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尊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尊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是成人,想练行楷钢笔字,易于模仿的,有推荐吗?
联系硬笔书法,首先你要写好楷书,先练田英章先生的田楷,一点一点的在练行书,没有楷书基础行书是练不好的,从基础开始,寻循渐进,行书可以临张继光的,只要努力认真刻苦持之以恒,应该没问题的,祝你成功!加油!
我是成人,想练行楷钢笔字,易于模仿的,有推荐吗?行楷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字体。原因是其风格潇散,书写自由,没有那么严谨的法度要求。对于现代一切都讲究效率的人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
关于易于模仿的字帖推荐,实际上是有很多,但是应该要清楚地认识到一点就是:易于摹仿的行楷字体,它们基本上对楷书字体的书写都是有所要求的。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这两种字体,它们的区分主要是以含楷书笔法居多者称为行楷,草书笔法居多者称为行草。从这个角度来讲,想要写好行楷字体,那么首先就要将楷书字体写好。
图片:吴玉生硬笔行楷
成人练习硬笔字,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能培养这样一个爱好,当做兴趣坚持下去,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行楷是非常实用的一种硬笔字字体,使用频率非常高,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上手,给老师几点建议:
(专栏有行楷教学)
1、别听有些人胡扯,说什么想学行楷必须把楷书学好之类的废话,成年人可以直接上手学习行楷,一点毛病都没有,而且学起来上手比较快。
2、临摹是非常不错的学习方法,但是一定要明白,临摹绝对不是抄,临摹是只是积累,技巧总结的过程。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习就变成了抄字帖,没有任何意义。
3、至于想学习谁的行楷没有硬性的要求,喜欢谁的就学习谁的,别听别人瞎比比,学谁的你都要学习技术,学到了技术你就能写成自己的行楷,这才是练字的另一个目的。
4、学习中切莫为了写而写,一定要学会总结和发现,学会举一反三,终点突破,这样学起来才能更加有效,不是让你把别人的字写出来,而且要根据自己学习的只是,把自己表达出来。
我推荐临习赵孟頫的《洛神赋》,因为一是赵的这件作品是帖而不是碑,字迹清晰,易于临习;二是这件作品是赵行书的代表作,可以代表赵的最高水平。三是这件作品风格流美,圆润,很适合硬笔临习。对于洛神赋,自古以来书界评价非常高,它的每一个字都经得起推敲,几近完美,而且非常耐看。而且此帖深得二王神韵,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韵味,被赵汲取过来,呈现出了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姿态、灵秀圆润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同时,也有着他自己的风格,如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而内敛的运锋,端庄而又俯仰多姿的仪态,字里行间既充溢着浓浓的书卷气,又散发着淡淡的贵族气息。元人虞集在《道园学古录》中评价此帖:“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完美的用笔、结体、章法,使此帖成为行书学习者的必临之作。学习硬笔书法,临习此帖,不仅能提高书艺,更能得到艺术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想认真学这个行楷,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毕竟最近9个月,我没少练行书。
今年1月份,我在网上买了支弯尖笔,从此,几乎天天都写上一两个小时,一直到现在,我练行书的目的,就是:实用、速度、美观、自娱自乐。
我觉得,练字有些时日的爱好者,若是书写过慢,或是临贴才能写好,一定是进入误区了,硬笔书法一定要体现实用,随便写几个字,都能写好。
9个月前,我还是夸张的“江湖体”。附上几年前的字,去年也是这个水平,可作参考。如图:
再附上最近写的字,如图:
就我自己来说,自我感觉比以前进步了不少。
说下练习方法吧:
第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造一个适合写字的环境吧:喜欢的笔、一打书法专用纸、桌椅灯你懂的。。。。。。
要的就是往那一坐,就想写俩字的感觉、氛围。。
第二、坚持,每天都写点,新手要临贴,常欣赏网上高手的字,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很重要的!有点基本功后,自己每天随便写点字。我有时写半个小时,有时一二个小时。
草书作品用楷书落款怎么样?书法落款时,要注意什么?
草书作品用楷书落款绝对不行!
因为草书早于楷书而晚于隶书,而行书又晚于楷书。草书作品落款的最佳书体,应该还是草书。
(上图为张继的章草作品,落款的书体也是用的章草)
书法作品落款是有极大的讲究的,这个讲究来自于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而且还要考虑到书法作品的整体协调。书法作品,有静(正书)必有(草书、行书)动。
隶书作品落款,宣用章草。因为章草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
(上图为张继隶书作品,作品落款为章草)
草书作品落款,还要用草书。我这里所说的草书,包含古草、章草、今草和大草(狂草)。
楷书作品落款,宜用行书、和行草书。
书法并列落款时哪边为尊?
书法并列落款式应该以右边为上首,因为古代书写形式是从右边竖式向左写字,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右为上,比如说过年大门对联,看对联时都要面对对联去看,那么说就是右边对联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所以说在古人书法当中右为上也不离外的说法。
书写并列落款时以右面为尊。因为一幅书法作品是由内容,落款,印章三部分构成的。其中正文居右且字要大,落款居左,字太小而且必须低于正文。落款时右面一般写作品内容的出处,作者,后写写作时间和书写者姓名,为尊重内容作者,表示自谦,要把右边写高一点,所以右面为尊。
《兰亭序》作品中崇山峻领的“领”是不是错别字?领和岭能不能通用?
谢邀!《兰亭序》行书是晋代王羲之先生的颠峰之作,书于公元353年3月3日,当年书圣33岁,正是人生旺季!《兰亭序》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书风雄秀,笔法精道,结构严谨!而今我们所见最好摹本是冯承素的神龙本,其笔法、神韵、墨气、行款都非常精细,也是匠心演绎!
领字,在此处无涂无改,清晰可见!是不是我们的书圣酒喝多了,太高兴了,从而得意忘形,把岭错写成了领呢!显然不是的,要是写错了,我们的书圣是会去修改的,他绝不是错了死不认账的那种人且看,
是吧!书圣就是书圣,知错就改,而且是毫不犹豫的改,在崇山峻处就把山峻写漏了,书圣就想,漏了,就添上吧,咋添呢?写小点,右上角,也是好看的,因兴之所至,这时候绝对不可以推倒重来,要是那样,我们可能就看不到今天的书法艺术之千古绝唱了!《康熙字典》里面有:《正字通》,山之尖领,可通道路者。(嶺)又通作领。可见我们的书圣绝对不是酒喝多了把这个字写错了!异体字:
岭和领不能通用,岭字是个中下的意思,比如:山岭,它就指在山的中下间,而领字则不同,它代表上,比如:衣领,它指的是衣服的最上面的一样子、装饰,领袖,一个国家的唯一的主导者。
“领”字,王羲之在这里用了一个通***字,而没有写成“岭”。这是一种偶然的行为,不是有意为之,却在无意之中造就了非凡。 因为,“峻”字与倚靠在它右上方的“崇山”两个字,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团体、小圈子,在这个小团体里有了3个“山”,而且3个“山”姿态各异。如果在下面相对独立的“领”字中再出现山,就会割裂“峻崇山”的紧密性。 而且,“山”字只有3画组成,可变性相对较少。王羲之如果写成“岭”,无论怎么处理其中的“山”,不管写得跟上面的“山”一样,还是写得不一样,都会不太妥当。
不过,由于王羲之是先写“峻领”,后写“崇山”的,他在写“峻领”的时候,根本还没有想到“崇山”。所以,我们这样解读,只不过是为了打开思路,更好地欣赏《兰亭序》的章法之美。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清醒之后自己也无法***了。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机缘巧合的“神来之笔”,非世俗可以想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尊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尊的草书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