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情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情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篇行书碑帖的内容是情绪激昂、踌躇满志的?
能把自己的激昂跌宕、悲愤难以自抑的情绪带入书法作品的首推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孝悌里(今山东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唐玄宗***二十二年(734年)考中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 ,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 “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后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
***年间安史之乱,颜真卿和其堂兄子侄率领义军抗击叛军。其侄子颜季明被判将史思明***,连带一家老小三十余口悉遭灭门之祸。
次年颜真卿遣人在河北一带找回侄子首级白骨,面对这种人间惨剧颜公悲愤交加,挥笔写下这篇千古祭文。
开篇之际颜公尚能字迹工整、大小一致,越往后来内心的情绪无法控制,字迹跌宕起伏、龙飞凤舞。甚至几近失控,多数地方写完后信笔涂抹,悲愤之情无法自拔。
就这样一篇看似行笔毫无章法甚至用笔方式近乎混乱的作品呈现在历史的面前。通篇行文中凝聚了颜真卿的难以自控的悲愤之情,从而成就了这篇在历史上可以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驾齐驱的书法双子星座。
字有笔峰的意思?
书法中字的锋芒,也叫“笔锋”。运笔时,若将笔之锋尖保持在字的点画之中,叫“中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出圭角,叫“藏锋”;若将笔之锋尖偏在字的点画一面,叫“偏锋”。一般认为,“偏锋”为书法之病。
书法发展到现在讲究的是变化,同样的一个字出现在一副字中的时候,你便可以用锋来调整变化。结构一般不变,当然,也有结构都发生变化的情况,总之。依自己的心情。行书中的锋比较多,因为写的快了不免露锋。
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用笔贵在用锋。用锋或正用、侧用、逆用、顺用、重用、轻用、实用、虚用……全仗笔尖锋芒指使。若用中锋,下笔则沉劲;若用藏锋,下笔则浑厚,以使点画能“藏筋抱骨”;若用逆锋,可以使点画劲健厚重;若用露锋,则以纵其神:若用侧锋,则以侧势取其险奇。从用锋来说,所有这些,各有攸当,相成相反。初学者书写时应以力注笔端之锋,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若锋毫平拖,就会使点画流于呆板。
如何看待90后美女蒋涵萱的人体书法,这真的是艺术吗?
美女人体书法家,本来前途无限,只可惜拜错了人,进错了门,跟着神汉学跳大神,糟蹋了艺术,丢了人!
看出来了吗?这是一位独立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当代艺术专业特聘专家、中国国家画院外聘教授。注意:是特聘,是外聘。他的自我介绍里说他是“历届中国国家展现代书法最高奖获得者”,但具体什么奖项就不清楚了。
还不知道是谁吗,看这位,这是他的标配:
射书,邵岩的标配,中国书法江湖意识流射书门派掌门人,不用砚与笔,只用注射器。魔性小步迈,名声震华夷。在他的作品介绍里说,他的作品被法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多家国内外博物馆及美术馆收藏(原文如此),其代表作是《三剑客现代书法作品集》。
再选两幅加深对它的印象,就知道美女书画家蒋涵萱为何会有人体书艺的创意了。
邵岩发明了射书,不过瘾,又发明了“网书”,成品是下图:
不要误以为邵岩的全部水平就这些,其实他也跟当代其他江湖意识流其他门派创始人一样,有着深厚的传统书***底,下图就是他的“不卖钱”的正式书法作品:
至于为何放弃传统艺术,热衷于江湖,读者诸君自己想去吧。
再来说他的美女门生蒋涵萱。蒋涵萱和他的师父邵岩一样,原先也是正正规规写字画画的,而且爱好广泛,书画兼工,且喜欢摄影。自从拜师邵岩,他的书风为之大变,将人体机能发挥到极致,师父还借外物展示中国书法的艺术美,她直接用身体书写中国书法。2004年,邵岩携蒋涵萱进军欧洲,同时邀请了江湖流派“盲书”掌门张强,形成强强联合,进行花式“对书”,推出"两面书法",下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情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情的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