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全部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全部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大书法体是哪些?
1,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2,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4,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四大楷书,在森严细微与俊朗大气中见分晓。
行书书法作品创作,怎样安排章法?有什么规律?
在书法中有句话:点画是音符,章法是乐章。一件章法出色的作品就如同一曲交响乐,让人陶醉。
章法的基本原则是协调、自然。但章法的和谐统一,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来体现。
制造矛盾和冲突的手法很多,比如疏密、大小、枯湿、浓淡等等,下面我们结合一件作品来具体说说其章法的设计。
这是全国第十一届国展的一件获奖作品,字数较多,作品尺寸较大,章法处理难度较大。
首先,作品内容是《人间词话》的4段话,作者在每一段后以“人间词话某某”分开,因其位置高低不同,作品很自然地形成了长短、宽窄不同的四部分,整件作品不因字数多而局促。
其次,每一行并不是一条直线平铺直下,而是左右摇曳,蜿蜒而下,如同风中的柳条,婀娜多姿,深得名帖《平复帖》的神韵。
再次,字形大小错落,黑白块面对比强烈。书法中最忌讳字形大小一致,缺乏变化,而此作大小、黑白穿插,深得“大珠小珠落玉盘”和“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之妙。
第四,书写时疾时徐,节奏变化大。作品中,书写舒缓时如作楷书,写到畅快处,又变成草书的节奏,其变化显然从《祭侄文稿》中得益不少。
最后,是墨色丰富,丰润处如玉珠,苍涩处如枯藤。初学者写字时常犯写一字蘸一次墨的毛病,这样写出的字墨色缺乏变化,仿佛印刷出来的一样。其实创作时,每蘸一次墨要将其写尽,墨色由浓到淡,这样方显自然。
关于章法,我认为只有基本原则,具体的处理手法其实沒有固定的规律,需要在创作时灵活运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全部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全部的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