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芯楷书字体练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芯楷书字体练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的线条没有力度,怎么练习?
提高书法线条力度根本就是增强其美感。概括来讲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调锋,使行笔过程处于中锋状态,本身也是书法的***,这样墨特吃住纸,墨色会呈现立体感,线条就会有厚度感,从而达到线条力度。书法的线条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线。我认为要想提高书法线条的质量,表现线条生命之美,就要从用笔和用墨上下功夫,二者比较的话,用笔更为重要。从用笔上来说,要提高书法线条的质量,就要达到四个要素:力度、厚度、速度和质感。
一、线条力度
力度就是“笔力”,就是“入木三分”,就是中锋运笔、万毫齐力。行笔过程中要铺毫留得住笔。
笔力,表现书者的功力、技巧和智慧,以及书者内在的精神世界的深度。
怎样做到用笔有力呢?
用笔要“实”,就是让运笔的力量实实在在的通过笔毫注入到点画之中。
清代包世臣说“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只有做到用笔精熟,点画线条自然沉着有力“力透纸背“,字迹才能跃然纸上。 吴昌硕、李叔同的字是笔实墨沉的典范。
二、线条厚度。书法线条的形状变化包括线条的粗细、曲直、浓淡、干湿、长短等,同样单位面积的线条,挤压进去的墨多的就结实,墨少的就松。有的线条人为意识很重,为有我之境,有的线条是无意带出来的,人为的因素较少,是无我之境。怀素的线条更多的是有我之境,控笔能力很强,但是偶尔也会看到手随笔转,心随笔运的线条。无我之境里人为的意识弱化,写出来的字显得古淡。我们平时写字往往只有一种状态,唯恐松懈了,从头写到尾,写得很累。字要像大自然拥有万事万物那样,有钢铁、玉、木头、枣木、藤条等,各不相同,这样才古质而今妍,丰富多彩。
三、行笔速度。关于速度的练习,速度的快慢只是节奏的一个组成部分,会带来线质的改变,不是节奏本身,不能真正触及线条的魅力本身。如何增强线条的感染力,最终体现线条的艺术效果,在今天的书法训练中多被忽略,而在孙过庭《书谱》中却有着清晰的表达。孙过庭将速度和节奏分开论述,同时又对节奏本身与艺术审美的对应关系有明确指向。孙过庭说:“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这里将“凛”“温”“鼓”“和”作为动词来看,正是书写的节奏,我们将分别加以练习。“然后”一词,说明此句之前的论述是其时间、阶段上的前提,即写篆书要先做到婉而通,写隶书要先做到精而密,写草书要先做到流而畅。不同书体行笔韵律和速度各有不同。
大家好,我是景行书苑。一起来交流一下书法线条的练习。
我们经常说书法是线条艺术,线条质量是书法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学习书法就要加强线条训练。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线条质量呢?
当前书法学习,很多培训机构在教学中还是以楷书为主进行教学,但也认识到了线条质量的重要性。有些老师在教学时进行了专门的线条训练,例如画蚊香等。这些很明显比直接临写楷书碑帖更有针对性,对于学习楷书提高线条质量有较大帮助。
我老师的书法工作室则***取了感觉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从篆隶入手,按照书法史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篆隶书学习无疑是最好的线条训练方式,这样既提高了线条质量,又强化了对书法史的了解,还让书法学习更容易得古意,可谓一举多得。
题主谈到书法线条力度问题,其实也是线条质量的一个方面。通过篆隶书学习,线条质量得以提高,力度自然会有所体现。但力度作为线条的一个方面,我觉得在篆隶书学习的基础上,加强金石气训练更有效果。我近来在学习魏碑楷书,临写阳刚风格的碑刻,像《张猛龙碑》,感觉力度还是得到较明显的显现。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希望能与大家交流,欢迎朋友们多多指教!
景行书苑旨在建立一个传承专业学习理念,展示景堂书法日课,分享文化艺术感悟的交流平台。我将始终秉持这一宗旨,努力把更多更好的临帖和创作作品展示给朋友们,坚持每日更新。欢迎关注景行书苑,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分享、转发,谢谢支持!
景行书苑设立“景行书友会”与“景行书学院”两个圈子,欢迎加入一起交流学习书法艺术,欢迎定制收藏景堂书法作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芯楷书字体练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芯楷书字体练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