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繁体硬笔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繁体硬笔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写连笔字和草书有什么不同?
连笔字和草书字型结体不同,连笔字的字型基本平正,大小几乎相等,字与字中间无牵连,比较好认。而草的字型大小参差,结字连惯。删繁就简,字的相同偏旁可以代表不同意义。结体逛放,即严谨又自由。识字难度大。
连笔字虽然也大小参差,但幅度没有草书大。连笔字型基本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笔画连带,字体相对平正。结体非草非真。识字容易。
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而连笔字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连笔字书写时不急不徐,仍需迟速的变化,但没有草书运笔的疾。比之楷书,它的使转之迹可以或多或少地见于纸面之上;比之草书,它的点画形态在使转之迹中更加明显。运笔中化断为连,只是使写字的动势微露于点端画梢。
草书在书写上疏密向背、轻重虚实中大开大合,大张大驰,大疏大密,大缓大急。在线条的流动中把握平衡。崇尚险动。落笔高物建瓴,一气阿成,气脉节律突出。
连笔字用笔以平笔为主,险势为补。如人在行走一样。字里有聚散,行间见错落。既不失正,又不偏直。整体见方成正,收笔跌错,天然通顺朴柮无华。
总之,连笔字是介于行书、草书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接近于草书也称行草,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笔迹。而草书则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如把草书写得龙飞凤舞,奔放不羁,就称为狂草。狂草生活中已不实用,只是书法家情感的表现,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作品。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连笔字和草书有什么不同?
首先确定一点:连笔字和草书,是书写的两个体系,是有根本区别的。
连笔字和草书都是汉字,但连笔字相当于楷书的快写,所以连笔字可以是行书;但由于行书为了书写方便有时会简略一些笔划,所以行书未必是连笔字。
而草书相对于楷书来说,则发生了很多结构上的变化,笔划又连绵,如果你没有系统的学习这个体系,恐怕很多字你都认不得。
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幅行书(连笔字)作品,你根据字形去认,基本上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当然也会有猜错的时侯,比如下面这幅名动江湖的“杜甫能动”(勤能补拙):
而一幅草书,你看到的可能整篇都是一些线条缠绕,别说认,有多少字都未必数的清。不信,看下面这个怀素《自叙帖》,你会明白我说的:
汉字演化史为:
草书和行书在汉代几乎同时出现,但草书源于西汉,早于东汉末年的行书。所以,这从根本上否定了草书来源于行书的观点,也从侧面印证了它们的不同。
换言之,草书和行书同源于楷书,但他们沿着不同的结构方向走下去了。
我们都知道古人写繁体字,1956年,***院制定出《汉字简化总表》,简化字正式公布实施。
连笔字和草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连笔字,一般是指将楷书中的笔画两笔或者多笔连成一笔来进行书写的都可以称之为连笔字。
连笔字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它没有特指某一字体,也没有完备的规则,它只能是属于写字的范畴而不涉及书法艺术。
在现实中,我们很多时候将连笔字当做是行楷的代名词。
草书是中国流传下来的5中字体中的一种,它是在隶书演变后出现的一种字体,包含着章草、大草(也称狂草)、小草(也称今草)三种。
草书字体是绝大部分书法家喜欢的一种字体,在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艺术作品中,草书作品是非常多的,因其字体的特性更为容易抒发书家的情感,被诸多书家所推崇,即使当今也是如此。
从大的方面来说,连笔字可以归纳到写字的范畴中,而草书是一个字体,它是书家最为喜欢创作的一种字体可以孕育书法艺术的产生,指向性非常的明显。
连笔字和草书的区别太大了,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通常所说的连笔字是行书或其他书体经过毫无法则的、随心所欲的将笔画简化所构成的字体,这种字体是不规范的,难认又难看。每个人都写的不一样,时间长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
虽然草书也是简化了笔画,但经过章草、今草、大草这几个过程的演变和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草书法则。近现代书法家于右任曾编著过一套《标准草书千字文》,目的就是把草书规范化,成为日常书写当中的常用书体。
另外还有一首《草字诀》也是草书的入门素材,有兴趣的话可以学习学习。
谢谢恩师的邀情!晚安!
连笔字和草书有笔划不同,连笔字可以一笔或二笔成形的,可以称为自由体,没什么要求。
草书有笔划和形体的约束,刚劲有力,字体漂亮!有收藏和交易价值。
“翻”字的草书怎么写?有什么方法技巧推荐?
关于书法“翻”字草书怎么写,我的意见是,还是要认真临写古人的法帖,从古人的法帖中学笔法,从古人的法帖中学草法,从古人的法帖中学技法,从古人的法帖中求神韵,从古人的法帖中寻动感。只有这样,才能把“翻”字的草书写好写出风彩。
上图为孙过庭草书“翻”字。从左至右三笔而成。
书法“翻”字草书不好写,在写之前,建议把隶书“翻”字多临写几遍,之后再临习草书“翻”字。
上图为米芾草书“翻”字。十分有“意”味。
上图为怀素草书“翻”字。用笔老辣,线条流畅且有力度。
上图为董其昌草书“翻”字,别具一格啊!
翻字草书的写法。
翻字左右结构,由于笔画较繁,这个字在草化的过程中省减的较多,特别是左部。右部的“羽”字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字形。主要变化大的在于左部。
翻字左部的草书符号也有多种写法,有的保留着“番”字的原形,有的几乎胜减到了如孙过庭的草书写法 。
要想写好翻字,最好不要一步到位写如孙过庭的草书,不妨先从王羲之这个翻字来入门。
我们看王羲之的“翻”字,还比较好的保留着楷书的字形。只是省减了上撇和下部的田部这样更容易理解有楷至草的变化过程,在功夫娴熟之后,自然容易徘徊。王羲之的翻字,左竖上右下左略斜,上两点,左短右长似短撇。角度与空间处理各有不同。几个横向笔画一笔写就,用笔有方有圆,有刚有柔,有粗有细。左高右低左部轮廓近圆弧势,“羽”部如圆。整体点画线条以圆笔为主。
孙过庭的翻字,在取势上左斜右正。在疏密变化处理上非常巧妙。如下图中1、2、3部位***取了虚的处理。从横向看略可分为三段,点画主要分布与中段。
孙过庭的“翻”字点画造型较丰富特别是点画的粗细变化上非常丰富,可以说没有粗细一律的线条。而王羲之的“翻”字的线条变化幅度略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繁体硬笔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繁体硬笔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