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游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游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之歌歌词?
一、书法谣
手执一支笔,任我涂天下;
点点都是心,滴滴皆为墨;
一砚一镇纸,心在其中游。
二、字体儿歌
篆书爬爬,好像木篱笆;
隶书笨笨,好像浣熊蹦;
楷书霍霍,好像刀剑阔;
行书走走,好像鱼儿游;
草书飘飘,好像红绸袍;
单独写黄庭坚的小行书和手札,如果学到位,在书法道路上可以越走越远吗?
黄庭坚是历史留名的书法家,作品拍卖价格史上最高,但单独专学黄庭坚不是一条很宽的道路。流行书风,走入歧途。心正则笔正,不要想太多的“前途”和利益。
我是一人。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原因更多的是“利”。
起了一个比较夸张有情绪的小标题,是不是很“吸引人”想要学黄庭坚的字。
慢慢听我说说这个《砥柱铭》。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很多人更喜欢叫他黄山谷。
说回《砥柱铭》,黄庭坚墨迹《砥柱铭卷》系纸本行楷,共407字,书魏征《砥柱铭》文字,卷上无年款。卷高32厘米,长824厘米,加上拖尾纸上历代名家题跋,共卷长1500厘米左右。原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
如果历代名家题跋不算,只计算黄庭坚写的407个字。4.368亿元,407个字,一个字价值得100万人民币以上。
上图《砥柱铭》部分,左边大字是黄庭坚所写,右侧小字就是历代名家收藏题跋。
谢邀!
我觉得取法而上,学其精髓为主要目的,作者问到单独黄庭坚的手札能不能再书法上越走越远?我给的答案是:不能!为何不能?因为我们在书法练习与创作中需要的是自己的书法意识思维,而不是单单取法与某书法名家的一种,纵观我国古代历代书法大家如:颜真卿,欧阳询,王羲之,赵孟頫,米芾等等,这其中每一位前辈都是先取法其一而学尽之精髓,到了一定境界后才开始根据自身的需要取法其他优秀的书法手迹,虽然现代的书法名家无法和古代手迹相比,但是想在书法上走的更远,我觉得还是先取法其一,然后学其精髓,等自己随便写出手迹的和原帖几乎无二之时,可以学习其他的古代名文手了迹,不是书法专业生,只是个书法爱好者,个人愚见,不喜勿喷谢谢!😁
作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书法自成一家,独具风格。
他的行书用笔生涩、微颤,横画常一波三折、纵横奇崛,锐利中富有弹性,在结体上强调擒纵,最为突出的结字特点是:长枪大戟,手足长舒。
但是,黄庭坚的行书习气太重,只可观赏,不宜临习。
黄庭坚的艺术成就主要在草书,其草书可以说是草书史上杰出的代表,留下了《诸上座帖》等代表作。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黄庭坚的书法学到位,能走多远?
我们***设你完全学到位,你觉得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即使在现代,也不会是一个太突出的人。现在不缺临帖的高手,缺的是能够化解的人。你把黄庭坚的小楷和手札学习到位,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要走多远,完全取决于你对黄庭经书法的理解,能化掉多少进入你的认识中。化解不了,只是在门槛边上徘徊。
书学中的路很微妙。不是每个写的好的人都能获得成功,成功的人也并非都是依赖于实力。单纯的在写字上下功夫,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而且也不会走得太远。
要想吃书法的这碗饭,就不能只低着头的写。要抬着头出去拉关系,搞活动。如参加笔会,投拜名师,参展办展,结交业内名家,多与媒体记者交往,时不时的送点作品给他们。让有话语权的人帮你说话,他们一句赞扬的话,是你十年的汗水也抵不上的。总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把自己的名声炒出来,才会有人慕名而来,请你赐字,请你题词,请你讲课,请你剪彩,名人聚会,……你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一哥式的角色。到时候黄庭坚是谁?拉倒吧!你或许会这样说:”我的书法,走的是黄庭坚的路线。长枪大戟,豪迈不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游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游的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