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硬笔大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硬笔大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钢笔写一万字的草书,你觉得会比用毛笔写的快吗?
我也没有试过,当然试过更权威,能说服力。
但是我觉得应该是钢笔字快速,因为现在钢笔字就是轻便快速而代替毛笔字。
但是耐看,美观,有内涵,丰富,表现力强的却是毛笔字。钢笔实用,毛笔是欣赏性质,传统民族文化。毛笔字是一种独特爱好,可陶冶情操……
谢谢***。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用钢笔写一万字的草书,我觉得会比毛笔快。
理由有这么三点:
(1)钢笔笔划细而固定不变,字就可以写小一点,小一点,活动范围就小,用的时间就少。
(2)写钢笔字没有枕腕悬腕一说,手笔贴一纸上,省力活动自如,省力,不易疲劳。(3)写一万字?钢笔不用蘸水,而毛笔写一万字,不知要蘸多少次墨,调多少次锋,浪费多少时间?
综上所述,用钢笔写一万字的草书,要比用毛笔快很多——省时间,省力气。
谢邀请:
钢笔之硬与毛笔之软的对比,相对而言:钢笔不蘸水,书写流利,线条匀称单调。
毛笔软笔,有弹性,便于提按,笔画能粗能细,具有艺术性,便于欣赏。
具体钢笔,毛笔书写快慢问题:钢笔的横式,一般落笔,收笔较重,行笔较轻,转折转折较重,过渡牵丝较轻。毛笔虽然蘸墨,但弹力强,竖式,书写起来连带性强,行云流水,一泻千里。
至于钢笔、毛笔准书写的快与慢?也许毛笔是略性一筹,或不相上下。
用硬笔能写好大草吗?如果有,又该怎样欣赏呢?
用硬笔应该能写好大草。除了对大草字帖的临习方面需注意的地方,还要在硬笔书写工具方面有所变通。可在纸张下面垫上一块硬笔书法垫,这样,在不影响书写流利情况下,通过运笔时的轻重缓急,来表现出线条的粗细浓淡。欣赏硬笔大草,除了着重结构,笔画的相连圆转,点画相连,字形狂放外,还要在整幅作品的章法上多做功课。由此,提升自己对大草的书写和欣赏水平!
可以的。
现代有不少的书法家都曾经尝试有硬笔书写大草书法,效果非常不错。不过实用性不大,欣赏一下还是非常值得的。大草书法毕竟越来越少再去研究,多是喜欢大草的书法家才涉猎。实际上无论是什么书体或字体,万变不离其宗其中有许多技法是共同的,完全可以潜移默化,融会贯通。
书法的书写水平虽然工具不可否认能够起到不小的帮助,但关键还是那个人,书写者的艺术造诣或水平如何。如果不懂书法,怎么去写也不可能写出书法艺术性。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即是工具一般也仍然能够写出不俗的作品。古代也有流传下来的用旧笔或残墨书写的作品。仍然能够划归经典之中。当然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好的笔或工具是应当的。
说到草书,现代实用意义不大,但艺术欣赏方面是最具有抒情性的一个书法字体,硬笔工具去表现或许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汲取传统草书优点之下,借助硬笔工具的优点,完全可以写出非常精彩的硬笔草书作品,是毫无疑义的。
我不清楚提问者所谓的大草是不是就是狂草?姑且就把它算作草书吧。
至于能不能用硬笔写好草书,这要看书写者的书法水平如何了。
个人觉得用硬笔是写不出原汁原味的草书的!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的神韵就在于线条粗细的变化,启程转折,与勾挑连带,书写者以手腕之力,倾注于柔软的笔锋上,使其在纸面上轻重缓急的跳跃,书写出线条优美,奔放洒脱的汉字。这种美,符合于东方美学,符合于中国人一贯的的审美观点。书法,是融合了审美与实用两种功能的艺术创造,笔与纸,砚与墨相互之间几近完美的组合,使之互为依存,缺一不可。
硬笔书法只能作为书法的一个分支,区别于传统书法。钢笔也好,硬笔也好,他是一个近代的产物,直到今天不过百十年左右,与存在于世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书法相比,硬笔书法所表现的书法内涵实在是有限,历史上那些名碑宝帖用硬笔是无法临摹出来的。
但话又说回来 ,硬笔书法也并不是没有任何艺术成就,只限于功能,没办法与毛笔相比罢了。
本人认为硬笔写大草可以写好,但很少见到写的好的。主要原因是硬笔写中国书法历史太短,缺泛时间的磨练,而毛笔书法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再说毛笔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世界的文化瑰宝,这是硬笔不能取代的。其次是硬笔书法缺少毛笔书法的气韵。毛笔有弹性,有立体感,而硬笔却无。当然,硬笔书法也有长处,连带和布局比较好处理。
本人不才,特喜欢狂草,经常用钢笔习练,尽管自知离大草相差甚远,但也有孤芳自赏的时候,于是经常拿出来晒晒,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下面是我刚刚写的苏轼的词《定风波》现丒啦。
硬笔书法写大草,在年青时代我看过,狂草如飞象神龙,落山树上象古藤。它和毛笔写 ̄样,行云如水看风流。从小羡慕人字好,老了无事学狂草。中国文字象画美,学好文字死无悔。
如何把握硬笔草书的笔法、结体和章法?
谢邀答题:
先给你发的作品从左到右打个分。
左边第一幅,98分,
中间一幅,70分,
最右边的那一幅,50分。
这三幅作品可以用好,中,差,三个级别划分。
要说明白为什么是这样,就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我想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论述吧。
我打的分数只是个人意见,你们再细致的思考一下吧。
结合这三幅作品,笔者试谈一下如何把握硬笔草书的笔法、结体、章法。
一、笔法。
硬笔由于笔锋所致,不能写出毛笔丰富的笔法。但硬笔也需要像毛笔书法一样,交待清楚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锋入笔、出锋位置要交待清楚。见图1。重要的是用笔要自然,不能生拉硬扯。就这方面来说,第一幅作品比第二、第三幅要好,第二幅,第三作品,有的笔画起方向,与上一笔或上一字毫无关系,入锋也交待不清。无经典书作的笔法,稍有江湖书法的味道。
把握硬笔的笔法,我们还要从传统经典书法作品中寻找,笔法交待清楚的作品首推孙过庭《书谱》,另有二王的墨迹作品可以借鉴一
二、结体。
三幅作品中,第一幅有二王结体的味道,第三幅有王铎行草书味道。第二幅没有出处。把握硬笔结体,也要参考经典书作。三幅作品,字法上不少问题,建议参看刘东芹博士的《草书字法解析》。见图2。
字的结体和形状由三个方面决定。一是笔画的长度,二是笔画的斜度,三是笔画的弧度。这方面的论述,著名书法家张羽翔老师有专门的论述,大家可以搜索详阅,不作累叙。书者在学习中,只要关注这三个方面,结体又难掌握。另外,字内空间要予以关注。
三、章法。
三幅作品对章法都有较好的表现,轻重对比、枯湿表现都不错。但在大小、欹正、断连、块面方面也有不少冲突的地方。见图3。如第三幅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的“依山”、“海流”两个连笔放在一起,过于重复。
其他方面不作评述,翻阅古人佳作便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硬笔大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硬笔大草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