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命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生命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大行书”是名次排列?还是时间顺序排列?
最客观的说法其实是按照作者以及作品的艺术高低排的,第一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是行书的集大成者,后世帖派书法家学习行书者,莫不从二王入手,兰亭序奠定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第二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书法学习二王,但是有所创新,他的行书比王羲之更厚重,磅礴,很有大唐气象!第三苏轼《黄州寒食帖》,苏轼我们都很熟悉,他的文学、绘画、书法都是一绝!诗词、文章、书法墨迹大量流传后世!这三大行书都是作者当时情感的流露,兰亭序对人生时光的感伤、祭侄文稿中颜真卿的悲愤痛心、黄州寒食帖中苏轼对黄州凄惨生活的悲哀与乐观…书以言志、言情、更是言心…
怎么说呢?三大行书:第一,王義之的《兰亭集序》;第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至于他们的顺序,也是按名次排列,也是按时间排列。时间排列次之。逸少是晋朝人,比颜鲁公早了一个朝代,又比东坡早了两个朝代。大多数人认为,几乎是公认的,《兰亭集序》第一行书是无可争议的,然后就是《祭侄文稿》,最后是《寒食诗》,基本没什么争议。
天下三大行书的排列,第一第二第三…并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而是按其艺术成就、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力,以及综合在艺术发展史上地位的一种评价。
只是三大行书恰好顺应了时间先后的排序而已。王羲之在晋代,颜真卿在唐,苏轼在宋。
天下第四行书是谁的作品呢?是王询《伯远帖》,王询是晋代人,但是没因为朝代比颜、苏早,而排在他们前面。天下第五行书是杨凝式《韭花帖》,杨疑式生于唐末五代,却也没因此排在苏轼《寒食帖》之前。因此三大行书主要是按其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影响力和艺术地位而言的。
那其在书法艺术史上的影响力和地位如何综合去评价呢?我们可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兰亭序》是王羲之生平杰作,自南朝以来,被后人被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三百二十四字,每一个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躯,且赋予各字的秉性、精神、风仪、体态,而且丰富了笔法及章法,那是前无古人的创新!后来学习王羲之的出了很多伟大书法家,如智永、褚遂良、孙过庭…等等,就连第颜真卿也曾学过王羲之。后来…所有的徒子徒孙有所成就也遍地开花结果。柳公权又是学颜真卿的,而苏轼的书法又是从颜真卿出来的。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豪,他不仅引领着当时的文风,还引领着整个宋朝书法走向尚意的书风,黄庭坚、米芾等也向他取经学习。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可见,“三大行书”以其成就和影响力的排序也的的确确名符其实!
“天下三大行书”,即是按名次排的,又恰好也是从时间顺序排列的,所以人们容易混淆。但从书法水平角度来定论,应该以艺术成就和影响力来排名,才是正确的。历经千百年来,书法界一致公认了三大行书的排名。
天下三大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大家的《兰亭集序》。
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709-785),中唐书法大家的《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1037-1101),北宋书法大家的《寒食帖》又叫《黄州寒食诗帖》。
在书法界又有《兰亭集序》章法天下第一;《祭侄文稿》章法天下第二;《寒食帖》章法天下第三之说。可见在书法鉴赏时,其中章法的重要性。
章法。是指在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明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
三大行书是指《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
纵观1800多年中国行书发展历史,建立了不朽地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行书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誉之为“天下三大行书”。
三大行书是按作品的笔法、章法造诣,所书内容和社会影响排名次,为历史书法大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公认并推为书法行书之圭臬。
如何写好画字行书?
如何写好【画】字,别小看一个字所包括的书法技法与文化内涵。不同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可能会带来不同的艺术美的“画”字,我们看那些古今经典书法家写的“画”字可以说字字不同又字字精彩。
写好一个字可能会融汇一位书法家数十年甚至一生的修为。因为那些经典的字都会书法家一生修为的结晶。这里面既有书法家对经典技法系统的临摹学习和传承 也有书法家自身对艺术和生命宇宙的思考领悟所得来的美的理念的表达。
从这个意义来说,写好一个字有技法问题也有文化素养问题。只有技法写不出神韵,只有文化虽然能够可观但始终又缺少书法的经典之法度传承所以二者皆不可偏废。
写好“画”字,我们看这些经典范字,有均衡美,有变化美,也有空间的虚实对比美,更丰富的是点画线条的形质美和态势美。
从这些范字可以看出,不同素养的书法家,所表现出的气韵和神***是不同,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想见,不同的欣赏者可能对美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但有一个关键问题人们都不能忽略,没在真善,没在和谐美在有韵,我们的书法能够有善有和谐有气韵自然能够写好一个字。写好这个“画”字。
关于题主提出的“如何写好画字行书”这个问题,我来作答如下:
看到题主提出的如何写好行书“画”字,我就想起了我曾写过的“江山如画”四个字,不过,我写的“江山如画”用的是隶书而不是行书。
为了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从《书法大字典》和相关资料中搜集到了行书“画”字的不同风格的写法,现展示给题主和各位网友,不知道大家喜欢不?
上图为行书画字的多种风格的写法。有王羲之写的,有欧阳询写的,有王铎等书家写的。供参考吧!
上图中的行书画字,都是出自古今书法大家之手笔。亦供题主参考。
上图中的八个行书“画”,书写风格也是不同的。其中郑板桥写的“画”字,更是滑稽,其他书家写的也很有情趣。特别是颜真卿写的画字,更是老道,高雅,有韵味!
关于如何写好“画”字行书,要注意三点:一是掌握常规简体画字行书书写。二是书法上多用繁体,因此把繁体的行书写法掌握当作重点;三是注意与写法比较相似的“书”、“昼”、“尽”等字的区别。
这个字在明代就出现了与现行简化字相同的写法,如下图《明 · 唐寅 · 自书词》,这个字处理得很有技巧,将行书中很难写的下半包围,简化成两点和一横,这是处理技巧,就是我们学书法要掌握的重点。
再看《明 · 陈道复 · 致研山老弟》中的写法,***用了相同的处理技巧,这样写起来就容易多了,如下图:
先弄明白造字来源:繁体的“画”是会意兼指事,金文中上面是“聿”( 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因此本义:划分,划分界线。所以《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简化字已经看不出这层含义了。
1、明 · 董其昌 · 自题临古
对于米老怪米芾,我们确实不得不佩服,光一个“画”字就写出了多种变化,且一个与一个妖娆,不信你看:
作为“宋四家”的“带头大哥”,苏轼苏东坡的“画”字同样写的变化丰富:
与赵孟頫同时代的鲜于枢,一个“画”字写出了他何以能与赵孟頫并成一时瑜亮:
明末清初的王铎是狂放的,一度连怀素、张旭也不放在眼中,但他的“画”字,相比鲜于枢,似乎少了秋风烈马的韵味,反而多了“画字”“描字”的感觉:
徐渭的一生是个悲剧,但他又是一位天才,他的“画”字之奔放,无论如何不会与自砸睾丸的疯子联系在一起:
最后,以书圣王羲之的草书来收尾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命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命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