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篆字体赵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小篆字体赵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传承”二字用行草书怎么写好看,有什么技巧?
“行草”书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仅仅是楷书的快写!它是有笔画的省略、连带、错位以及体势的变化的!写好行草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书法家具备深厚的楷书功底,否则用行草书写出来的线条、笔画就会软弱无力,无精打***,缺少笔力和质感!
笔者学书30多年,篆、隶、草、真、行五体皆能,至于“传承”两字怎么写好看,笔者先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字形结构然后再来尝试着写一写,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传”字左右结构,“承”单一结构或者说独体结构。“传承”两字放在一起书写,则要注意整体的美感和章法的协调统一!
“传”字可以用繁体字和简化字两种字体书写,左边的单人旁笔画少,应该写得稍微粗一些,整个字左收右放,左紧右松,左边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单人旁的写法有很多种,起笔那撇可以藏锋、露锋,也可以用侧锋,或方或圆,上大下小,或者上小下大,或者撇竖分开,下面那一竖顺势往右挑,左右呼应比较连贯。右边中间那横和那点可以省略不写,但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中部写得稍微紧凑一些,有相同笔画的要有粗细、长短、方向、角度、方圆的变化,力求生动而不呆板!
“承”字起笔一般横撇与竖钩连在一起,也有用一点代替的,更有甚者把左右横撇和撇捺省略不写的,如唐代书法家陆柬之,明代的书法家王宠等人就是那样写的,笔画非常减省,笔意非常连贯。一般情况下,左边大多写成一个“7字”或者“z字”,也有用一点代替的,中间写出连带的两点,顺势向右挑出连接右边的撇。右边可以写出撇点,也可以写成一撇一捺或者一个类似“3字”或者“2字”的形状。
书法主要是讲究章法、笔法和结构,三者都很重要,但就简单写几个毛笔字而言,结构比较重要一点,书写技巧就是注意整体和谐,笔画间架平衡,重心尽量垂直,写出来就能凑和,下面是我涂鸦“传承”俩字。
首先从用笔,做到“中锋取质,侧锋取妍”的根本,一副作品先不看技巧,先看线条的质感,做到“入木三分”,有一种锥画沙,屋漏痕的味道,笔在画中,才能写出线条的质感,其次再看用笔的技巧,比如,露锋,还是藏锋,虚实结合……
再看结构,要注意疏密、向背、收放、留白布局、高低错落……
再次看章法,比如“传”字写得轻巧灵动一些,“承”写稍微厚重感,行成对比,或者一个字中,如“传”,左边“人”写得厚重一些,右边“专”写得轻巧灵动一些。
顾名思义,行草的风格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兼具行书和草书的一些特质。一方面,具有较为独立完整的单字结构,能展现出每个字的各种优美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草书线条的连贯和变化,可以展现出波澜起伏,摇曳多姿的美。
传承二字有多种写法,个人比较喜欢二王和米芾,现成的写法在网上可以找到不少。我结合自己的一些书写习惯,尝试了一下,有诸多不足,希望有些参考价值。
谢邀请,憋人觉得传承二字应体现出从上往下的气势,贯通一气,一脉相承,不能气断,一来体现出书法史的传承,二来体现技法、内涵的传承,意义的传承,正统碑学,帖学当推之。江湖不考虑!
五个月,赵孟頫小楷,入门了吗?
五个月写赵孟頫小楷,很有味道,形体大致好象,按写漂亮字说,很好,也很棒。按写书法和写书法艺术讲,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书法的笔法上,单调,阳阴转化关系没规律可循,其次就是汉字结体法则,遵守不够严谨,楷书书法一定要以书法的法和书法遵循的规律为标准,否则很难达到书法的境界,字不按法书写,书写的在漂亮,叫字,不叫书法。
这字已经完全超过了入门的水平,其实你这个问题问的不对,你的字并不像赵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超过了赵体的一些习惯,有了许多魏晋的味道,可以学习一下钟繇的宣示表等,还有王羲之的黄庭经,为你这种字体的提高会大有帮助,而且路子基本一致,只是有些字的结构不是很想,加油。
首先谢谢您的邀请!
正巧我也在临赵孟頫的《汲黯传》。从您发的作品来看,恕我直言,比照原帖,无论从“形似”还是“神似”上,其差距还是满大的。以我临帖的体验,给您几点建议:一是别急于临帖。先用心多读几遍原帖,细心揣摩其结字用笔的规律,尤其是起笔和收笔等细微之处。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帖是悟的过程,所谓心手相畅,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再临习时,你不妨由小楷改写中楷试试。用大笔写中楷、大楷,这是古今大家一致推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其好处在于对单字形态和细微处能较好地把控,同时可增强和提高驾驭笔的能力,此后再改用小楷写,就驾轻就熟了。
三是临赵帖前,建议最好先临钟繇的小楷《三表》和唐人写经等帖,以此入手为宜,待有了一定基础,再临《汲黯传》可能更宜上手。
以上是自已临帖的心得,不知是否有用?仅供您参考!
(临习赵孟頫《汲黯传》局部)
赵孟頫书法真的有那么好吗?
赵孟頫这位空前绝后,惊才绝艳之人,搁在当今来看,无疑也同样是技能满点的现象级人物。他诗画书鉴,无一不精;而书法更是诸体兼善,空前绝后。除此以外,更是生的一副“神仙中人”的好相貌,又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妥妥的皇室后裔。
据说元仁宗(1312-1320年在位)非常喜欢赵孟頫的书法,仁宗总结出了赵孟頫其书其人的七个特质:
帝王苗裔,一也;状貌昳丽,二也;博学多闻知,三也;操履纯正,四也;文词高古,五也;书画绝伦,六也;旁通佛老者,造诣玄微,七也。
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赵孟頫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提出"师古"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此外,他还首倡“书画同体”,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赵孟頫诸体兼善,而其中尤以楷、行两体出类拔萃,这来自他常年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迹之功。时贤称其“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后人说他是“朝宋迈唐,直接右军”。而在心摹手追,刻意临写之间,外求形似而内宗笔法,踵步风规神韵,加之能够融会贯通历代名家之长,赵孟頫终于锻造出平和雍容、圆活姿媚的个人风格。而赵孟頫的书法审美理想,是晋唐人不即不离而风规自远的中和雅正美,或可叫,尽善尽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曾说:“最想与赵孟頫彻夜长谈。”可见这样一位全才型选手,他的天赋之高,能力之强,足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连何慕文先生都想与之彻夜长谈话尽千古,我们对于他的惊艳、欣赏与敬佩又怎能简单说尽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篆字体赵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篆字体赵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