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笔画顺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笔画顺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线条粗细变化的基本规律?
于草书简洁,快捷的需要,点画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孙过庭对此有很精辟的见解:"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草书没有笔直的竖画和横画,撇和捺都可以处理成点。因而,草书基本上由点和曲折连环的线条构成,所以,草书笔画粗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线条粗细的变化。线条形态千变万化,可以说,草书线条粗细变化没有规律可循,也不应该有规律。
草书怎样认?
我没有学过辨认草书的方法,所以一个也不认得。
我认为,文字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写得越工整越易辨认越好,因为读者一看就明白了。所以,文字的书写还是用楷书或隶书为好。
草书难以辩认,尤其是狂草,往往是琢磨半天还拿不定主意,这对交流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退休前,有位同事写了一幅自以为很好的狂草请我欣赏,我看了一下,摇了摇头说不认识,并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如果文字写得大家都不认识就叫好,那么这个好是站不住脚的,同时这个好也是容易获得的。
其实,我并不反对草书,只是草书要有个度,大家认得的草书还是可以的。
草书怎样认?现代人学习书法,特别是在草书字体的认识学习方面,比起古代人方便的很多,至少我们可以从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开始进行草书字体识别上的学习。
图片:远宦帖
古代的一些书家学习草书字体,他们唯一的途径就是临摹之前的书家作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总结而来的,因为草书字体相对于其他的正体字来讲,它的规范性方面并不是那么的严格。更多的是在于每一位书家对文字的理解以及个人书写的习惯。
图片:唐 怀素《自叙帖》
记得小时候学习书法时。那时候老师曾有说过字若写得过于潦草,神仙也难辨识。其实讲的就是草书的书写情况。到目前为止一些草书的作品,有的时候如果没有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单独一个字来进行辨识,准确率也是不高的。
图片:张芝草书
从书法艺术的表现这个角度来讲,草书字体最是能够表达书写者的情感。它比其他字体 在情绪的起伏以及技法方面的快慢轻重的变化更具优势。但同时也是由于它的规范性不严,每一位从事草书字体进行书法作品创作的人,同样的一个字,不同的人所书写出来的表现方式也是有所差异的。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几种字体中,变化最丰富的就是草书,最难辨认的也是草书,要想认识草书简而言之:多看,多记,多写。
第一,多看。先说说草书的形成,文字在古代实用的功能大于审美功能,在篆书和隶书阶段,这两种字体写起来比较慢,但是有的时候情况紧急,必须要求快速书写,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急就章》,这些写得快急就章就是草书的滥觞,比较成熟的草书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形成,其中的代表就是章草,魏晋六朝楷书行书出现,与草书互相影响,形成今草,唐朝怀素、张旭把今草演绎到极致,以至于现在,草书成了最具有艺术表现张力的一种书体。那么要认识草书,就要对古往今来的草书多看,比如皇象的《急就章》、两汉的简牍、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等草书名篇尤其要重点看,看不懂的可以对着释文作为参照。
第二,多记。草书虽然变化无穷,但是并不是毫无章法。草书里边有很多的规律,比如说很多草书符号可以牢记,记住之后它所代表的字形一般是明确的,可以参考韩道亨编的《草诀百韵歌》,以及民国草书大家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都是系统认识草书的很好教材,这个要下功夫记住,基本上可以解决草书的辨识问题。
第三,多写。俗话说读“眼过千遍,不如手经一遍”,死记硬背不如自己动笔写一写,这样可以深化记忆,可以对着上文提到的几个草书样本书自己动手写一写,倘若自己都会写了,辨识是自然而言的事。
总之,草书有规律可循,多看多记多写,其实常见常用的汉字也就2000多个,找到草书规律,下下功夫,识别草书不成问题。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草书有草书规则,有草书符号,一个符号代表一个草书或偏旁部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一本《草诀歌》、《草书字典》。草书大部分是从二王写法开始,后人加以继承与发展,形成公认的写法。
1、胡、期
2、吉、者
3、葛、笃
4、须、顷
5、中、闻
草书的认识,要先学习草书的各种偏旁部首的代用方法。
目前规范的学习材料以于佑任编写的《标准草书》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草书的规范写法。这只是初步的学习,草书的个人性情,在书写时占有相当的比重。要全面的看懂草书,还要广泛的观看各种风格的草书作品。
古代的草书作品,一般都今配有译文。在标准的规范当中,由于每个书者的情性不同,写出来的草书也会有所不同,用标准去看就可能出现误判。还有的草字有多种的写法,要完全的认读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的,广泛学习。还要具备有文学功底,在不能完全认清的情况下,结合上下文的词意,加以辨认。
学习草书的入门材料,有《草诀百韵歌》,《智永真草千字文》,于佑任《标准草书》。怀素张旭的草书,初学者不宜涉足。那些是殿堂级的东西,对初学者来说,就如面对高厚的宫墙,找不到门。先把基础的字符学会,然而可以学孙过庭《书谱》,贺知章《孝经》,王羲之《十七帖》等一些比较平缓的小草。把这些都掌握了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确定自己的草书风格。是继续不缴不厉的风格,还是走狂放不羁的路线。随心而定。
草书的书写,一定不能使用简化字。虽然简化字是以草书为基础简化而成,但你如果用简化字写草书,就违背了草书的规范性。其结果往往是没学习过草书的人能认识,而学习过的人反而不认识的尴尬情况出现。如:体,笔,虽,让,庆,罗等字,用简化字写,真的会让老司机迷路。
如果不明白草书的书写规则,只是一个一个的去模仿,会陷入迷境。要学会草书,就要懂得它的结字规则。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氵(水)空挑却是讠(言)
草书的学习,比其他书体要多一道功课,就是认识。先学会认读,才能谈得上写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笔画顺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笔画顺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