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文字体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文字体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羲之《黄庭经》有什么特点?
答:王羲之《黄庭经》有三个特点:
一、“扁”与“长”相结合。
结字上,《黄庭经》保留了钟繇诸表的结体特征,结体偏扁,多横势,也增加了“今妍”成分,即结体向纵势发展。
二、疏”与“密”进行对比。
《黄庭经》小字结体宽绰有余。
三、整体的匀称整饬与局部的变化多端相统一。即在规整的基调中,加入斜正、攲侧的穿插,这样使整贴看起来生动、活泼。
谢邀请:
王羲之《黄庭经》被称为王羲之第一正书,特点是书法风格与文辞内容和谐一致,孙I过庭称此帖风格“怡怿虚无”。运笔清劲流利,笔画粗细,长短,曲直富于变化,结构精密完美,比例搭配自然,呼应巧妙,上下承继变化,左右虚实借让,给人以气势连贯,神完意足之感。此帖字字笔墨饱满,无一轻薄浮躁之笔,显得字体雍容和穆,又不失灵动之趣。清人王文治称此帖“一望而知为右军书,另有一种气神”。此帖以形式表现风格,以风格体现内容,融汇贯通,这正是王羲之“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的意境也。
“扁”与“长”的结合
▼
在结字上,《黄庭经》还是保留了钟繇诸表的一些结体特征,与《荐季直表》、《力命表》两表及六朝碑楷中的墓志书法如《张黑女》、《董美人》等较接近。
即结体偏扁,多横势,较类似隶书的结体。如“心”、“五”等字。
同时,又增加了一些“今妍”的成分。即结体在纵势上有所发展,与《倪宽赞》、《九成宫》等有所接近,向唐楷跨近了一步。
如“养”、“身”等字,应该说,此帖在结体上为钟繇楷书与唐楷之间的过渡形态。
#2
主要有三个特点:
1、“扁”与“长”的结合
在结字上,《黄庭经》还是保留了钟繇诸表的一些结体特征,与《荐季直表》、《力命表》两表及六朝碑楷中的墓志书法如《张黑女》、《董美人》等较接近。 即结体偏扁,多横势,较类似隶书的结体。如“心”、“五”等字。 同时,又增加了一些“今妍”的成分。即结体在纵势上有所发展,与《倪宽赞》、《九成宫》等有所接近,向唐楷跨近了一步。
2、“疏”与“密”的对比
黄庭坚跋《书王周彦东坡帖》曰:“东坡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此确论也。余尝申之曰:结密而无间,《瘗鹤铭》近之;宽绰而有余,《兰亭》近之。”可见,小字结体贵在宽绰而有余,而《黄庭经》正有这一特点。总体来说,此帖结体偏于宽博松懈。
3、匀称整饬与变化多端的统一
钟繇的小楷被形容为,“似正还斜,欲斜反正,随机应变,信手拈来。” 虽然王羲之小楷不全如此,但在规整的基调中,也间有斜正、攲侧的穿插。 通过整体的匀称整饬与局部的变化多端,并有机地将两者统一起来,使整帖显得丰富、活泼。
具体内容如下:***s://m.toutiaocdn***/item/6773921025483604492/?***=news_article×tamp=1577198476&req_id=201912242241150100260770772034360A&group_id=6773921025483604492
笔者临黄庭也有几月余,说的话可以参考一下,至于它的特点,好多答主说的都很好,可以借鉴,在这里我只说练习者如何去拿到它的特点。
首先我们遇到一个字帖,首先第一眼看的是字,《黄庭经》的原帖,是小楷,码字整齐,其次,笔画介于魏晋钟繇的朴拙和唐楷的端方之间,结体是必须要细看的,也是晋和唐两个时期一个承上启下的形态。
对于临写的人来说,知道了这些,还要知道使用什么笔写出来。
笔者经验,北尾小狼毫或优于鸡距,鸡距又优于缠纸笔。各种笔性需要学者仔细体会。
说的再多,不如写好一笔。说的对,不如做得对。接下来就是实打实的练。如何练,还是得把小楷用笔给搞清楚,首先是握笔,三指拨镫法堪为小楷之正法,当然,笔者也用五指悬腕执笔,控笔好了,区别不大,其次是笔画质感,也就是形状,这个要细心观察,建议抽一些例字单独把笔画先过一遍,比如横,就有很多字可以借鉴,比如“横下三寸”这几个字,插一点,临帖别急着通临,先把一行搞懂,就胜过千万人了。
然后一些难点比如竖弯钩,斜钩,必须要细细体会,我常常一看就是大半小时,经常能看到很多细节。这也可见王羲之这个小楷的水平之高,值得我辈“钻之弥深,仰之弥高”。
还是要把练习落到实处,不要总想着先把特点或者理论搞明白,书本离实践还是远的,离真相也还是有距离的,真正零距离的机会就是拿自己的眼睛用心看字。
写连笔字和草书有什么不同?
连笔字和草书的区别太大了,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通常所说的连笔字是行书或其他书体经过毫无法则的、随心所欲的将笔画简化所构成的字体,这种字体是不规范的,难认又难看。每个人都写的不一样,时间长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
虽然草书也是简化了笔画,但经过章草、今草、大草这几个过程的演变和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草书法则。近现代书法家于右任曾编著过一套《标准草书千字文》,目的就是把草书规范化,成为日常书写当中的常用书体。
另外还有一首《草字诀》也是草书的入门素材,有兴趣的话可以学习学习。
连笔字和草书有什么不同?二者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最大的区别在于,草书看似凌乱、潦草,但其实是很讲究规矩的,草书的点画、牵连都是有法度的,不可以随便书写。
连笔字是民间对行草书的一种俗称,所谓的连笔字,就是根据书写的笔顺,连续的笔画之间连起来书写。例如上图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红线画出来的都是很不规范的,如果抛开上下文,是很难认出来啥字的。
说起连笔字,我就想起我上小学时候的事了。那个时候,班里有一个蹲了一级的同学,写字很好看,但也没有练过的那种,写的的龙飞凤舞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连笔字。我们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他,于是纷纷学习这种连笔字,结果最后成了邯郸学步,不伦不类。我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乎我的字成了反面教材,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
上了初一之后,我才开始正式的学习书法,认真的临帖,也学习了正规的行书写法,这时候才明白当初自己的字是多么可笑,以为随便把笔画连在一起写就是行书。现在网上很多的手写体,也有人称作“江湖体”,这类字一般都是连笔字,看起来龙飞凤舞的。
当然,你像行书、草书,要说起来,也是连笔字。就像不管白猫黑猫都是猫,一个道理的。
但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行书、草书就是简单的连笔字。而且,真正意义上的行书、草书也不是笔笔都要连到一起的,形态上不是笔笔相连,但是内在的笔势是一气呵成的。书法真正讲究的是笔势的连贯,反应在外在笔墨形态上,有的是牵丝相连,有的是笔断意连。就算是牵丝相连的时候,也讲究牵丝要比主要点画要细,分清主次。
唠唠叨叨说这么多,简单归纳起来,二者就是一个“规矩”的问题。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连笔字和草书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有无草法!草法除了用笔以外就是古代书家既定演化好了的笔画部件的写法,所以要学草书先背草法,草法就是为了增加草书的辨识度,一般不会草法的人,看草书作品是非常吃力,且不一定认识!
连笔字在概念性意思只是把笔画连起来而已,并无规则和法则,辨识度不高,也无统一性,所以它们有根本性的区别!
去背一下草法,就明白什么叫草书!而且草书最主要的写法不只是连还有接!
题主所问连笔字应该是指书写时笔画相连而成的字,即行书的意思。但广义来讲,草书也是笔画相连的字,也可叫连笔字,这一般是书法圈外的叫法。
而题主这里想问的意思可能是把行书写的很潦草的跟草书有什么不同。
下面浅谈一下个人看法
在书法里,行书跟草书是两种不同的书体,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省减笔画连续书写而成,而草书是有特定的字体符号。这好比是两种语言,行书如汉语,草书如英文。
行书即使写的再草,再狂,从头连到尾,它还是行书,比如毛主席的书法,行书草写,字势豪放,大气磅礴,很多人都误以为是狂草书,其实准确的叫法是行草书。行草书是一幅作品中有行书的字体也有草书的字体。
简单的说:连笔字如果没有草书的特定字体符号那就是行书。
下面三图:一是***的行书草写
二是米芾的行书
三是张芝的草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文字体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文字体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