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如何放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如何放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使草书不油滑?
熟能生巧,书贵自然,要想使草书写的不油滑,关键是要勤看帖、勤练习、多思悟,逐步地掌握字的笔划结构、用笔的技巧和字幅的章法,反复地写反复地练,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下够了,字迟早能写的象模象样的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草书作品,通常会给人快节奏,挥洒奔放的感觉。也正因为这种感觉,会让人自然联想到草书创作一定也是快节奏。而这种认识,有一些偏差。
而书写速度过快,过快是指超出控笔能力的书写速度。
从草书的分类来说,大致有章草,今草和大草。
今草,又叫小草,以二王为尊。
章草和今草的应用一般在信札和尺牍,现在也用于单条、横披的创作。
而大草,又叫做狂草。以纵意挥洒的笔墨来表现艺术张力。而狂草创作,也比较容易出现线条质量上的失误。尤其在使转上,破锋、偏锋的现象比较容易出现。也就导致了线条浮滑乏力。
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加强草书练习中的控笔技巧练习,尽量做到线条浑实而有张力。其次,草书创作,更注重节奏的把握,而行笔速度的节奏,也会直接表现在线条的质量上。最后,草书创作,即使是大草,也需要有效控制行笔速度,并不是快就一定好。
自己个人的一些体会,与同好交流。偏失之处,敬请雅正!
草书要想写得不油滑,一是取法要高古,不要学当代人的书风;二是技法运用要合理,线条要有弹性。
现实生活中,那些喜欢滔滔不绝的人,说话经常不经思考,似乎什么都懂,喜欢夸海口,我们称之为油嘴滑舌。
书法中与此类似。书写时不讲法度,信手而书,速度快,墨色浮于纸上,线条飘忽,侧锋较多,这样的书法我们称之为“油滑”,欠沉稳。
首先,取法要高。
现在有些人喜欢走捷径,学评委或当代书法家的字,这样容易在书法大赛中获奖。但这样的直接后果是,手越写越油,展览中风格单一、雷同。
我们一直强调书法要学古人,原因就在于古人的书法已成为经典,就如同传唱了千年的《诗经》,永远是我们吸取营养的源泉。而当代人的书法,就如同流行歌曲,各领***三五年,很快就被淘汰了。
其次,书写速度适当放慢。
草书的油滑的原因只一个字“快”。功力不够,一快就会油滑。曾翔先生说“一慢遮百丑”,极有道理。所以,要克服草书书写的油滑弊端,必须慢下来。
一,纸的选择。不要选择过于光滑的纸质。
二,墨的选择。水份要少。
四,笔法的选择。多用逆锋,少用顺锋。
五,线条的选择。少用直线,多用曲线。曲线不宜平滑,要有波动感。
六,手法的选择。书写过程手法要丰富,切忌单一。
七,时间的选择。要在时间充足时写草书,不要赶时间。不暇草书,说明写草书要慢下来,时间充足才行。
八,心态的选择。要端正心态,享受书写的过程,在书写中玩味线条的变化,而不要急匆匆完成任务。
九,理论的选择。要读书论,尤其是草书书论。没有理论支撑,错误地理解草书,写不好草书。
草书写得油滑,是不懂草书者所写,以为草书就是草草地写出了草书的字形,就算草书了,错!
唐孙过庭《书谱》中说: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是说草书虽然外形是弧形和圆圈的形状,但却是要写出楷书点画的内涵,即把草书的笔画像楷书那样写,不能油滑。如果草书写油滑了,就不是书法,成了书写。
怎样才能像楷书那样写?其实无论是楷书还是篆、隶、行、草书,都存在这个油不油滑的问题,也就是牵涉到是否书法即笔画的质量问题。
具体地说,无论是什么书体,写油滑了都只是书写,而不是书法。只有写得不油滑,即写出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等不油滑效果的毛笔字才是书法。
写草书如何做到不油滑?很简单,按照古法用笔来写就能写得笔画不油滑,无论写什么体都一样。
怎样才能做到古法用笔?也很简单:
五指执笔,指实掌虚,悬肘运腕,中锋用笔,万毫齐力,就能慢慢地练出圆劲的草书笔画,信不信,请看附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如何放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如何放大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