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硬笔行书大气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硬笔行书大气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行笔大小错落有致,是书法对章法方面的要求,我先说下我的观点:笔画多者大,笔画少者小,也就是说大者更大,小者更小。
硬笔书写,现在其实包含两个方面。
对这种情况,其实并不要求大小错落有致,但是有很多人,觉得有变化更好看,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重心,一般是重心保持在中线,这样很容易看,不会使眼睛觉得疲劳。
二、竖写。这是按书法要求来进行表现了。
对这种情况,就是让笔画多的更大一些,笔画小的更小一些。其实这是一个取巧的办法,但是也还是比较有效。更好的办法,是根据章法,根据周围的笔画来对每一个字进行排布调整。我之前看过一次***康的临摹课,正好有提到这个问题,按他的说法,也是说笔画少的可以写小一点。
大家可以按我说的尝试一下,根据字形、笔画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调整,看是不是有感觉呢。
硬笔行书的书写,既不能过于整齐划一、大小一致,也不能有意大小错落、刻意突兀,贵在自然中体现变化。
大小错落是体现书法节奏变化的一种方式,由于书写工具不同,硬笔不能象毛笔那样,通过轻重来调节笔画的粗细,进而表现汉形的大小变化,因而,硬笔书法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想办法。
比如,可以适当引入其他书体的写法。楷书或行楷对笔画交待比较清楚,因而字形会略显大;而草书书写简洁,字形略显小。在行书创作时,可适当引入楷书和行书。
再比如,在书写一组字中,可让有一两个字的大小与其他字略有不同,以体现变化。但是,切不可突然变大或变小,那样就会显得刻意。
此外,在创造时,笔画较多的字不要写得太小,那样显得拥挤;反之,笔画较少的字也不要写得太大,那会让人感觉松散。总之,就是笔画多的要写得略大,笔画少的要写得略小,否则,就如同身材高大的人穿了一身紧身服,身材矮小的人穿了一身宽大的长袍。
做为一个硬笔书法爱好者,结合我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题主的问题是“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此问题我觉得更合理的理解应该是“硬笔在书写时如何做到大小错落有致?”其实怎么理解重点都是大小错落有致。要做到大小错落有致,首先应该从一个单字上去把握,再从一幅作品上去把握。把握好这两点,基本上就能做到字的大小错落有致。下面具体谈谈如何去把握:
一、如何从单字上去把握
汉字一般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一般笔画较少,在书写时相对字形也就小。比如“、口、日、白、四、心、刀”等等,这类字,书写时,就不能人为的把笔画写长了,否则,字形大了,结构就松散了。但是可以把笔画写得稍粗一点,看上去不会显得过小。当然,独体字有些也是可以写大的,这要在一副作品里根据上下或左右字的大小合理安排。合体字笔画相对较多,书写时字形就不能过小,否则笔画就显得拥挤。下面拿我写的几个字来说具体说明一下(字写得不好,只为说明问题):
同样是“华门安居进财源”这几个字,左列就比右列看着精神。比如第一个“華”字,笔画较多,字形就大一些,“門”字笔画较少,就小一些。具体到一个单字上,比如“財”字,左边“貝”字草写成“贝”,更显得它小,右边“才”字写大,这样左右两部分在一个字中就形成大小对比,若写得一般大,这个字就没有精神。
二、如何从一幅作品中去把握
汉字因字形和笔画的多少一般决定了这个字的大小,在把握好单字的大小后,在一幅作品中,适当的夸大一些或缩小一些,这样整幅作品就达到了大小错落有致。有的字因有长撇或长捺或长竖,把这些单笔画适当在书写时适当的夸张一点,字形整体上就相对大了一些,看起来又不突兀,而且还非常美观。下面也上一幅自己写的字,看看我是怎么在一幅字中把握字的大小错落有致的。
图中“人”字笔画少,但撇捺伸展,字形也不显得小。“神”字的长竖故意写的长一些,字形也不显大。再比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一句,“公、小、了”三个字因笔画少就写得小一些。
综上所述,字的大小错落有致,在一幅作品里,要自然天成,不能故意为之。这就要在平时练习中多读帖,看看名家大家是怎样把握一幅作品当中的字的大小错落有致的。
我是保定刚子,浅谈了一下自己的拙见,字写得还是入门水平,还希望书友们多提宝贵意见,多多交流切磋书艺,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硬笔行书大气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硬笔行书大气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