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龙华书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龙华书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
上海,值得一看的建筑太多了,不胜枚举。今天简述几座如下:
1, 上海博物馆(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整幢建筑是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从远处跳望,整幢建筑就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2,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暨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是介绍上海历史的上海市级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大楼主体建筑四层,局部五层,建筑外部立面由褐色面砖和石块组成,底部砌有花岗石,室外立面带有巴洛克风格,比如钟塔上的巴洛克涡卷雕饰,室内装修豪华,设计精致,有不少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3, 上海老街(黄浦区方浜中路城隍庙),一条记忆上海昨日时光的街,长800多米,老街的商业经营以传统特色行业为主流,突出传统民俗文化,营造海派文化氛围。呈现出老上海市井百态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老街保留了清末民初的民居特色,两侧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
4, 外白渡桥(黄浦区外滩最北端)外白渡桥建于1870年,是老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当时由于不用交过桥费,故名白渡桥。它坐落在黄浦公园西侧,苏州河下游河口,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外白渡桥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
5, 上海音乐厅(黄浦区延安东路523号)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建于1930年,是中国第一座音乐厅,也是近代上海第一座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具有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建筑装饰多变化且有层次,色调淡雅,具有文艺复兴式风格,而廊柱、大旋梯、正立面、穹顶等都是典型的西方古典风格。
音乐厅原址离这几十米,当年为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宽建设,2003年4月份,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开始,先在原地顶升1.7米,然后向南移动66.46米,再在新址往上顶升1.68米。6月17日,整体平移工程完成,上海音乐厅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觉得,要了解一座城市,不妨先了解一下这座城市里的建筑,因为每一座建筑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又组合成了上海的人文历史。以上建筑相距不远,这个夏天不如到上海来一场探访之旅吧!
上海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是远东大都市,被誉为东方巴黎,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在好几十年的时间里,许多人到上海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看建筑,当年拥有二十四层楼高的国际饭店,称雄中国建筑高度之最长达四十多年,被戏称为高的“帽子要掉下来。”
如今浦东高楼大夏和浦西外滩的万国建筑群早已为世人熟知,来上海的人也无需再经介绍才能欣赏这些建筑。上海真正值得一看的是那些掩映在林荫中的具有百年历史的特色建筑。比如复兴公园附近的上海科学会堂老楼,原来是法国总会,当年被称为远东最美的法式建筑,整幢建筑的外观和内饰都充满了浓郁的法兰西浪漫气息,里面的彩色玻璃极具艺术特色。
再比如,铜仁路上的颜料大王吴同文住宅“綠屋”,由匈牙利建筑***邬达克设计,号称“远东第一豪宅”。该建筑外立面呈绿色,二楼安装了弹簧地板。邬达克曾对吴同文说:即使再过五十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然是超前的,哪怕再过一百年也不会落后。著名作家程乃珊的***《蓝屋》就是以这幢建筑为背景写成。
上海类似这样的建筑还有许多,是需要花许多时间去慢慢欣赏和品味的。
看繁华的话去外滩,那里有上海的地标建筑: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等,另外也可以看到万国建筑博览群,这里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是上海标志性建筑和历史的象征
看历史的话,可以去武康路,那里可以看到晚清时期李鸿章的丁香花园,还与***故居隔街相望,沿街梧桐树的两边,坐落着西班牙式、法式等各类风格的建筑
另外,拥有周公馆、孙中山故居等老洋房的思南路也是值得走一遍的地方,这里记录着当年花园洋房的原生态。
1、武康大楼——淮海中路1842-1858号
这座八层的大楼当时可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的公寓大楼。大楼最初取名“I.S.S公寓”,为万国储蓄会的英文简称,后改名为东美特公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称为诺曼底公寓。现在我们都叫他武康大楼。
虽然站在街角,这栋大楼看起来像扁扁的一片,但实际上,整个楼体是呈三角形的形状。
外观***用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立面横向分为三段:一二层基座为斩***石仿石墙面,中段用清水红砖,顶层檐部材质与基座相同,贯通的阳台和女儿墙构成双重水平线脚的檐部。
这张图应该很熟悉吧。电影《喜欢你》就是在这里取景,对面还能看到***故居气派的阳台和苍天古木
2、国际饭店——南京西路170号
国际饭店曾经是上海的地理高度,在上世纪30年代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保持了上海最高建筑记录半个世纪之久。
3、大光明电***——静安寺路216号
大光明电***始建于1928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享有“远东第一***”的美誉,曾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第一家立体声电***,第一家四星级电***。
4、孙科住宅——番禺路60号
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2、上海金茂大厦
3、东方明珠塔
4、上海世博园
5、上海博物馆
6、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7、上海大世界
8、上海迪士尼
9、上海城隍庙、豫园
10、淮海路,石门二路石库门弄堂
中国营口名人是谁?
高振家
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
高振家,辽宁省盖平县(今盖州市)人,1946年参军,1948年加入中国***。曾任***副司令员兼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1],中国***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曾荣获解放奖章。
营口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城市,有许多杰出的人物来自这个地方。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营口名人:
- 谭咏麟:香港著名男歌手,1950年出生于营口市。
- 张鲁一: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他于1956年出生于营口市。
- 谢霆锋:香港著名男演员、歌手,出生于香港,但其家族来自辽宁营口。
- 董必武:中国***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务。他于1896年出生在营口市。
- 罗文:香港著名男歌手,曾获得多个音乐奖项,他的祖籍地是辽宁营口。
这些人物都在不同领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成为了营口的骄傲。
中国营口
辽宁省下辖市
营口市,辽宁省地级市,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介于东经121°56′~123°02′之间,北纬39°55′~40°56′之间,总面积5427平方公里。营口市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热多雨,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凉爽,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属大陆型季风气候。
中国营口名人(十四位)
书法家沈延毅,他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书法大家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沈延毅的书法可以与于右任、郭沫若、沙孟海、林散之等近现代名家比肩。启功与其交往甚密,曾为其题写七言绝句,“白山黑水气葱茏,振古人文大地同,不使龙门擅伊洛,如今魏法在辽东。”
沈延毅,字公卓、攻昨,号述菊、天行健斋主,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盖平县(现盖州市)城东土台村。他的“魏体行书”,有筋有骨,有风有神,受到国内国外的文史学家和书法家关注。少年沈延毅可是个学霸,极幼读经书,学历史,作诗临帖,年长20岁,文***书名就已经传遍十里八乡,后来就读民国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吉林道尹公署工作,后又几经辗转,任东北生产管理局秘书处处长。解放后任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沈阳市文史馆馆长。1992年2月在省城去世,享年89岁。
同乡张毓茂(辽宁省政协原副***)在回忆沈延毅时说,沈延毅在沈阳市文史馆任馆长其间,睥睨当今诗坛和书坛,往往是语出惊人,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说,沈延毅雅人高士,但是谈话从不掉书袋,从不咬文嚼字,总是平常人平常心平常话。言语中可见沈延毅的淡然与平和。
蒋玉卿是什么朝代人?
蒋玉卿是清朝晚期的人 描述:蒋玉卿:名龙恩,字玉卿,一字锡臣。
曾在御窑厂创作浅绛彩瓷,其存世作品不多,从现有作品看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人物仿赵大年。
其书法清秀流畅,极具功力。
蒋玉卿,清末民初,原名龙华,又名龙恩,字锡臣,又字玉卿,别号有碧云、文溪、寿春、庐山修梅、徽北三十六峰樵人,他是安徽歙县人。斋名款:第一山房、冷馆、极静处、 极妙处、择山室、碧云书屋、春生草堂。他曾“于雄镇之新平官舍”,任官窑中浅绛彩瓷的书画家。早年署名蒋锡臣,直到光绪七年开始以后,改署蒋玉卿。
他的画作年代,从光绪四年持续至三十一年,共有二十八年之久;他的题款代笔年代,从光绪六年持续至宣统元年,共有三十年之久。在书法方面,蒋玉卿深受王羲之影 响,尤崇兰亭序。他的书法,写得端庄流利、优美雄浑。在三十年的代笔过程中,字体由行草过度到行楷,虽然笔调和缓了一些,但书法却格于一元风格,故字体变 化较少,不及汪友棠以多种面目表现他的深度和广角。严格意义上说,蒋玉卿的书法没有创意,也没有勇气像仙槎那样创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龙华书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龙华书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