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怎么写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怎么写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标准统一规范吗?
首先谢谢邀请我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把草书的来源、演变搞清楚,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草诀百韵歌》一开始说的很清楚:草圣最为难,龙蛇競笔端,毫厘虽欲瓣,体势更须完……草书不是简单的潦草、任意简化、缠绕,随心所欲的乱画乱涂,是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总结,逐步规范来的一个个代表符号,写草书的人必须按照一个个约定俗成的符号去书写,一笔一画,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不要看草书家牵丝萦带,上贯下连,左右开合,参差错落,大大小小……其实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符号、一定的法度去书写的。再就是草书最能表现书家的性情,这就造成了草书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这就是草书的多样性的形成。但是,在这多样性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有草知识、理论基础的人,欣赏草书作品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不按草书法度去写,不按照约定俗成的草书符号去写,胡涂乱画,那不叫草书,那只能叫涂鸦,看看当今一些急功近利之徒的所谓草书,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以上是本人一己之见,还望方家斧正。
章草是规范的,今草就缺乏规范性,学书者都想发挥自己的个性,所以变识度就很难识别,当今受利益的影响,急功近利的人太急躁了,不去审视自我,无心思做下来潜心学习古祖的模帖,心中只有利益,真是可悲……
是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难写的!草书不是笔画的简单缠绕和潦草,而是每个字都有草书符号的。学草书必须要掌握孙过庭《书谱》,张旭的大草,《草字诀》,于佑任《标准草书》等几种草书的写法。在创作应用中,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情和书写习惯不同,会用不同帖上的草字,这是正常的。因此不好统一,这就造成了草书作品不好辩认?要达到草书标准也很难!尽管这样,草书还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律的,因为笔画的减少,很多部首很相似,少一笔多一笔都会是一个不同的字。对于没学过书法和没有熟练掌握草书符号的人,难以辨认是正常的!但对于从篆,隶,楷,行一直写到草书的书家,应该是很容易辩认和创作的!
草书在书法领域,是有严谨的法度的。怀素的狂草天马行空但不失法度。具体的表现被称为草书符号,意思是这个字在草书中就用这个符号表示。草诀百韵歌说的清清楚楚。
小编提供的图片,任意拉伸撇捺,随意弯曲钩弋,看似潇洒,实则做作。而且部分笔画胡乱穿插,违背了草书的法度。实难归入书法范畴。
怀素自述帖
怀素食鱼帖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统一标准吗?可以说有,从最初的《王羲之草书要领》到后面的《草诀百韵歌》以及近代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千字文》等都可以视为草书的标准;也可以说无,盖因草书乃个人性情发挥的最佳字体,其书写不像正体字那样讲究法度严谨,而偏重个人习性的发挥,且个人又因成长环境、教育水平、人生阅历等不同,因此,即使有草诀的基础但每个人的书写还是各异的。
图片:王羲之草书要领图片
草书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其最初为章草是汉隶字体的一种快写字体,此后张芝总结归纳出小草以及唐代发展出狂草,这三者均是属于草书的范畴。
草书字体是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中最能体现个人的性情。但其又不似正体字那样有着严谨的法度,因此在辨识上就造成了困难。
可以说,即使是多年沉浸草书研习的书家,在欣赏一幅草书作品时,其大部分还是需要联系上下文方能予以确定,否则只从单个字进行观看也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肯定的。
草书的标准一般从古代的草书要领、要诀以及近代的标准草书等书籍和各种流传的碑帖等进行学习的。因此,此草字的意思为简洁、快速,而非是糊涂乱画。其书写更是讲究在规则内进行变化。
图片: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草书无标准是从个人的性情角度进行理解的,而非是草书的书写没有标准。
“翻”字的草书怎么写?有什么方法技巧推荐?
“翻”字的草书写法有三种,分别出自毛体草书、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
这三种草书写法差异较大,为什么呢?因为后两种的写法来源于异体字。
所以我们有时在学习和欣赏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点文字学方面的功夫,不然看不出名堂。
这种写法出自毛体草书,比较接近于行书,也是比较好认的。
这种写法出自《唐 · 怀素 · 自叙帖》,这种写法比较怪,实际上是一种异体写法,右边是一个“飞”字繁体草书。
这个异体写法的行书写法如下图《明 · 唐寅 · 落花诗册》:
这一种草书写法出自《唐 · 张旭 · 古诗四首》,变化更大,更难认识,左边是绞丝旁,右边是“翻”的一半。
翻字草书的写法。
翻字左右结构,由于笔画较繁,这个字在草化的过程中省减的较多,特别是左部。右部的“羽”字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字形。主要变化大的在于左部。
翻字左部的草书符号也有多种写法,有的保留着“番”字的原形,有的几乎胜减到了如孙过庭的草书写法 。
要想写好翻字,最好不要一步到位写如孙过庭的草书,不妨先从王羲之这个翻字来入门。
我们看王羲之的“翻”字,还比较好的保留着楷书的字形。只是省减了上撇和下部的田部这样更容易理解有楷至草的变化过程,在功夫娴熟之后,自然容易徘徊。王羲之的翻字,左竖上右下左略斜,上两点,左短右长似短撇。角度与空间处理各有不同。几个横向笔画一笔写就,用笔有方有圆,有刚有柔,有粗有细。左高右低左部轮廓近圆弧势,“羽”部如圆。整体点画线条以圆笔为主。
孙过庭的翻字,在取势上左斜右正。在疏密变化处理上非常巧妙。如下图中1、2、3部位***取了虚的处理。从横向看略可分为三段,点画主要分布与中段。
孙过庭的“翻”字点画造型较丰富特别是点画的粗细变化上非常丰富,可以说没有粗细一律的线条。而王羲之的“翻”字的线条变化幅度略小。
关于"翻"字的几种写法,我不想重复已经回答了的写法。我只想说"翻、飜、繙"这三个字,在汉字简化之前(或更早时期),它们的字义根本不一样,简述如下:
翻:指反转、倒下、越过等。如翻身、翻转、翻越、推翻⋯⋯如杜甫诗《白帝》"白帝城下雨翻盆"等。只能在这些义项上使用。
飜:指飞、腾。如飜飞、飜腾等。王维《辋川闲居》诗"白鸟向山飜";李白《姑熟十咏.其一》"波飜晓霞影"是也。鸟儿在空中飜翔⋯⋯
繙:专指翻译。
汉字简化之后,"翻"代替了"飜和繙"。
"翻"字的草书的几种写法,在字的义项上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随便替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怎么写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怎么写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