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草书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行草书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传承”二字用行草书怎么写好看,有什么技巧?
书法主要是讲究章法、笔法和结构,三者都很重要,但就简单写几个毛笔字而言,结构比较重要一点,书写技巧就是注意整体和谐,笔画间架平衡,重心尽量垂直,写出来就能凑和,下面是我涂鸦“传承”俩字。
首先从用笔,做到“中锋取质,侧锋取妍”的根本,一副作品先不看技巧,先看线条的质感,做到“入木三分”,有一种锥画沙,屋漏痕的味道,笔在画中,才能写出线条的质感,其次再看用笔的技巧,比如,露锋,还是藏锋,虚实结合……
再看结构,要注意疏密、向背、收放、留白布局、高低错落……
再次看章法,比如“传”字写得轻巧灵动一些,“承”写稍微厚重感,行成对比,或者一个字中,如“传”,左边“人”写得厚重一些,右边“专”写得轻巧灵动一些。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书法“传承”二字如何写,如何布局才好看,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先用签字笔演示行书、草书两种写法:
1、行书写法,基本传承二王的行书写法
2、草书写法及要领
“传”字较正,较为收敛;“承”字较为放纵,形成对比;特别是最后一笔收尾,颇有“曲终收拨当心画”似的感觉,戛然而止,余音绕梁。
(一)、王羲之行书:1、《晋 · 王羲之 · 金刚经》;2、《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
顾名思义,行草的风格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兼具行书和草书的一些特质。一方面,具有较为独立完整的单字结构,能展现出每个字的各种优美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草书线条的连贯和变化,可以展现出波澜起伏,摇曳多姿的美。
传承二字有多种写法,个人比较喜欢二王和米芾,现成的写法在网上可以找到不少。我结合自己的一些书写习惯,尝试了一下,有诸多不足,希望有些参考价值。
传承指的是通过传授和继承,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东西,如我们中华民的的优秀的书法艺术的传承,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在中华文明发展中,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艺术青春常在。
至于传承二字用行草怎么写更好,我目前正在学习楷书,但我查了一下历代名家对传承两字的书写,谨供各位老师欣赏
下面就我刚练的楷书传承二字,敬请各位老师指导
什么是草书中的行字符结构?
《草诀歌》是关于草书偏旁部首以及结字规律的一部草书法帖,它既以歌诀的形式归纳总结性的介绍了许多草书字符与结构又示范了许多结字规律与识草和草书草法的例字!是一本不可不读不临的草书学习的启蒙法帖!伟人兼草书大家毛泽东墨迹中的许多字的草法均源于《草诀歌》,另外据介绍清*韩道亨书写的《草诀百韵歌》也是伟人***常读常临的草书法帖之一。(文中图片选自网络——深圳市书***)
行、草书古法是指哪些代表作?
草书起源不是在魏、晋时期!而是在汉代。真正的“草圣”并非唐代张旭,而是东汉的张芝。尽管后人推崇张旭丶怀素丶孙过庭丶王羲之等人的草书,豈不知他们都是学张芝草书而得成就。张芝仅有五件草书作品传世,即:“张芝五帖”,收录在宋代传拓的“淳化阁帖”中。其中“终年帖”丶“冠军帖”最为经典。
行书是后汉刘德升所创,但是行书的代表人物是东晋王羲之,还有唐朝的颜真卿,苏轼等,其中以王羲之的~兰亭序~最为著名,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特点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赞美王羲之的行书。另外还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等
寒食帖
草书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最早的草书称章草,东汉张芝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是草书的创始人,但是,没有作品传世,而最著名的草书代表人物是唐朝的张旭和怀素 合称“颠张狂素”。张旭的代表作是《草书古诗四帖》。《古诗四帖》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
古诗四帖
怀素的代表作较多,《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等他的作品风格是~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自叙帖
最后,我最喜欢元代赵孟頫的行书,并且现在也在学习,他传世作品非常多所以学习的素材也多,所以想学行书的朋友可以考虑赵孟頫,附上我学习的拙作几幅,请大家指正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因不太确定题主说的“古法”的定义,我就只谈谈个人对经典的行书、草书的代表作看法。
行书的代表作我认为是《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因为有楷书到行书,以及行书发展成完整独立的书体就是在六朝时期。而这一时期行书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当之无愧。而他的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确是行书中的极品,以及后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诗帖》,赵孟頫的《赤壁赋》都是很经典的行书法帖。但如作为行书的代表,我更倾向于《圣教序》。
而草书的代表作,我认为应该是孙过庭的《书谱》。就《书谱》而言,有可能其草书造诣未必能比肩怀素的《自叙帖》和《古诗四帖》,但个人认为《书谱》更具有草书这种书体的代表意义。
极品,有时候不一定能代表整体。
[ 图片来自网络 ]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既不像草书那样潦草难识,也不像正楷那样整齐[_a***_],其实用性很强,多为人们日常所使用,因此这种字体一直到今天还是诸书体中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
行书中有楷法多于草法者,称之行楷;草法多于楷法者称之行草;在行楷和行草之间称之行书。唐张怀瓘:“务从简易,相谓流行,故谓之行书。
行书自东汉始,从晋唐继之今天有几千年历史,其间行书大家频岀,留下许多经典古法碑帖,最为著名的行书作品出自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存世最古的行书著名墨迹真本(不包括刻本),应推王珣的《伯远帖》,还有唐摹王羲之《丧乱帖》等等。
其主要经典范本如:
王羲之:《兰亭序》、《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十七帖》、《姨母帖》。
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帖》。
王献之:《廿九日帖》
米芾:《蜀素帖》、《苕溪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新岁展庆帖》
李建中:《土母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草书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草书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