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难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难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和草书真的比楷书简单吗?
都不简单,说其简单,多半是我们的认识不过深刻透彻。只要我们对没一种书体都临摹学习一段时间就会理解这个观点。行书和草书以及楷书都是在一个历史时期不断总结,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经典中的经典书体,行书和楷书也是比较实用的书体。
就用笔技法来看实际上都是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提按顿挫,逆锋入纸和使转等等,行书的点画线条将字符断开书写就是楷书,连起来书写就是行书,比如欧阳询楷书中的三点水就带有行书的笔意。
***如我们把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三点水的牵丝或连带部分舍去,和欧阳询楷书中"流"的三点水有多大区别呢?从用笔技法上看,处理一个流走畅达,一个用笔沉实凝重,在形态是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所以所行书、草书和和楷书从技法上说,没有多大区别。区别的只是行意或端正而已。
说到简单不简单,对于知者来说不简单也简单。对于不知者来说,简单也不简单。从书法学习角度上来说,如果我们先学楷书,由于对楷书比较熟悉了解的充分,可能会感觉容易一些,而对不熟悉的书体因为不知而感觉难一些。不过也可能有相反的可能,感觉自己熟悉的内容比较难,不熟悉的不会的感觉难。确实有因人而异的情况。
不过要将这三种书体比较一下,可能最难点是草书,然后是楷书,最后才是行书。
不简单,任何一种书体能写好都不简单。
好的楷书要带行意,
而好的行草带略带楷法。
所有的用笔气息相连才是好字,单独练一种字体不能体会出书法的丰富用笔和章法布局的变化艺术性,楷行草得换着练习,相互借鉴。
我认为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但楷书是行草书的必经之路。古人言之,楷如行、行似楷,草似行。但草书最难,行书初之,楷书隶书篆书相对容易,学起来进步快,楷书进步慢,总之学起来都得要慢长的功夫,没有远大的梦想是学不成的。
行书、草书、楷书,那个简单?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宜。书法是一种艺术,体现出的是笔者的功夫、作风、气质、修养等等。那么要选择一样自己认为简单的,可以从这三种书法体的特点,来分析那个更适合自己的性格。
行书草书需要有深厚的笔法基础,并且需要才气和天赋,因为书写速度要比楷书快的多,如果控笔能力不强,肯定写出来的字行书草书线条单薄,结构生硬,一般都需要几十年的锤炼,才能写出流畅自如的行草书法。而楷书的话,掌握基本的笔法特征,多家练习即可写的工整漂亮,在技巧方面难度要低一些。
写行书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去写?
写书法是要有节奏的,不仅仅写行书,任何书体都需要节奏,行笔速度快慢是节奏感的主要表现。入笔要慢,突出一个准字,行笔有度,突出一个快字,收笔要提,突出一个稳字。把每个笔画都写到位。字字珠玑,必是大家。感谢邀请,多多交流。
書行人生幾多翻,疾慢為事理心安。
輾轉生機有開濟,退讓歧路正締盤。
大小事情問始終,疏密莊稼增產看。
正欹性格須擔待,乾濕土地合理伴。
心意貫穿始終命,魂魄相依難離探。
踏足痕跡揮韶華,白頭匯冢紅塵卷!
写行书最重要的点不在于快或慢,而在于节奏感,节奏感是和匀速相对的概念,快写有快节奏,慢写有慢节奏,无论快节奏还是慢节奏都是写行书的感觉,这个还是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初学行书,在临帖的时候需要慢点临,这样有助于细节的表现,但需要有节奏感,不可匀速。在行书方面有了一定的临帖基础之后,搞创作,一般速度可以快一些,因为通过临帖,对行书笔法有了一定的把握,但快,也一定要注意节奏感的把握。当然,这种快和慢的说法不是一定的,主要还是因人而异,要看个人的书写习惯。
需要说明的一点,古人写行书速度一定是比较快的,因为他们是出于实用目的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去体会古人的书写感觉,是需要提高速度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就完全可以遵循自我的书写习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难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难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