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颜体楷书字体排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颜体楷书字体排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代有人批评颜真卿的楷书字字满格,你觉得这是违背书法常识的批评还是独具慧眼的建议?
我们要去理解颜真卿的楷书为什么是字字满格,再去评价他的安排是否高明。
要去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欧阳询楷书作为对比,这样兴许会更直观一些。
唐楷,是满格写还是格子四周留出空隙来写,这个问题是由该字体的结构决定的。颜体为什么要满格写,这是因为颜体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颜体的这种结构决定了她的章法是满的,如果***用舒朗章法,就会影响颜体的那种整体雄浑宽博的感觉。
这样是不是就失去了端正阔大的感觉
欧体,我们都知道她的章法是舒朗的。为什么,这也和她的结构有直接关系。欧体的结构中宫收紧,四周放开,正是因为她这种四周放开的结字,决定了她的舒朗章法。如果欧体***用满格的章法,则会出现张牙舞爪情况,显得极不含蓄。
这是欧体章法
其实无论是颜体满格写,还是欧体的舒朗章法,从她的用笔结字,再影响到她的章法,这些影响都是为了更加符合观者的视觉效果,这和我们写横画为什么要右上倾斜是异曲同工的。
还有欧体那种隽秀的感觉吗?谢谢三千里马先生邀请:
颜真卿,人称“颜鲁公”唐后期杰出的书法家,博学多才,精通词章,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他书法初学虞,褚,后师张旭,得之笔法,楷书在他笔下得到了最后的总结,字形浑厚沉重,但不失灵动;字的结体上轻下重,从视觉看感到上合下开,犹如宝塔,雄健而稳重,又不为古法所限,从而创造出了颜体的一种新风貌。
关于题主的问题,不但清代有批评颜体字字满格的声音,也许现代人也有;就象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一样,也有不同的发声;本人认为:认识不同,观点不同,结论自然不同,这无可厚议;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对于颜真卿的评价历史上一直褒贬不一,如宋代大家米芾在《书史》中说颜字“行书可观”,“其楷书为后世丑怪札之祖”;最早南唐的李煜也认为颜字如“村夫大脚,笨拙歪散”。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颜可与王羲之齐肩。笔者认为,从颜的学书历程看:颜在五十岁前基本是学习探索阶段,其基本功非常扎实,从颜真卿早期的作品可见一斑。五十至六十五岁阶段是日臻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其楷书基本是字字满格布白,一扫唐初的楷书风貌,充分彰显了独特的个性风格。六十五岁之后是人书俱老阶段,《颜勤礼碑》就充分体现了其老辣活泼的用笔技法,用一个“筋”字最能说明其书法特征,也是一代楷书大家风格成熟的标志,因此评价一个书家不能笼统地说其一两幅作品就定性。以上评价仅供参考,更多书家点评尽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北京尚韵信息”。
字字满格不是毛病,你見过颜真卿写口字,国字满格了么。学篆刻都知道,虽字字满格,但有空白,有透气之空常在字里,妙也。如字距行距都一样,象田楷那样,岂不像算子了么!俗书也。颜真卿写多宝塔时还是按格子写的,后來就不要格子了,写那算那,顺其自然。所为字字满格是人家的追求。下面的字没有格,字距比行距小看着舒服自然。
从唐宋元明清历朝的文化素养来讲,毫无凝问属清代最次等了。
从美学(审美)角度来讲,也是清代最差劲了。因为清代更关注的是一些花招东西,就好像家具一样,好好的木材偏偏要雕刻各种花招的图案……这就是文化所造成的审美现象。
众所周知,传统毛笔字书写格式是从右起首,从上而下朝左边运行。所以在书写过程中的气韵气势等运笔节奏关系都是纵向思维……
清代批评颜楷满格的家伙为什么会那么的无知呢?因这家伙心中有个牢笼!
他把雄壮豪迈颜楷装进了框子里思考问题,这种心中有框之人,如何能理解得了颜真卿的英雄人格呢 ?!
请看图,无框与有框的差别吧
怎样利用集字做书法创作?
谢谢悟空邀请!集字就是在同一本字帖里收集所需要的字,按一定的章法书写成作品。字帖里没有的字,按该字帖的结构特征补上。亦可参照字帖中相似结构来完成。
集字创作作品时,注意有行无列,一行中字距有疏密变化。字有大小变化,注意上下字的呼应承接。一行中轴中线或折或曲有变化。集字完成后,临习范本,注意感受与体验,再集字创作,尽量神气、韵味接近原帖,增加用墨虚实变化。
总之,章法要灵活自然,有如江奔腾之感。
谢无量(1884一1964),四川乐至人。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他的字无拘无束、归真返璞。
沈尹默赞道:"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
(下图书法作品为谢无量所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历史上最牛的书法集字作品,当数怀仁前后用了25年的时间集王羲之书法的 《大唐三藏圣教序》了。
集字创作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每位书家都经过这样的阶段。关于集字创作,总体来讲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初试创作。另一种是以集字的乐趣,欣赏古人书法。我们先说说初试创作的问题。为什么初试书法作品,要“集字”?书法集字,就是从熟悉的书法字帖里面,选出一些字,写一个对联,或者字数很少的诗。集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基本保证,初次创作书法作品的质量,同时也检验我们临摹的实用水平。因此,集字创作书法作品,也是学习书法常用的一种手法。当然集字创作的缺点也非常明显,章法行气生硬不合理等都需要解决的。
我们现在的书法比赛,通过集字来进行创作的有许多,大家翻开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书展的作品集,有许多就是直接从王铎、米芾字帖里翻印下来一样,这就是集字的水平啊!!!我们这些人也只有羡慕的份!!!大家多用心,认真集字,说不定学书两年,入中书协了!!!呵呵!!!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怎样利用集字做书法创作”?用集字的方法做书法创作,也是书法创作的一种方法,可谓请贤在世,集古为今。
这种创作方法既有初学创作书法的意义,也有检验临摹学习成绩的意义,所以,学习一段临摹之后,都会从自己经常临摹的字帖中选字创作一幅对联,作为一种创作方法。
当然,也有书***底很好的书法家,为了把自己崇拜的书法家的字,变成文学作品的书法,就会用集字的方法创作书法作品。
例如,宋代米芾就经常集字创作书法。现代书法家启功先生也喜欢集字创作书法作品。
对于初学者来说,集字书法创作,主要是利用字帖中的字,凑出一个对联,或者一个成语箴言来创作书法作品。
我们只要在字帖中能够找到要表达的文字,把这些字临摹下来就可以了。
中国最早的集字书法创作,要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了,这个书法集字作品,实际上也是一次集字书法创作。
我们不妨大致回顾一下《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产生过程。
唐贞观十九年(645)二月,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带一千多部佛经回到长安,当年三月,唐太宗就把他母亲居住过的地方,赠给玄奘,命他翻译佛经,玄奘居住以后,唐太宗母亲的故居就叫弘福寺,玄奘在弘福寺把佛经翻译成了657部汉语版的佛经,呈报给唐太宗庆贺。
为了纪念玄奘翻译佛经的壮举,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宗亲自为玄奘成功翻译佛经的伟大壮举撰写序言,皇太子李治作记。这就是《圣教序》的内容。为了把唐太宗的序言最为对佛教的巨大鼓舞,怀仁和尚打算用唐太宗喜欢的王羲之书法,把《圣教序》刊刻出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颜体楷书字体排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颜体楷书字体排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