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簪花小篆字体下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簪花小篆字体下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征明的小楷和簪花小楷有什么区别?
文徵明(1470——1559年),名壁,以字行,更字徽仲,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吴县人)。嘉靖二年授翰林院待诏,人称“文待诏”。早年参加生员岁考时,因字不漂亮,被列为三等而不能参加乡试,遂发愤临习,终成大名。他的书法“始亦规模宋元之撰。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明文嘉《先君行略》)。小楷宗右军,草书师怀素,行书仿苏、黄、米和集王书《圣教序》,隶书法钟繇,篆书取李阳冰。他的书法,尤以行书、小楷见称。明谢在杭说:
古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国朝文徽仲先生极意结构,疏宻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五杂俎》)。
虽不无溢之辞,但的确道出了文徵明小楷的特点和成就。与赵孟頫小楷相比,美而劲健,爽爽有一股清气,意蕴上胜赵一筹。
文徽明的行书有《圣教序》的秀逸,李北海的俊健,用笔爽劲,结体宽展,为人所称道。他在世时,书法已名动海内外。因年高望重,门生极多,对后世影响也极大。其子文嘉、文彭均学其书。文彭书法逼似父亲,更篆刻传名后世,被篆刻家奉为开山鼻祖。
文征明说:"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大小、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
他认为学习书法要注重法度,所以他的书法很精细,处处有法可依,作书谨慎。8o岁后写的小楷仍一丝不苟。
文征明小楷劲挺爽利,紧密峻峭而灵动,有清雅的竹韵。为什么他要发愤学书法呢?据说是早年参加生员岁考,字迹差不能参加乡试。才发愤学习书法的。其行书学智永、王羲之、赵孟頫。小楷宗"二王″。文征明小楷是刚劲灵动书风。
簪花小楷是王羲之启蒙老师卫夫人创造的一种较柔美的小楷字体,温雅小巧,飘飘欲仙。钟繇称之为:"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簪花小楷是柔美温婉书风。
清代有一才女叫曹墨琴,她也擅长写簪花小楷。
(清代曹墨琴簪花小楷)
文征明小楷欣赏
(文征明秋声赋)
(文征明小楷道德经)
(文征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文征明的小楷与簪花小楷有什么不同?
一、两者的起源不同:
1、簪花小楷的起源: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文徵明的小楷师承晋唐各家,主要学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不仅精细工整、法度严谨纯熟,且笔锋劲秀、风格俊雅。至八十岁后的小楷尤见功力
2、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文徵明三大小楷代表作《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两者的写法不同:
1、簪花小楷的写法: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
2、文征明小楷的写法: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精密;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飞扬。
三、两者的特点不同:
1、簪花小楷的特点:质朴,天真,自然,平淡的气息,小楷作品厚重而不轻佻,强烈而不腻滞,朴素而不浓艳,深沉而不恣狂,含蓄而不恢奇,它不事雕凿,不装巧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簪花小篆字体下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簪花小篆字体下载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