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其它字体硬笔草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其它字体硬笔草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行草字帖有什么推荐的吗?
提起司马彦,我只想说:
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毫不避讳,我也曾练过他的字。我初高中那会儿,正是司马彦刚挤掉庞中华,占据市场的时候。
当时教材上的规范字用的就是司马彦的字,他的字帖占据市场也算大势所趋。
况且庞中华的字在中华大地上普及了十来年,也该让大家换换口味了。
我绝不否认庞中华对硬笔书法普及所做的历史性贡献。十年动荡后,庞中华的出现,相当于给啃了很***皮树根的人一碗热粥。
而司马彦的出现,则是给粥里加了点小菜。
着重说下司马彦,他的行书,最大的问题是,气息不连通。
单字拉出来看,也没什么太大问题,但如果整体来看,会发现完全是用字库里的字一个一个拼起来的。
稍微了解一点硬笔书法的发展历史,我们就会知道硬笔书法其实脱胎于毛笔书法,它的根基和理论的基础也是毛笔书法,了解了这一点,想要学好硬笔书法,就要去练习古代的毛笔字帖,尤其是学习行草书,更要去练习古代的字帖。
如果仅仅是为了实用性的书写,练习一下当代书法家的楷书也就可以了,比如田英章、司马彦等人的,如果对硬笔书法的行草书感兴趣,当今人的作品肯定是不能学的,必须要和学习毛笔书法一样,去学习古代人的经典的书法字帖。从这个方面来说,无论学习毛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道理都是一样的。
学习硬笔行草书,我觉得入门的首选还是学习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以这本字帖作为入门,反复练习到熟练以后,再去学习他的《兰亭序》、《十七帖》,然后可以临摹孙过庭的《书谱》、张旭、怀素的狂草书,再去临摹宋元明清历代行草书名家大的作品,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经历过以上的博取的阶段,可以选择一两家喜欢的风格进行专攻,慢慢可以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其实操作起来很难,关键还是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书法的学习就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我从初中开始学书,至今五十又九。根据我学书的体会,我觉得应先练练基本功,从唐楷入手,然后试试《祭侄文稿》。这期间可多看看《十七帖》,《草韵歌》,胸有诗书气自豪,有了一定的功力后,可看看黄若舟老先生的《汉字快写法》,我觉的黄先生的字大气,值得一看。这是我的看法,不知可否适合于你!
实用硬笔书法以行书为基础,并借用部分草书写法,用以满足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所使用的手写体。以钢笔为主,实用硬笔书法,主要是强调实用性,不过多强调艺术性。实用硬笔书法,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行书的特点就是易写,并能写得快捷,规范的行书也易认,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
写好硬笔行书,我认为要做到今古并用。当代的硬笔书法家田英章、庞中华、荆霄鹏等名家的硬笔行书字帖要学,古代的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中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也要认真学。这些帖都是古代行书的经典字帖,学硬笔和毛笔只是书写工具不同及效果存些差别而已,而且行书学古代名帖更有高度、广度和深度,对提高硬笔书写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在写好行书的基础上,再临孙过庭《书谱》和怀素、张旭等古代草书大家的帖子,对硬笔书法家和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书写行草作品就会带来很多帮助,可以说会受益匪浅。
硬笔是相对于柔软的毛笔而言的,如钢笔、中性笔、美工笔、铅笔、粉笔等,硬笔书写的起源几乎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同样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八干多年以前,那时的人类在陶片上刻画记事符号,使用的工具就是石块等坚硬的锐器。
到了近现代,由于硬笔的书写工具快捷,用笔相对容易,逐渐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文字书写方式,那么在电脑时代的今天,硬笔书写还有多少作用呢?应该说即使到今天,硬笔书法仍然有她独特旳魅力,写的好的硬笔字不但有实用价值,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同时手写字体也是一个时代文脉的再现,更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体现一个人文明修养的重要方面。
黄若舟先生的《怎样快写钢笔字》,是一本基于实用技巧来示范行书写法的字帖,是我比较早接触到的硬笔书法字帖,是经典的。
卢中南的《元曲名篇钢笔字帖》,卢中南书法结构严谨,笔画清秀,线条俊美,书写规范,独具特色。
丁谦的《古诗名篇钢笔字帖》,丁谦的书法结构严谨,笔力奇伟,潇洒飘逸,独具风格。
司惠国书写的《硬笔草书入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硬笔草书写法,对提高硬笔书法很有帮助。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标准统一规范吗?
首先谢谢邀请我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把草书的来源、演变搞清楚,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草诀百韵歌》一开始说的很清楚:草圣最为难,龙蛇競笔端,毫厘虽欲瓣,体势更须完……草书不是简单的潦草、任意简化、缠绕,随心所欲的乱画乱涂,是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总结,逐步规范来的一个个代表符号,写草书的人必须按照一个个约定俗成的符号去书写,一笔一画,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不要看草书家牵丝萦带,上贯下连,[_a***_]开合,参差错落,大大小小……其实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符号、一定的法度去书写的。再就是草书最能表现书家的性情,这就造成了草书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这就是草书的多样性的形成。但是,在这多样性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有草知识、理论基础的人,欣赏草书作品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不按草书法度去写,不按照约定俗成的草书符号去写,胡涂乱画,那不叫草书,那只能叫涂鸦,看看当今一些急功近利之徒的所谓草书,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以上是本人一己之见,还望方家斧正。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统一标准吗?可以说有,从最初的《王羲之草书要领》到后面的《草诀百韵歌》以及近代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千字文》等都可以视为草书的标准;也可以说无,盖因草书乃个人性情发挥的最佳字体,其书写不像正体字那样讲究法度严谨,而偏重个人习性的发挥,且个人又因成长环境、教育水平、人生阅历等不同,因此,即使有草诀的基础但每个人的书写还是各异的。
图片:王羲之草书要领图片
草书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其最初为章草是汉隶字体的一种快写字体,此后张芝总结归纳出小草以及唐代发展出狂草,这三者均是属于草书的范畴。
草书字体是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中最能体现个人的性情。但其又不似正体字那样有着严谨的法度,因此在辨识上就造成了困难。
可以说,即使是多年沉浸草书研习的书家,在欣赏一幅草书作品时,其大部分还是需要联系上下文方能予以确定,否则只从单个字进行观看也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肯定的。
草书的标准一般从古代的草书要领、要诀以及近代的标准草书等书籍和各种流传的碑帖等进行学习的。因此,此草字的意思为简洁、快速,而非是糊涂乱画。其书写更是讲究在规则内进行变化。
图片: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草书无标准是从个人的性情角度进行理解的,而非是草书的书写没有标准。
是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难写的!草书不是笔画的简单缠绕和潦草,而是每个字都有草书符号的。学草书必须要掌握孙过庭《书谱》,张旭的大草,《草字诀》,于佑任《标准草书》等几种草书的写法。在创作应用中,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情和书写习惯不同,会用不同帖上的草字,这是正常的。因此不好统一,这就造成了草书作品不好辩认?要达到草书标准也很难!尽管这样,草书还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律的,因为笔画的减少,很多部首很相似,少一笔多一笔都会是一个不同的字。对于没学过书法和没有熟练掌握草书符号的人,难以辨认是正常的!但对于从篆,隶,楷,行一直写到草书的书家,应该是很容易辩认和创作的!
草书在书法领域,是有严谨的法度的。怀素的狂草天马行空但不失法度。具体的表现被称为草书符号,意思是这个字在草书中就用这个符号表示。草诀百韵歌说的清清楚楚。
小编提供的图片,任意拉伸撇捺,随意弯曲钩弋,看似潇洒,实则做作。而且部分笔画胡乱穿插,违背了草书的法度。实难归入书法范畴。
怀素自述帖
怀素食鱼帖
章草是规范的,今草就缺乏规范性,学书者都想发挥自己的个性,所以变识度就很难识别,当今受利益的影响,急功近利的人太急躁了,不去审视自我,无心思做下来潜心学习古祖的模帖,心中只有利益,真是可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其它字体硬笔草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其它字体硬笔草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