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推荐草书字体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推荐草书字体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爱好者具备哪些书法基本功就可以写好草书呢?
关于草书的基本功,核心的要点是:
一、识草。
草书不同于隶,楷,行书的一笔一画写就,偏旁部首,甚至整个字都被极力简化,变为各种不同的符号,且这些符号,可以互相借代;有些不同的字,写法非常相近,区别仅仅在一个转折或一个不显眼的笔画的方向,角度的差异。
草书看起来龙飞凤舞,连绵纠缠,但每一个字,都有草书规范的的各种不同写法,信手涂抹,凭空臆造,就不合千年以来约定俗成的共同的法度,造成难以辩识,成了鬼画符。
孙过庭《书谱》局部
正因为如此,识草,就是要比其它书体更多一门的大课题。业界的共识,熟读,熟识,熟记《草诀白韵歌》是学成草书的必要前提;在草书的章草、小草、大草三大系统中,对章草以及今草中小草经典法帖,如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智永《草书千字文》,必学必通,并能融会贯通。宋人从帖《淳化阁帖》,收录大量晋唐以来名家草书,都是参考学习的范本。次后,就可以涉猎大草。总之,识草字,熟草法,是学习草书的不二法门。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写好草书的基本功是运腕。学会运腕了就能写好草书,不信可试试。
为什么草书难写?因为运腕难学。所以运腕练好了,草书就能写好了,起码不至于鬼画符。
为什么写好草书要练运腕?一、运腕才能写出中锋圆润的锥画沙笔画。二、运腕才能写出连续圆转的合笔法、出笔锋的草体。三、运腕才能写出草书尤其是狂草笔势的擒纵开合大变化,即一笔书、大圆圈、长笔画综合章法。
我们教学生练楷书时就不允许转指捻笔,一定要放手运腕,强调古人所说指死腕活,腕灵笔实。所以学员学楷书结业后自己就可以开始练行书和草书,因为学会运腕方法了,这就是书艺特训法的优势:
写好草书的书法基本功
书法爱好者或书法家在进行草书创作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是快速,想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对于基本的技法就要熟练掌握,我们都知道“用笔、结体、章法”是书法的三大要素,虽然草书是简化连笔,但是依然要遵守“用笔、结体、章法”,其中“用笔”也叫笔法,这是技巧范畴,
所以,要写好草书的首要基本功是要有相当深厚的笔***力,比如,“草圣”怀素的草书作品的笔画起笔往往是抢锋入纸,而很少用尖锋入笔,也就是说使用的圆笔要相对较多,而方笔较少,通常圆笔与疾书快写是存在矛盾的,如果既要实现抢锋又要实现圆笔,就需要很深厚的笔***力,
其次从结体方面来看,书法家在书写草书时往往为了追求简捷而进行笔画的省略或者代替,于是就会出现偏旁部首使用各种符号来代替的现象,甚至有时一个符号可以代替很多种偏旁部首,所以为了可以辨别出草书字体,那么就要有行书、楷书的基础,毕竟行楷的笔画偏旁部首比较全面完整,更何况草书书写还要进行缩减、连接等一系列书写技巧,
如果书法家的书法造诣不够高深,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就无法完成一件好的作品,孙过庭也曾经说过:“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意思是想要使书法家的思想情感蕴含在简单的草书笔画当中,并且使其具有形式美,这也需要书法家具备高深的技法才能完美地实现。
最后从章法方面来看,一件作品的笔法、字法以及墨法决定了其章法的表现,尤其是草书,更需要行气贯通,从而使整个作品节奏感加强,整体气势畅通,这就要求作品字与字以及行与行之间相互顾盼迎让,意趣横生,情感抒发酣畅淋漓,想要表达这样的境界,只能心领神会,因此在章法方面的技巧,需要书者不断地去领悟与实践、深刻地进行品味,逐渐地去积累经验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布局。
写好草书,不是简简单单的基本功就可以做到的。
我先以为你问的是学习草书需要什么基本功,仔细一看,原来问的是写好。
书法学习一般的学习步骤都是从楷书、行书、草书这样的次序进行的。但也有人认为不一定要从楷书开始。篆书、隶书同样可以做为入门书体。话是没错,但从全面性来讲,楷书的笔法最全面。书法中所有的笔法在楷书中都要应用到,而篆书的笔法单一,加上应用范围小,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不能全面的训练笔法。隶书的笔法虽然比篆书丰富很多,但仍然没有楷书的丰富。你要写好草书,笔法的这一关必须要通过。
书体之间并不存在相互间的基础关系。但如果你从初学开始的时候,只能从书写规范的书体入手。先把规矩学会,手脚练习挥运稳健,笔法运用熟练,由慢到快,由快到稳,一步一步的学习。
如果对笔法一窍不通就去练习草书,挫锋,衄锋,折、转、钩盘纡回,纵横牵制,什么都不知道,书写出来的就是一堆左缠右绕的乱面条。
所以,你要写好草书,首先要解决的是执笔,悬肘、悬臂是最起码的要求。然后是笔法的应用,要能很好的控制用笔的分寸。还有对草书结字的认识。这些都是硬功,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软性的功夫,就是对一件作品的完整构思。这个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模仿。完全要靠自己平时的学习积累和个人的审美观及过硬的书写功夫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写好草书。
很多初学者以为是先有楷书,再有草书的,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是先有草书,再有楷书。
学习草书所要具备的基本功,就是在你学习草书之前呢,要先学会一种正书书,比如说篆书,或者说隶书,楷书。由正书入草书。篆,隶,楷都可以入草。
学习草书呢,要注意它的笔画。能省则省。还有他的笔法以使转为主,所以我们学习草书就要注意这几点。
没有正书功底,直接入草书了,你就写的线条会过于滑,没有笔法。
我们家的了解一下草书的历史。草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那时候的草书叫做章草,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了小草,和大草。再到后来的大草。
学习章草必须要有隶书的功底,因为他有隶书的笔法。章草的代表作有《急就章》,章草明显有隶书的影子。
再后来有了小草,以王羲之的草书《十七帖》为代表。几乎脱离了隶书的笔法。
大草以张旭和怀素为代表。有怀素《自叙帖》,更加的狂放!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的草书教学视频。
***s://m.toutiaoimg.cn/group/6808144002416640527/?***=news_article×tamp=1589175815&group_id=6808144002416640527
草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书写时有何技巧?
草书的主要特点就是“草”!这个草字不是潦草、草率,是指的草书书写时的笔墨若不经意、疾如闪电的狂放惊奇效果,而这种奇特意象又不是用毛笔胡乱忽拉出来的,所以创立草书的草圣张芝说:”匆匆,不暇草书!”就是说急吼吼写不了草书。
这是一个矛盾,既要写出自然界的惊天地、泣鬼神精彩景象,又要从容徘徊、指点江山,下笔千里阵云,谁能达到?
因此张芝草书以后,王羲之甘拜下风,王献之只是略胜其父,……直到大唐张旭、怀素奇绝独出,才颓然天放、纵横千万,把狂草推上了书法的高峰,成为唐代文化三绝之一,成为中华文艺精绝之首。
那么狂草书写有什么技巧?这个问题使汉末的草书追求者几乎疯了,即使疯颠也无济于事,因为学草如丈二金刚,也摸不着头脑。
唐人怀素以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闻名天下,他最终公开了书写狂草的诀窍是: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运腕,就是笔法,就是草法。不会运腕,无缘狂草。不会运腕,也无缘书法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推荐草书字体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推荐草书字体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