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早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最早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是由楷书到行书,再由行书到草书演变而来的吗?为什么?
如同人类的进化论!书体的衍变 大篆 小篆 隶书 魏碑 楷书 行书 草书 在古代碑帖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每个时期字体字型不断地衍化 比如 柳体的横钩的钩 借鉴的是魏碑钩的写法!欧体的竖弯钩 借鉴的隶书的写法 !行草也一样
中学的历史课本在这个问题上的表述是错误的,所以导致很多人认为书体演变的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是绝对不符合书法发展史的,正确的延边规律应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几乎是和隶书平行的书体。早期草书称之为隶草,实际上实际上夹杂着一些篆草的写法。章草属成熟的草书,由隶书发展而来,成熟于汉代,代表书家崔媛、杜度等。
东汉时期,章草进一步革新,发展成今草,代表书家如张芝。至东晋王羲之博***众长,今草进一步发展,《十七帖》即为今草最经典的代表作。至王献之发展为“一笔书”,也就是狂草的前身。
狂草于唐代成熟。草书在张旭、怀素等人的催动下,进一步发展,在王献之“一笔书”的基础上发展为“狂草”。
以上为草书的发展。
楷书是由汉隶逐渐发展而来的,魏晋时期大为流行。北魏多碑刻,其书体被称为魏碑。三国时期钟繇被誉为“楷书之祖”,钟繇楷书风格古朴,且具有传统文人气,这种写法被两晋文人所传承。楷书至唐代高度成熟,出现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家。
我个人认为草书是从行书而来,而行书是从楷书而来。原因是:楷书就像儿童刚开始站立,行书就是刚会走路,而草书就是跑步了,没有会走路,怎么也跑不了路!而楷书是开始造字的时候写的,一笔一划都要有规定,便于推广,而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抄写上更快捷而有点沾连,草书是为了快速记事,在行书基础上而书写了。
请问草书起于何时?是什么因素促使其产生并推动其发展的?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正如李志敏所说:“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 ”
草书由于字形太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像隶书取代篆文那样,取代隶书而成为主要的字体。
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
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草书起源于汉代,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是为了书写更加快捷、简便而在隶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因为草率的书写方式得名为草书。也可以总结是一定规律将字的点画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借形成的字体。今草的发展,历朝历代都有名家辈出,基本是沿着“二王”一路传承,延续至今日,面貌可谓百花齐放,千姿百态,是非曲直,需待后人评价。
请问草书起于何时?是什么因素促使其产生并推动其发展的?
我是乡村唐老师,也是一位喜欢草书的书法爱好者。很高兴和您一起聊聊关于草书起源和发展的问题。
简单来说,草书始于汉初。因为时代进步,人们对书写趋向于更加快速和便捷的要求,所以说草书的推动发展是中国书法发展到一定时期而产生的适应快速便捷书写的一种书体。
草书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草隶,逐渐发展成章草。到了汉末,大书法家张芝从脱去章草中保留隶书笔画形迹,笔势牵连,偏旁互借,成为今草,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草书。
到了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放纵开张,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飞扬,这就产生了狂草,亦称为大草。
当然,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省简,偏旁部首***借,并非是一意孤行随心所欲的乱涂乱写。初学草书的朋友可以先学好草书符号,对书写才能得心应手。
以上是我的一孔之见,说错之处请大家指正。
下面我发几个近期涂鸦习作,欢迎老师和朋友们指点。
这个问题易混淆。有广义狭义之别。汉初,已形成成熟的隶书。在生活中需应急而就,就几乎同有了汉简,为隶之捷也,广义也称汉简为汉隶之行书。汉简再简代,就有了章草,原始章草己无迹可寻。汉末,张芝将章草标准化,便形成今草(今称“草书”)。
有人说《兰亭序》的第一个字是楷书,但最后没有成为一个楷书作品,而成为了行书作品,这是为什么?
很多行书作品第一个字都是用楷书写,这既符合书法的基本法则,也符合书写者的情绪运动规律。
《兰亭序》是王羲之酒后随性之作,用行书最符合当时的状态
兰亭序是王羲之到会稽任长官,组织地方名流聚会雅集、修禊***时,即兴为当时与会的41位文人雅士所做的诗集写的序言。
当时,王羲之已经酒至微醺,如果用小楷一笔一画的书写就不符合当时的心境,也不会跟得上他的才思喷涌。用行书写,无论是书写的心情,还是书写的速度都同即兴作文的节奏相吻合。
书法作品第一个字一般要写的庄重端正
无论什么样的书法作品,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往往会写的大一点且端庄一些,这即是对书法作品的重视,也符合我们文化里“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理念。
同时,一幅书法作品是凝结了书家情感因素的,而情感的调动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从《兰亭序》的整体结构来看,王羲之的书写速度也是经历了一个起行转合的过程,中后半部分明显要草一些。
结语
《兰亭序》第一个字“永”,虽然用的是楷书形态,但严格说还是行楷范畴。因为其笔画之间的呼应很明显,没有完全按照楷书的笔法来写,应该说属于庄重的行楷书。而王羲之这样的操作同通篇章法毫无违和之感。
行书有行楷和行草区分,兰亭序的前几个字楷意多一些。楷书书写速度慢,一笔一画,很是端正。行书速度比楷书快,有行走之意。兰亭序大部分字都出现明显轻重,牵丝和连带,结构上也不平整,圆转笔画多,这是行书的特点。故是行书作品。
谢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永字八法”是王羲之用了十五年的功夫创造出来的,而《兰亭序》的第一个字正好是“永”字,王羲之不但对“永”字情有独钟,而且书写起来还得心应手,所以就在《兰亭序》开篇第一个字写了个楷书“永”字,而且把“永”字写得颇具神韵。
(上图为王羲之行书“永”字)
第二,根据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来看,楷书早于行书。按照常规,在行书创作中,作品中不但可以出现楷书,而且还可以出现楷意。
(上图左侧上下有两个王羲之楷书“永”字)
第三,王羲之在书《兰亭序》时,属微醉状态,且创作欲望极强,加之书技非凡,一篇文章一气呵成,就是这幅无意之作,却被后世传颂,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这一点,就连王羲之自己也不会知道是此结果。
(上图为 《兰亭序》局部)
自魏晋尹始,书法便有了“北碑南帖”之分,既有政体之格局,更为山水滋调养!北书雄浑满满有庙廊气;南书温婉田田如碧玉色。
览观《淳化》《宣和》六朝书迹,其间诸帖多以楷、行、草相交映。有正有危、有缓有驰、有曲有直、有疏有密、有向有背。。。有如君子行于篁林碧溪边,是为“行狎书”,是为“魏晋风度”也。
《兰亭序》是王羲之手稿,更是应景抒怀之作,岂能为恭楷?魏晋时除了碑志(铭名书)为楷隶外,就只有(章程书)是以小楷体示人的。如《乐毅》《黄庭》,很鲜见文章、叙文、书信是以真楷示人,如《伯远帖》《平复帖》等。
司马迁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者不可胜计,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王羲之无愧为倜傥风流人物,其书《兰亭》如是。如《兰亭》以真楷所书,后世之人恐不知有《兰亭》,书史惟只改写了。
[临池管窥]谢谢浏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早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早的草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