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00个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00个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中的“草书”是一种什么字体?有哪些经典作品?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草书是汉字的其中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草书的笔划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主要代表作。。。急就章。。王羲之的《初月》《得示》张旭的《肚痛》怀素的《自叙帖》等等。。。
草书是书法的主要书体之一,草书出现比较早,一般是认为出现在汉代。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快写形式,今草是楷书的快写形式,今草又分为大草和小草。下面分别说一说几种草书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首先说说章草,章草出于隶书,保留了隶书的笔意,之所以叫章草,是因为汉章帝喜欢这种草书,代表书家有崔瑗、张芝、皇象、索靖等几位,下图是皇象《急就章》。
汉代以后的书法家有不少也喜欢章草,如赵孟頫、文征明等大家都有章草传世。
接着说说小草,小草伴随楷书出现,写小草的名家就太多了,二王、孙过庭、怀素、智永、赵孟頫等等等等,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等等等,
再说说大草,又称狂草,狂草创始于唐朝,相传张旭是开山鼻祖,被称为“草圣”之称。狂草笔势连绵回绕,奔放活跃,大有驰骋不羁,一泻千里之势。狂草的名家也很多,还有怀素、黄庭坚、徐渭、文征明等等,
近现代草书大家也很多,明清有王铎、傅山,民国有于右任,我朝有毛泽东主席,有林散之。
友问:书法中的“草书"是什么字体的问题?关于书法中的草书问题,大家朋友也讨论的非常热火,本人曾经陆续也发布过一些自我看法和评论。在这里作两点补充:
草书。完全区于书者个人感情的流露,宣泄无阻的情怀,展现才华意境的浪漫等等。如:张之,怀素的狂草,二王的行草等等书法。可以证明这一点。
草书,历来作为书法欣赏,不好认,也不好写。当代人写的草书法,绝大部分的书者来自传统模式写法。狂草书法,字无巨细,也无守亏。通篇格律豪放,张狂,流畅极至。通常认为,草书法无形但有律。字体显得古怪,奇特,古朴。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行书法好认于行草,行草书法好认于狂草及章草。
真佩服长篇大论者,几句能说明问题何必长篇?草书分章草,小草,大草(狂草),其诞生早于楷书和行书,至今能看到的著名墨迹作品有《平复帖》,《初月帖》,《寒食帖》,《书谱》,《智永草书千字文》等等。。。
书法五大字体楷,篆,行,草,隶,草书是其中的一种字体。草书分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草书章草代表作有皇象《急就章》,今草有王羲之巜初月》,《得示》等贴,狂草以张旭、怀素为代表。
草书是中国书体简化的极端,有着极强的艺术价值。
你觉得中国书法最难学、最难写的是草书吗?
草书是否最难学和最难写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可能与大家载然不同,因为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而且我摆出的理由或许也是书法和理论界朋友们好象从未有过的,下面请看我在这方面与别不同论说:
中国书法最难学、最难写的是草书吗?也许是,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其实呀,书法中的篆隶楷行草,如果真的要学好学精其中任何一种都不容易,随便学个“半桶水”倒也容易,而且每个人的天资素质、理解能力和接受能为都是参差不同的。我觉得有些人认为草书之所以比楷书难学,主要原因是难记吧,草书的背临最难,而在对着临帖时候比楷书容易很多。
但也许你不会画画,连一点点所谓“造型能力”都没有,于是就说草书最难了,这样当然难啰,草书呀,“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啊!发挥的空间是相当大的。那奔涌的***和入化出神的表现,那种简结概括、连绵起伏的特点会让一些人无从入手、知难而退。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所谓的难点正是最容易之处,越是千变万化特征越有激励他们参与竞逐的动力,,,可以讲能够准确临摹兰竹图的人临学草书就基本不是难事(解开了所谓草书难学难写之迷),至于背临这一关嘛,就看你的记忆力了(谁叫你年轻时不去记呢?),如今成千上万的汉字怎样记呀?不许乱写,乱写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看得懂,就连你自己过两三年后也看不懂自己当时写什么。草书每个字的草法都有规侧,今天记住了,明天又记不起了(象有些人学英语记单词那样有人难记有人易记),当然还是有“偷工减料”的方法来应对的,今天有的书家写草书作品时先从草书大辞典中逐字逐句地查好,然后反复练熟得倒背如流后再正式书写作品,这样写出来的草书与古代名家如怀素、张旭等大家必然是天差地别的!唉,我就是象他们那样记不住草法呀!
在楷书还未出现的时候,草书就起源于汉代了,草书的笔画基础来自于隶书,通过笔画的简洁概括和连贯用笔而改进结构以达到书写快速的目的,能迎合和满足当时实际需要,如因军事频发、调兵遣将、情报传送而争分夺秒等,还有某些文人墨客们因文思泉涌不及徐记而快笔草就,或官府人员公务繁重须提高办事效率等等就是当时草书出世的理由。
为什么我说草书不是最难写最难学呢?为了说明草书不难学,我说出以下一个亲身体现:我经常在无聊时候拿着笔,有意无意间任意挥写“草字”(很多都是错别字),虽然没有成文成句和具体的内容,更未正规的按草法而写,但我在自己写自己时***设我已经掌握并熟记了每个字的草法,就可以象写国画如藤蔓、风竹兰草那样随心所欲地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轻重起伏来“预先”体现一下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和书写时情感表达和发挥的过程享受。其实这个“无意识”的挥写(不明白的人看见了都会说“鬼画符")习惯性举动会经常下意识的重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都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只是喜欢草书而已,喜欢草书又何以不用真功去正规练习呢?就是因为还有比学草书更重要的国画要学嘛,还有楷书等都是很吸引人去学的(先学楷书还是草书暂且搁下不论)。这个不经意乱写乱画的习惯虽然无益于草书的学习,但我从中得到了一个大胆而“超前”的不落俗套的实验(预演),让我证明出草书不难学,不难写(如果记得住每个字的草法)。
因此,草书难不难学是因人而异的,各人感觉不一样,而且学书法不是只图方便易学的,有志向的书法家不会终身只会练一种书体的,他们绝对不会在乎难不难学,反而是越难越要学,还要客观地根据自己需要广泛涉猎各种字体,创造自我风格。。。我这些话语不是理论,学书法的理论要求是很严格的,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应该有一定的讲究,如若不然就会错误引导后学者(但这又不是提问的范围,暂且省略吧)以上回答只是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我的个人感觉而已,如有不当请大家代为斧正,谢谢你们阅读!(注:图片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请告之于我马上删除)
梦幻画派创始人陈展鸣
二O二O年二日九日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00个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00个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