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米芾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米芾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米芾和黄庭坚字的区别?
米芾和黄庭坚都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字风格有所不同。米芾的字注重笔画的细腻和精巧,结构严谨,形式端庄,线条流畅,具有一种清丽高古的气质。而黄庭坚的字则更加注重个性的表现,笔画粗犷豪放,结构自由奔放,形式多变,具有一种豪放不羁的气质。
米芾和黄庭坚的书法风格存在显著区别。
米芾的字在行书和草书方面都表现出空灵、跌宕、多变的风格,其笔法空灵妙逸,有“八面开锋”之说。
相比之下,黄庭坚的书法更注重中宫紧抱,聚而不散,行书造诣高超,草书在形式上突破,有超张迈素之势。山谷书风独特而强烈,被认为是宋四家中最自我、最叛逆的一家。
总的来说,米芾和黄庭坚的书法风格各具特色,都为我国书法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区别:
而米芾与黄庭坚则不同,米芾是近千年以来对晋唐书法继承最完备的一个人,成为了很多人叩开魏晋大门的一个敲门砖。
黄庭坚则是唯一一个能够被称之为“草圣”的宋代草书***,他以丰厚的学养和超凡的艺术天资,在草书领域当中继承前人遗脉,悟出了“荡桨笔法”,成为了后人倾慕的对象。
书家周慧珺临米芾帖十年,你是否认为她的行书已超越米芾?
书法家周慧珺在当代是大家,书法到后来拼的是风骨学养,说她的行书超过米芾,还是言过了。
下图是米芾行书《清和帖》,此帖是行书为墨迹。共八行,纵28.3厘米,横38.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用笔万毫齐力,超逸俊迈,结字多欹侧之势。笔画跳宕,摄人心魄,二王自然脱俗的格调是他作品的精神内涵。
(米芾行书清和帖)
书家周慧珺曾得到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著名书家亲授。
(周慧珺行书作品)
释文: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周慧珺曾学过魏碑《嵩高灵庙碑》《广武将军碑》,在米芾书行中融进碑意,拙趣。走的碑帖相融刚健雄强之路,筋骨老辣,有气势。
她虽然是学米芾书法为主,但自出新意,又有别于米体有创新风格,独树一帜,实属不易。
感谢邀请!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周慧君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书法家,虽然在当代名气很大,但我认为,她不可能超越米芾。我们可以用她的作品与米芾的作品做一比较!一家之言!
上海书法家周慧珺名气很大,也担任过书协高级职务,但并不能说明周慧珺书法水平有多高,这个评价同样适合对当代其他书协领导,不要以为自己有书协的领导职务就是大书法家!
米芾的字笔锋丰富变化,在结构中强化了二王的摇曳之美,增强结构变化。米芾以书法名世,以行书成就最大,也擅长篆、隶、楷、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能达到乱真程度,是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的全才。他的存世作品主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米芾的字有学有肉,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后世学者甚众!
周慧珺只是学了米倚斜的皮,然后夸张化地强化大小、正侧对比,跟江湖上混饭吃的一些书法从业作品没什么本质不同。她笔法上近于迟钝,用楷法写行草,一根线直接怼,周慧珺的用笔枯涩,拖笔,笔断意不连,大小故意扩大对比失去自然协调,表现出来的字没有生气,没有生气的字是不能称为书法的!没见周慧珺有什么名闻天下的代表作品,也看不到她有什高深的理论著作,有什么大学问!
东西怕比较,附图中周慧珺的字跟米芾的书法放一块能称的上是书法吗?常看我评论的人都能看到我的用词,“写字”与“书法”是不同的概念!
我们必须实话实说,可能会得罪人,但不管是从书法本身,学问,还是知名度周慧珺与米芾都不在一个层次上,不管什么书,说周慧珺超过米芾都是夸大其词,不合实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米芾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米芾的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