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学习笔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学习笔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草法记不住有什么好的技巧吗?
草书的草法就如我们识字一样,一要靠记,二要靠找规律,三要靠查。
对于草书,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看似随心所欲的草书,其实每个字都是有相对固定的写法的,这就是草法。
但是,同样是一个字,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不同的书法家写的看起来不一样呢(如水字)?其实,这只是书法家所使用的笔法不一样,也就是在同一个地方使用了不同的提按。其实你试着用铅笔画一下字的轮廊,其形状是一样的。
那么,如何学习草法呢?
第一,肯定要记一些常用字和偏旁部首的草法,这正如我们刚上小学时,要先从“上中下,人口手”学起一样。学任何东西,都需要死记硬背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这一点没有捷径可走。
第二,了解草法中一些特点符号所代表的汉字结构,这也就是找规律。换句话说,汉字中几种不同的结构,在草法中也许是一样的,我们要找出来,更进一步的要求是,这些符号稍一变化,又代表了哪些结构。
上面第一条,说的是从汉字找草法,第二条是从草法找汉字,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草书草法不好记,这是所有学习草书的人的共同认识。但草书有规律,掌握了规律,可以省很多事。
我的经验就是利用规律,先把常用字的草法熟练掌握,然后再去记不常用的字。实际上,草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书写的快速,不常用的字可能就没有草法。
我首先接触的是草诀歌,但不好记。后来我又找到了于右任的标准草书,书店里现在应该好买。于右任先生把草书标准化,功劳是有利于草书的推广,罪过就是让草书的灵活多变减少了,草书的灵魂就是多样多变,固化了的标准草书也就失去了草书的灵魂。
但别管怎么说,借着标准草书,我用了大约三年多的时间,将草书基本掌握。会写,会念,掌握了一定的草书规律和许多字的多个写法。现在,能完整的用草书做笔记了。可以吧。
另外,容易忘。那么,我在手机上安装了书法软件,随时都可以查某个字的草法。也是一个办法。
学草书,写草书,痛快!
我曾跟您一样碰到同样的困惑,我是怎么记草书草法的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第一,首先要有一本《草诀歌》或《草韵百诀》,实际上就是前人将王羲之以来的今草进行归纳总结,将相同的偏旁部首和草书符号归纳在一起,通过口诀的形式,便于记忆。这本书不厚,花一个月时间就能全部攻下来!
《草诀歌》或《草韵百诀》的优点和方便之处在于(见附图):
楷书草书一一对照,学习起来没有障碍;
每句话都是五言,读之朗朗上口,口诀记忆很方便;
将近似写法放在一起,告诉怎么分辨细微之处。
第二,还有很多类似的书籍,如《草书字形速通》、《草书字典》等等,可以作为上面这本书的有益补充,都可以学一学,一边临摹一边记忆。
为什么要记住草法?
古人遗留下来的作品很多,就草诀来说,也许有不下数十种,能记得下来吗?所以,个人觉得学习草书完全不必要去记住它!
不管是学习什么书法,都要以临摹为主。为了记住草书的草法,多临摹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可以这样想,如果古人的作品中,草法都不相同,那草书也不会流传至今了,从这个判断上说,草书的草法几乎都是相同的。例如,你学习黄庭坚的草书中的草法,和学习王铎中的草书草法,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它们毫无二致。
与其把时间花在记住它们草法上,还真不如临摹自己喜欢的某位书家的草书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但是,草书的风格会有所不同,正如黄庭坚和王铎,徐渭和于右任,他们的草书风格不太一样,然而,仔细分析,他们所做的草字,在写法上却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喜欢哪个人的草书风格,则要在这个人的草书作品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在草法上琢磨它的方法。
关注我们,书法知识持续放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学习笔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学习笔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