘我的吧,突然间笔就熟悉了,神韵也出来了。拿着作品让行家看,行家说我有张旭遗风。没错,这种情怀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情怀。
在追求草书艺术的过程中,绝对不能被金钱名利为蒙蔽,否则字就会有铜臭气,或许你自己不知道,而行家一眼就能感觉出。这也是至高艺术所具有的排外性。
书者,如也。不论什么书体,最终是要看"自家面目″。其实,字如其人的规律性,不但体现在成熟期,而且体现在起步学书,或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一件作品上。动笔之前,发于心,成字之后,形于表,如笑如颦,皆是情性。
草书之作,尤见真率。外无应心之事,则内泯感奋之情。胸中积淤既厚,方能喷薄而出。
颠张醉素,不羁之性乃在天成。借文抒情,文必豪放。因境而发,境能激刺。因缘合和,决非无病***。大家亦少经典之作,方成时代精华。无良颇多滥俗流品,定为岁月淹没。
草书创作,无情怀感奋,不可能出传世佳品。无学养积淀,临机莫由尽情发挥。苟非其人,有缘无因,徒作东施效颦丶照猫画虎之儿戏也,奈何奈何!
草书,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艺术,他与音乐异曲同工,能充分宣泄内心情感。
写草书,从哲学上讲,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从生活上来讲,是追求心理上的自在;从感情上讲,追求情感的喷泄。
好的草书,其艺术美感,同音乐的旋律一样无国界,无语言障碍。所以,我写的草书作品,都向不认识字的中老年妇女请教,请她们讲真话,她们会真诚回答说象花草一样,真好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化长廊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化长廊草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