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草书作品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字体草书作品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正良、任平、江鸟谁的行书更好?
年少刚学书法那会,我曾疯狂崇拜江鸟;后来对书法有所了解,才觉得王正良书法要正统很多。至于任平,不甚了了。
我接触书法,是在初中。在同学那见到一本江鸟的字贴,惊为“书圣”,尤其他将名字沈鸿根中的“鸿”字折开成“江鸟”,在我这个乡村穷小子眼中,简直是聪明之至。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内,用透明的信笺纸将借来的字帖摹了一遍,这样,我就有了一本手抄版的“字帖”。
此后,到上大学,江鸟、杨再春等人一直是我的偶像。大学期间,参加了学生书法社团,在同学的帮助下,审美眼光提高了,这时才明白,此前学习的原来不过是“老干部书法”。
哈哈,真的是非常幽默,一位少年,初学书法,竟然是从“老干部体”入门!
王正良的书法,硬笔强于毛笔,虽然不能说是一流书法家,但水平还算可以。尤其是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为硬笔书法的宣传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至于任平,在网上查了一下,大约毛笔以江湖书法为主,硬笔以老干部体为主,不提也罢。
个人最喜沈鸿根:高低胖瘦、正倚参差、波澜起伏……别有一番风味。反之,任虽学米芾的路子,怎奈方正有余,险绝不足。王字虽学二王,仅通皮毛而已。其字非行非楷,结体呆板过于平正。不喜!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看法,众网友不喜勿怪!
我想您问的应该是硬笔行书,王正良、江鸟的字帖本人都学习过,但是任平确实不知其人,因为本人也非专业学习书法者,涉猎有限,仅仅也是喜欢写字而已,并且比较懒不喜欢临帖,写字水平确实一般。仅仅谈谈个人的拙见。
我刚刚看了看任平的书法作品,网上相关的内容不是很多,不过我觉得他们3人的硬笔行书都不是那种特别严谨的印刷体,均有各自的发挥、特点在里面,而且有点风格相似。我还没资格评价他们孰好孰坏,而且这是仁者见仁的问题,我仅仅谈谈我的偏好。
江鸟的行草应该为最佳,变化多端、潇洒自然,且不失章法,一点不做作、不机械,有时候甚至很有想象力,整张作品看上去浑然天成,我甚是喜爱,是本人认为最好的行草字体。
沈鸿根的字可能不是公认最好的,但是合我的口味,可能有先入为主的原因,也可能是我不太懂书法审美能力有限,我对硬笔行书的赏析,基本就定格在江鸟老师的字体上了,我也不懂什么体什么体之说,反正他的自我看着特别舒服。
个人认为,江鸟的字实用性很强,虽然是行草,但识别率也很高,基本都能轻松认读,写起来速度很快,日常应用也是可以的。
学习方法,如果直接临摹他的作品,我觉得难度还是很高的,他的整体布局,字与字之间的关联还是很有特点,甚是巧妙的,直接上手比较有难度,当然,基本功好的就不一定了,我只是按我的理解来说。单字字帖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可能不像有的知名书法家字帖那么多、那么全,但是我觉得,如果真想学,一本字帖就够学好几年了。
这三位硬笔书法毛笔和硬笔兼善,而且硬笔书法具有毛笔书法格调的要属王正良。任平和江鸟,虽然硬笔书法非常出名, 但更接近实用硬笔书法。江鸟的毛笔书法也不错,但整体水平不如王正良,印象中没有见过任平的毛笔书法作品,百度了一下,发现任平的毛笔书法作品如下。
上图是任平早期作品的风貌,大约在1980年前后,在全国硬笔书法获奖时的面貌。下图为其新的毛笔和硬笔书法作品。
从这件硬笔书法作品看,与现代书法圈比较流行的书法风格非常接近。毛笔书法也颇见功力。但整体略显疏散一些。
江鸟的书法虽然硬笔和毛笔兼善,但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是硬笔书法。江鸟也就是沈鸿根,和任平都是在1980年前后成的名,其书法在当时影响非常大,仅次于庞中华,而且以硬笔行书名世。
江鸟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在精气神方面比较接近,字帖作品是以硬笔书法面世。
之所以说王正良的书书法最好,一方面是王正良硬笔和毛笔兼善,更重要的是气韵格调和气度上高出任平和江鸟。
王正良的书法取法广博,虽然仍然以二王为家法,但王正良非常善于汲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而成一家面貌。
其书法能够在深入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别开蹊径,自具面貌。虽然硬笔和毛笔书法在风格特点略微相近,但又有不同之处,强化了点画线条的轻重粗细变化。
其硬笔书法作品无论多字作品和小幅作品,突出的特点就是气韵生动,法度严谨,属于到位和有味道之书。
整体感觉其书法,线条形质具善,用笔厚重而富有灵气,气足韵雅。
毛笔行书当然王正良好,任平江鸟不入流。硬笔分横竖式,竖式王好。横写各有千秋,都有贡献。王横式稳重但匠气;江鸟相反,横式不稳定单薄但行气通透,横写好的人实在太少了,江鸟敢写必须加以肯定。任平横写行书贡献最大,算得上为横写硬笔书法开宗立派,当然仅限于年轻时候,之后不行,他自己越来越差,很多学他的人难免东施效颦。
书法中的“草书”是一种什么字体?有哪些经典作品?
真佩服长篇大论者,几句能说明问题何必长篇?草书分章草,小草,大草(狂草),其诞生早于楷书和行书,至今能看到的著名墨迹作品有《平复帖》,《初月帖》,《寒食帖》,《书谱》,《智永草书千字文》等等。。。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草书是汉字的其中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草书的笔划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主要代表作。。。急就章。。王羲之的《初月》《得示》张旭的《肚痛》怀素的《自叙帖》等等。。。
友问:书法中的“草书"是什么字体的问题?关于书法中的草书问题,大家朋友也讨论的非常热火,本人曾经陆续也发布过一些自我看法和评论。在这里作两点补充:
草书。完全区于书者个人感情的流露,宣泄无阻的情怀,展现才华意境的浪漫等等。如:张之,怀素的狂草,二王的行草等等书法。可以证明这一点。
草书,历来作为书法欣赏,不好认,也不好写。当代人写的草书法,绝大部分的书者来自传统模式写法。狂草书法,字无巨细,也无守亏。通篇格律豪放,张狂,流畅极至。通常认为,草书法无形但有律。字体显得古怪,奇特,古朴。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行书法好认于行草,行草书法好认于狂草及章草。
草书是什么字体,有什么经典法帖
草书的起源为章草是隶书快写,通过把笔画简省连带而形成。经典法帖有月仪帖,出师颂、平复帖等
然后是今草中的小草,为章草的快写,通过笔画简省,变曲为直,变转为折,变字字独立为向下一字顺势而形成。经典法帖王羲之十七帖
智永草书千字文,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
再后是大草,是小草书的放纵写法,通过笔画的拉长,笔画之间连带增加,弧线增多,点画长短,大小对比增加等而形成。经典法帖王献系列草书帖,张芝冠军帖,崔子玉草书帖后,唐有怀素自叙帖,黄道周,王铎,张瑞图草书。
狂草,是大草的放纵写,为大草增强版,性情表现更为张扬,各种对比更加强烈夸张。书人合一,书艺神乎其神,经典不可复现。经典法帖,张旭古诗四帖,徐渭草书,祝枝山,傅山草书等。
大草特例,宋黄庭坚大草书,黄庭坚是变草书自然书写变为计算书写的先驱,变大草狂草的放纵随意写法变为可控性写法草书的代表,速度减慢,增加点画位置摆布,设计性。也是为后来人学草开僻了学习途径。只是得形多,失神也多!
草书是一种不同于任何书体的字体,在书法众多的字体中也只有草书能书发出人的思想中的喜怒哀乐,所以他是纯艺术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之美妙,所以草书的[_a***_]多取自世间万物和大自然。传说怀素喜欢蛇行和秋天的云的变化从中悟出用笔之法,然而颜鲁公讲何如屋漏痕,怀素虚心接受下来用以草书之中才有了巨大的成绩。
再者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得笔法,舞剑与笔法相通吗?相通。舞剑的每一势剑尖直指敌方咽喉,如写草书毛笔无论怎样行走筆鋒一直在划的中间方能成书啊。所以张长史的狂草无人能敌这才是真正的四面用笔八面出锋耳。
谢谢邀答,一管之见方家教正。
哪位老师,推荐一下比较好的行草字帖,或草书入门字帖?
行书字帖首选当是《怀仁集王圣教序》这帖是学行书者必学之帖,历代书法有成就者皆对此帖钟爱有加,临习不辍。然后《兰亭集序》;颜真卿的《争座位稿》《祭侄稿》。米芾的《蜀素帖》《苕溪诗帖》。如果行书有一定功底,也可临些赵孟頫的诸如《前后赤壁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小行书。
草书首选当是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智永《真草千字文》。若是对草书特喜爱,有一定功底,可学怀素狂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窃以为,狂草三大家:怀素、黄庭坚、王铎。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李太白忆旧游》;王铎的狂草书帖较多,可酌选几本。
这些书帖是我所临书帖的大部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书家书帖。不过这些字帖也足够临几年的时间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草书作品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草书作品推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