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加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草书加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与草书穿插应用规律?
一般草书夹杂一些行书字,是可以的,创作者主要是想通过一些变化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比如像王羲之,米芾,颜真卿等都经常***用此种形式,近代很多书法家也都经常***用此种形式。在行书创作中,也有许多书法家***用加入草书的字体,这种创作方式会使画面更加灵动,更有趣味。
练楷书一段时间后跨过行书,直接练草书好不好?你怎么看?
不太好,这个阶段,偶尔写写草书可以。
行书要义
书法发展至行书乃与人合焉。盖行书八法具备,合法合情也。行书一如人之行走,康健之人方能正常行走,走之速,乃跑,行草、草书出焉。
然人欲走好,必身心健康。篆隶楷葆养身心之良方,于此涵养,行书方能走好走远。如若上手便入行书,一如初生儿童呱呱坠地便行走,毋能也。须得抱养年余,骨骼挺立血肉饱满方可蹒跚学步,逐至行走。
诸书体中,学书者一览行书便喜,乃行书最合人之心性。君见日常书写皆以行书用之,是此理也。盖行书易得心性,实乃书法成为艺术之中枢。由此上溯下涉,坚守本性,立定脚跟,血骨丰盈,神气飞扬,艺术出焉。
按照当代草书大家的说法,学习书法,直接从草书入手是可以的,只要自己喜欢,专工之,就能成功!
学习草书,建设应先学章草。习章草,推荐临写晋人索靖的《出师颂》和《月仪章》。因为这两个帖子比较清晰,且字易辨认,适合初学者临习。
另外,也可以临写章草《急就章》。
(上图为章草《出师颂》局部)
(上图为《急就章》局部)
学习今草,建议临写“二王”的草书。也可临写《书谱》。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也可以学。
习书好像非得写好楷书才能写行、草,说是先立后走天经地义,事实上许多人写了很久楷书却已写不了行、草了,其实这是不同的书体,各有各的要求。如果开始就练习草书,以掌握笔性为目的并初涉结构之变,以后再入楷我觉得更能把楷书写得生动富有神***。
楷书是基础,必须把楷书练好,基础好后进入行书,把行书练好后再练草书,这样你才知道草书笔法的变化,个人看法,但是杨再春又提倡先练行书,后练楷书,再练草书,无论怎样,要根据自己的方法来,个人发展和特质不一样,就像屠户杀猪,各自刀法不一样,
完全可以,书体出现的顺序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行——楷,
一.甲骨文:殷商时期;
四.隶书(秦隶和汉隶):秦汉时期(秦时虽然规定了小篆为通行的标准字体,实则并存“八体”,隶书已形成);
五.草书(章草):汉魏时期;
六.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盛于东晋;
七.楷书:起于东汉,盛行于唐朝。
因此,完全可以
书法作品的正文,可以书体杂糅吗?比如草书夹杂楷书?
我们知道最早的书体是篆书,依据篆书而产生隶书,这两种书体都曾经作为正书使用,***如篆书中出现隶书就不伦不类了,但隶书中偶尔使用篆书就不会被人笑话,相反更显高古,有句话能有力证明:篆隶不分家。
隶书快写有了章草,进而有了草书,楷书和行书相对晚一些。
在篆、隶、草、楷、行五种常用字体中,篆、隶和楷书都是正书,往往独立使用。篆书最纯正,不能掺进去其它书体。隶书可以加篆,但不能有楷法。楷书从隶书而来,本身带有隶书的笔意,个人觉得可以掺进去隶书。
现在我们认为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草书的慢写,往往把行书放在楷书与草书之间,事实上这样学习也没有什么错误,***如还有什么书体,我想应该有“行楷书”和“行草书”。
书法界的“风搅雪”或是“雨夹雪”就是楷书中带有行书或行书中带有楷书,以及行书中带有草书或草书中夹着行书。
在弄清书体的发展进化过程之后,后面的可以融合前面的,前面的则不可以出现之后的这该算一个原则。
个人学习体会,欢迎互相探讨。
《共性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才有美》
(一)楷书种类
通常来说楷书大家的印象可能是规规矩矩的唐楷,事实上还有的楷书是很流畅的,比如魏晋小楷手札,大字阴符经,智永千字文,米芾小楷等等,这些楷书都是很有流畅性的带有行书味的楷书。
从统一的角度来说,流动性强的书体应该和流动性的书体放在一起。
(二)试着利用反证法分析唐楷和草书能否放在一起。
可不可以这样写手札或者作品,文章开始几个唐楷,然后后面都是草书。比如拿柳公权举例,用柳体楷书《玄秘塔碑》中的字加上《蒙诏帖》中的行草书,组合成一篇文章。显然这种玩法我们看起来不舒服,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毕竟草书都是和流畅性强的书体放在一起,写起来才流畅。好比一个人开车,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踩刹车,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提速减速,否则会被后面的车撞车,说到这有些神经质了。
(三)那我们应该怎样做?——用流动性去统一
但是可以把流动性强些的行楷(比如魏晋行楷,大字阴符经,智永千字文,米芾小楷)和行书、草书放在一起,这就很协调了,王羲之的手札通常是这样,开篇几个行楷,然后行书,草书,这样就统一起来了。
我们对正常的书写有一个比喻“行云流水”,没看见天上的云一停一停的,速度比较流畅,没看见流水忽然停了,又忽然流动。
这就是书法的速度问题,才会写起来很舒服。
书法作品正文可以书体杂糅,但须把握好一个度。草书夹楷书是不行的,根据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草书早于楷书。草书作品中夹杂篆意和隶意是可以的。
按照书法创作规则,小篆书法作品中可夹杂金文笔意。隶书作品中可夹杂小篆笔意。草书书法作品中可夹杂篆意和隶意。楷书书法作品中可夹杂篆意和隶意。行书书法作品中可夹杂篆意、隶意、草意和楷意(注: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中的第一个字“永”就是楷书)。
书法创作,须按以上规则进行,万不可倒置!若倒置,就犯规啦。
书法作品落款所用的书体,也是有规则的。这就是道。什么是道?道,就是规矩!
关于书法作品落款宜用的书体,我曾经受悟空之邀回答过,如果各位朋友有兴趣,请到我的个人主页浏览。
在全国各类书展评审中,评审人员往往把书法作品中夹杂的书体是否符合创作规则做为评审条件之一,凡不符合创作规则的,予以一票否决。所以说,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作品中,一定要恪守书法创作规则,在作品正文夹杂书体方面不可随意之,否则,会让方家笑掉大牙的!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请问练行书,草书临谁的帖好?
说一下我的经历吧。我起初谁的贴也没临,胡画。为什么?手僵呀,握笔指头僵,手腕僵,手还抖,下笔没轻重,找一些废报纸,胡画了一段时间,手不抖了,能控轻重了,然后又胡画了一段时间,感觉写毛笔字很熟练了,但那时普通家庭哪见过字帖?后来才接触到一些,看到什么帖一看就能写出来,象模象样,主要是笔受手控制了,手能随心。然后才是选帖,行书优先考虑文征明和赵孟頫的,先别挑王羲之的,先易后难,草书不用选,等你行书练到一定水平了,自己就知道草书选谁了。然后说硬笔,首选庞中华,因我我们平常人写字总是容易写歪扭,要么挤成一团,要么松松垮垮,庞中华的字专治这些毛病,并且容易学,用不了多久就能出效果,并且还存专门的描红帖,然后转换现在流行的,比如吴玉生,硬笔楷书帖多,行书没几家可选,都是靠自己领悟。
在中国书法长河中,大家辈出,各有千秋。对于行书和草书的学习,我个人认为,跟着兴趣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行书来说,人们常常把《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有冯承素版本、故宫藏张金界奴版本、褚遂良版本、定武兰亭等。以及《开皇本》、《游似本》、《洛阳宫本》、《玉枕本》、《颖上本》、《赐潘贵妃本》、《上党本》、《薛稷本》、《米氏袖珍本》等等
神龙本太过唯美,个人认为一开始不易选用,可先从定武兰亭入手,临摹一段时间,有了感觉再写神龙本,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冯承素双沟临摹版本。
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祭侄[_a***_]》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此书出用笔酣畅流利外,其意境更为高古,介入颜鲁公深厚的功底,才能由此天赐之作。最好有一定的书***底再去学习,不然很难下笔。
与前两者齐名的是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时,他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个侄子叫王珣,曾写过《蜀素贴》,全文只有四十七字,笔法精到,被称为“天下第四行书”。
这些字帖都可以找来看看,从最喜欢的入手,越写会越有感觉。当然,还有很多行书字帖,尽管不在这些所谓的天下第几帖中,然而却是学书者必选内容,例如《圣教序》等……
草书学二王最佳,大王《十七帖》,小王的《草书九帖》等都是绝世真品,联系起来入手也较容易。此外,王铎的《题王屋山诗卷》《秋兴八首》等也不错。
我也是个书法爱好者,欢迎喜欢书法的朋友关注我,需要什么字帖在下方留言。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感受中国书法之美。
学习行书,草书有很多好的碑帖,我觉得,学书法得有一个主导思想,不能什么都学。那么我们学习行书该如何选帖呢?
这个我们看下现在很多人学的就可以了,学习行书,我的建议是:
1、学二王
可以先学二王手札,再去学习王羲之的《圣教序》
2、学宋人
宋代是行书的又一个高峰期,学宋人可以学宋四家,宋四家里面我认为先学米芾《蜀素帖》最好。为啥,米芾集古字出身,我们学米芾可以得到很多古人笔法,米芾书法蜀素帖比较规矩,这也很适合入门。
3、学颜
颜真卿的行书脱胎于王羲之,在继承中又有所创新,可以学祭侄稿,然后学争座位。
草书:
1、学二王系列草书
不可一概而论。
当然起始阶段,行书,一般推荐王羲之的《圣教序》;草书,还是王羲之的《十七帖》。主要是字体、笔法等较为规范,合乎法理,避免走弯路。
有一定基础后,可依据个人喜欢,选择就较广泛,如行书:赵孟頫《洛神赋》、颜真卿《祭侄稿》、还有苏东坡、文征明、智永和尚、米芾、王宠等,帖子很多哦。草书分大、小草,亦可根据兴趣选择,如小草有孙过庭的《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大草有怀素《自叙帖》《大草千字文》、张旭《古诗四帖》、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等。
供参考哈。
学习行草书练谁的好,选择比较多,这里给出我的建议:需要根据您自身的情况来做出选择。
如果您书写的手感尚可,草法储存量不够,建议您写孙过庭书谱。书谱属于书论,文字常用,重复概率较大,写书谱对于草法辨识和记忆的提升速度非常有利。
如果您基础比较薄弱,感觉直接写书谱辨识困难,可以写一点二王手札作为过渡。
如果您的草书线条线质不过关,尤其是长线条,那么可以加强对于怀素自叙帖的临习,加强篆籀绞转笔法的运用。
如果想加强字轴摇摆,那么黄庭坚草书是很好的范本。
如果对于单字空间希望有所突破,颜真卿、米黻、二王等都在字内字外空间的分布上有独特的魅力。
总之,可取法的范本很多,关键的问题在于您是否可以认清当前自身的情况,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做出选择!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学草书对行书有没有帮助?
书法字体间的转换学习是不对立不冲突的,书法艺术的实质就是线条的组合艺术,所以,学习草书会对行书有帮助,学习行书同样对草书的学习也有帮助,目前的书法学习中,有许多人对字体的转换学习存在误区,这些人把字体间壁垒看的过重,把字帖的转换也看的过重,这样对自己的学习是不利的,这种想法要改变一下。
书法的各种字体之间是相互存在着关联的,学习一种字体的同时,也为未来学习其他的字体打下了基础,是有帮助的。🌸🌸🎈🎈
但是,在草书与行书的学习方面,先后学习的顺序还是有讲究的,还是要本着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原则来进行比较好,先学习行书,把行书写到一定的程度再安排学习草书,这样安排顺序,时间和效果都可以达到优化,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
最好按照合理的学习顺序进行书法学习,这是正路也是捷径。
书法爱好者通常会犯的毛病就是急于成功,有些人对草书情有独钟,就想跳过楷书行书的学习直接学习草书,这样学习的方法是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但却是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给自己增加了学习上的难度和挑战,对建立学习书法的兴趣与信心都有负面的影响,希望多加注意。
享受字体间转换的学习快乐与尊重学习规律同等重要。🎊🎊🌷🌷
附图照片:均选自杨半撰书【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
(马王堆汉简集字创作专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加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加行书字体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