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转化行楷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转化行楷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写字很难看,本来想买正楷字帖,结果买了行楷,可以直接跳过正楷练行楷吗?
当然可以跳过正楷练行楷。你说写字很难看,证明你写字功底并不怎么样,你学书法只是想提高一点写字能力,并没有当书法家的远大理想,所以选行楷最实用。
(吴玉生行楷)
楷书笔划结构都比较工整规距,初学者写字习惯上一般比较随意,因此学习好楷书也并不容易,加上实用性并不高,练练行楷会容易一点。
当代书法理论家都是推崇学书法先练楷书,夲人并不赞同。其实夲人认为先学楷书反而有许多不足:
一,学楷书规范了你字的结构及笔画的写法,柳体颜体欧体各不相同但皆有规范,枯燥的楷书会影响初学者对学书法的兴趣。而行楷变化较多相对来说更随意一点,更适合初学者提增学书法的兴趣?
二,楷书因为比较规矩,练久了会影响你以后写行楷、行草或草书的运笔流畅性,你看欧楷出名的田英章写行书就有这个问题,或转笔不自然或游丝过多而出乱感,一看就是学楷书太久造成的后遗症。田英章一代宗师都有这个问题,更何况初学者?
(文征明书法)
三,鄙人一直写行书,想写草书总觉得草不起来,运笔意念通不起来,感觉处处受压制,本人如此相必学楷书者再写行书草书会更难。古人如文征明的行书转笔处就有楷书的影子,不流畅!
因此我觉得初学者不要刻意先学什么字体,临谁的书法。一切看自己的喜欢度,喜欢柳公权颜真卿就先学楷书,喜欢王羲之或米芾的就学行书草书,关键要你自己喜欢,你喜欢了才会练下去,才会越写越开心。就像处对像要自己喜欢才行,你说对吧?
这个是完全可以的,很多人都是楷书是行书的铺垫,所以先学楷后连行书,但这么多年的练书经验我觉得,练楷书的确是对行书有帮助,但不是绝对的,很多人练了许多年的楷书,已经习惯那种慢条斯理的书写习惯,后来突然练起行书,发现老是跳不出楷书这个圈子,练起来楷味太重,字体死板,好长一段时间无法转过来,即使是临帖也是如此。而我一个老师行书写得非常的厉害👍,临帖非常的逼真贴近,但是叫他写起楷书来只能用“呵呵”来形容,说要不要说先练楷书在练行书,先从行书开始也未尝不可!
首先,恭喜你!阴差阳错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是好多人反复推敲后都没有做出的决定。
想把字写好看,那就严格按照实用硬笔的方法和方向去练习和提高,不走弯路就是最好的捷径。很多人都说学习写字必须从楷书开始,这种诟病耽误了很多人,很多人深受其害。谁告诉你不写楷书就写不好字的,不擅长楷书就写不好字的。楷书浅学时药,楷书深究是毒。钟情也就罢了,想要实用,靠边站。
想要学好实用硬笔,对规范写字要有基本认识,规范字不是说所谓的正楷,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的正楷,其实同仿宋和宋体打印版差不多。然后直接上手行楷,学习过程借鉴楷书技法和结字技巧,等行楷成熟,自然向行书过度,不用刻意,水到渠成。然后在向我一些行草的简单写法,你的一手漂亮的实用硬笔字就形成了。
学书法都是从不懂到懂,从不入门到入门的一个过程,我认为,不论年龄大小想学书法都没有问题,也不论是先学哪一种字体。有人认为必须先学正楷后再字行书,同样有人的观点同我的一样。其实学书法关键的是人,是不是有大决心,恒心.和坚心,最怕一暴十寒。还有要些悟性,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有很大差别。条条道路通北京,只要有开始起步,路在脚下,总比空想强得多。
练什么字体都可以,但是,切记,决不能直接照着字帖写。正规的系统的训练套路是,必须先练好指法、笔法、笔画,然后再临帖。
临帖也是有程序的。例如: 摹帖~临帖~校对,读帖贯穿始终。
其实,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方法是,如图:
全程下来,也就一两个月。不但所有书法常规技法全都掌握了,而且能写得非常好。否则,三年五载也走不上正道。
不想过多解释,信则灵……
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私聊。谢谢!
打好了楷书基础,可以直接学行楷或行书吗?
一般认为,学习书法,先学楷书,再学行书。不过,对此我有一些疑议。
一、难道不能同时学习楷书和行书吗?
行书和楷书的笔法和结体,并无太大的区别,无非行书笔画更简省,笔画变短变圆,书写更便捷、更快速,所以同时练习不存在问题。
书法大家潘伯鹰先生就主张,在练习楷书的同时,可以练习行书或草书,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笔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好楷书就一定能学习行书吗?
学过《九成宫》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在练习欧楷后再学行书,真正是痛不欲生。
欧体、颜体、柳体这类字,法度严谨,由这类楷书向行书过渡,若没有名师指点,靠自己琢磨,其实是很难的。
这时候,可以通过练习褚遂良、赵孟頫的楷书来过渡。褚遂良的字笔意灵动、跳跃,有些字已经接近行书。而赵字则简化了笔法,也是一种由楷向行转化的选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学习不能机械,如果楷书的基础完全打好再学行草,恐怕很多人已经被楷书写死手了!
个人感觉现在的很多人写行书很规矩,很严谨,看上去感觉挺好,可是就是缺少一些味道,什么味道?就是逸纵之趣!所谓楷书要像行书写,楷书都需要动感,而行书像楷书写,并非是像楷书的规矩,严谨,而是凝重!这种写字风格就是呗楷书禁锢了手脚,难以放开了!
学书之初学楷书是基础,学习楷书有了一些根基了,就要学行草,就是避免被楷书禁锢了手脚,不要小看这种禁锢,它可能是你一辈子的梦魇!
这个没有一个特定的界限,什么叫打好了楷书的基础,楷书的基础什么时候才算是打好呢?写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有了好的楷书基础呢?所以说这种表述是有问题,未必非要把楷书写的非常好才去学习行书或者行楷书。
但是一定要掌握了书法的一些基本的笔法才可以去学习行书。这种笔法的掌握可以通过学习正书来掌握,这其中包括楷书、隶书和篆书。所以说,很多的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学习书法并没有绝对化的套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的情况来看待。
通常来说,我个人是推荐以楷书入门学习书法的,学习行书也未必非要非常好的楷书的基础,只要是掌握了楷书的基本的用笔,了解了一些书法的基本的笔法,都可以过渡到行书的学习中去。
但是,学习了行书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楷书,学习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种自我的修养,学习行书的同时,也可以继续练习楷书,二者反而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利于书法水平的提高。
反观那些楷书写的非常好的人,行书未必就写的好,因为把某一样东西学习的太深了,很难走出来了,走不出楷书对自己的影响,所以一生只看到了一种可能,没有领略的其它书体的风***,而且这样的学习容易让自己的字变得庸俗,因为缺少其它书体笔法的支撑,越写越俗,越写越倒退。
学习书法的方法灵活起来,路子也会越来越宽阔,不要固执的认为只有怎样,才能怎样,灵活变通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可以,而且大多数的书法学习者走得都是这条路。当然,终生专攻楷书的也有,或者不经过楷书系统练直接从行楷走起的也有,毕竟是少数。
楷书因其笔画结构相对的独立性,以及与其他书体之间较为紧密的技法通融性,通常被视为书法练习的入门书体,这是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的。楷书究竟是不是其他书体基础的问题,在此不作议论,至少,楷书基础好,对学好行楷乃至行草有促进作用。无论何种书法体式,其艺术内在均有共同的部分,具有相互通融之处。
书法由楷入行是多数书友书学的必经阶段,楷书基础好对入行入草有益,但并不是说楷书写得好行书就一定好,或者行书水平与楷书水平成正比之类的。书贵以专,对哪种书体学得深练得多,哪一种书体则为更加精熟,这是规律。一般而言,楷书更多的是实用性工具性,也是最可学最易上手的,因此,行草大家一般楷书不会太差,但未必一定需要是楷书大家。
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学习书法一般都是以楷书作为基础,打好了楷书的基础,当然可以直接学习行书了,甚至你还可以直接学习草书。
总是有人在问,为什么非要先学楷书?为什么不能上手直接就学行书?十万个为什么就出来了。
那么到底为什么非要用楷书打基础呢?
因为曾经一个网友说得很好,唐以后,楷书就是我们最常用、最通行的一种字体,童蒙学习都是以楷书为基础。以楷书为基础,我想大概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易识、易认
在古代学习书法的目的跟现代不同,现代人把书法当成兴趣爱好,作为艺术。而古代书法就是日常的写字、笔记、书信,日常的文字交流必须靠毛笔来书写。而唐代以后,特别是宋代开始印刷术的流行,大家看到的书绝大部分都是楷书书写的,因此从楷书入手学习书法,学习写字是最有实际意义的。
二,楷书立规矩
“楷”就是楷模的意思,楷书里面含有着书法的规矩,有笔法的规矩,也有结字的规矩。楷书相对于行书和草书是相对比较静态的字体,写的时候速度是比较匀称的,比较慢的。不像写行书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速度很快。
初学书法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就是拿着毛笔不知该如何下手,写起来也是颤颤悠悠地,很难写好字。就算是硬笔写得很好的人,你让他没练过毛笔来写字,一样写得线条粗细不匀,很难看。因为毛笔的笔尖是软的,很难控笔。
所以,初学书法学习楷书利于我们练习控笔。君不见,有些人教你控笔,还专门画圈圈、画曲线、画直线等等,我是认为,与其只在那画线,为何不直接练练楷书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转化行楷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转化行楷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