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用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用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与字和天字的草书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提的确实很好,草书“与”和“天”的写法的确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但是两个不同的字,书写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下面我们举例分析一下。
我们举两位书法家书写的例子:鲜于枢(古代)、徐伯清(现代)。
下面是鲜于枢书法家书写的草书“与” 和“天”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直寄老人,元代著名书法家。
下面是徐伯清书法家写的“与”和“天”, 徐伯清,现代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
我们先说一下两个字书写的相同点:相同点是字的下边,笔画走向基本相同,而且都是拐折了两下,最后都有一个小尾巴。
不用点:不同的地方就是第一笔横左侧露头与否,一般情况下,“与”字,上边的横左侧不露头,“天”左侧要露头,这是最大的区别。
朋友们看明白了吗?
与字草书和天字草书有雷同也有区别
草书虽然看似杂乱无章,但是他有一整套完善的体系,乱中有序,不可能乱来。
在古代,没有现在的资讯发达 ,由于各个人得到的字帖不一样,没有多少参照物,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差异,这些差异的字就会流传下来,由于这些写字的人名气太大,一般不会质疑他们,所以一直流传至今。
下面看一下,下面三幅草书图片的对比,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与和天就是这种情况,与和天本来千差万别,但是王羲之开始这样写与字草书(图一),(图三)启功可能得到的是王羲之的草书帖,所以现在也这样写了,本来是错误的写法,但是也一直在传承下来。就和现在的足球一样,明明是犯规在前,由于裁判的失误,还判有效,由于这样的错误存在,有时候更增加足球的魅力,书法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与和天的草书写法可以一模一样(他们是楷书字异草书同),属于草书异同,但是天和与结对不能写成一样,这就是草书草法决定的。
天字和与字的草书的区别,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下边两图就是历代名家关于“天”和“与”的草法,虽不太全,但草法都万变不离其宗。
第一个区别是天字第一笔较重且横长,且时有与下一笔断开的;而与字大都是第一笔较短,且没有和下一笔断开的。
第二个区别是天字的尾笔可以上挑钩,而与字的末笔则不能上挑。
第三个区别是与字可以先点或撗,再左上竖下折折折,而天字則不能。
认为不好区分,可以先写容易区分的。草书法度森严,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有的你照样描下来就不认识了,这和你描摹笔划长短、行笔轻重、使转度的大小有莫大关系,准确把握,就应多读、看名家名帖,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鉴别水平和草书水平。
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从楷书特别是繁体字看,它们的区别更大,自然在草化的过程,具有各自特征的部分,在简化过程中基本上把原始形态保留了下来。不过确实有部分草书写法还是比较接近的,但也不至于无法分辨。
简单来说,天字的草写,符号化的话,就是一长横的下面加上一个3或2字形。与字的区别在上部有是一短横有横贯左右,而是居于第二笔的右侧,可以看作短横加3字形符号。
不过在大草书法中确实有非常接近的字形,如王羲之的与字和王宠的天字的草法就分辨不出来,实际上,就运笔的节奏上也是不一样的。
草书中确实有一部分字非常难以分辨,这本身非常正常。过去人们的书写都是按照自己所熟悉的规则形成的一种书写习惯,甚至一些常用语都变成了一个符号来替代,并不影响识别与阅读。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代人创作草书书法作品,就必须按照规范的草法去书写,对那些实在难以分辨者,完全可以换一种写法,我们看附图字列,同样一个字,其草法也是不拘一格的,有丰富的草法字形供我们选取。
草书记忆起来有点儿费劲。
只有多读多练多写,你比如说“知”字和“去”字,区别在最后一笔的长和短,长一点儿的就念“知”,短一点儿的就念““去””。
这个字是“甚”,请看一下下边的“叔”字草书写法——
只有细微的差别,如果不仔细看,以为是一个字儿。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多读贴,多写多练。
“的”字的草书怎么写?
1)【的】草书的几种写法
【的】字的方正字迹-邢体草书简体写法
【的】字的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的】字的金梅毛草书写法
【的】字的方正大草简体写法
为什么王羲之写“色”字,常常写成“包”?
这事儿吧,与王法的书写规则有关。咱家觉得呢,可以简单的解释为两点。
一是,笔顺上,色的那么一竖变成了一个点点,“那么一点点色”而已。点在王法中最后写,来找平衡,也可以理解成点个睛,出神***的意思也是有的。
二是,王法要求,一篇之内同字不同形,就是要变化,所以呢点划变化就有不写的时候,“没有一点色”,成包了。
当然了,圣教序之后的心经是集字,那么多色,也都不重样,也是书圣王羲之厉害之处,集者也是用心良苦。所以吧,怀仁和大雅两位和尚也都是厉害的人物。后学当致敬!
色的行书写法,在书写时,可以省去“巴”字中间的一小竖,所以看到一些古碑帖中的”色“字,就如“包”字一样。
这样的写法并不是只有王羲之一个人写成那样,而你所举的字例为集王圣教序,圣教序最后部分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象”包“一样写法的”色“,在心经中写成“包”样的有四个,在读帖时,就是要对相同的字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玩味,看它们是不是选自同一个字,还是有所区别,在不同的处理时,有些什么微妙的变化而都能保证字形体态的优美。这种在一本字帖中同一个字的多种写法,最能帮助学习结构上的变化。所以圣教序成为人们喜爱临写的一个原因。便是在这些相同字的不同处理手法。
在集王圣教中,收集了王羲之写成“色”的,也有写成“包”的,这种一字多写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强致的规定。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有人说是书法中常用的增减法。就是这个意思。
从收集查阅的资料来看,王羲之确实将这个“色”字写成了“包”字。也许因为是王羲之这么写的缘故,讲究帖学的古人,自然对这种写法“传承有序”,后来的书法家们都在“色”与“包”字之间写成差不多的情况。那么,作为我们后来的学习者应该如何去区别学习,以及运用的问题,这里我有自己的看法。 自王羲之开始,以及之后,将包和色两字写成差不多的书法家有很多,我们先看看王羲之在兴福寺半截碑中的色字:
再看看王羲之集字圣教序中的“包”字写法:
自王羲之之后,宋朝蔡襄的“色”字,与唐朝孙过庭的“包”字,写的一摸一样。如下图:
当然受魏晋书法影响甚大的唐朝书法家们,自然会效法王羲之;比如虞世南也会将色包写成一样;到了元朝,还有赵孟頫,管道升自然也不例外;当然,更不用说帖学风行的明朝了,其时的徐渭、文征明,吴宽等人,也是传承了这两字的写法。
那么,如此传承有序的两个字,做为后来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区别学习,以及运用,这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这里小编有以下两点看法:第一,既然是古人留下的写法,怎么写都没有错;第二,做为后来的传承人,个人认为应该尽量加以区别对待和书写,因此,小编从中找到了一定的规律,比如包字的上半部分,尽量写大一些,盖住下面的半部分,而色字在一篇书法作品当中没有多个色字时,尽量加上一点,上半部都写小一些,这些可以从历代的书法作品找到共性,且多数是这样写的。如下图所示,欧阳询的色字和管道升的包字:
乖、乘、剩三字草书怎么写?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
建议题主查《草书字典》或者百度。
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草书写法,但在《草书字典》中收纳的,肯定是被认可的。而现在一些比较随意的草法,个人认为不可取。因为还没有经过时间的筛选和认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用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用的草书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