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字体草书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书法字体草书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是用手腕发力还是用腰发力?
书法主要用的是手臂的力量因为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手臂带动手腕写字,同时手臂又牵连着背部。练字的时候是保持站姿的,腰部保持没动,如同站军姿,写字认真练习几小时便会会感觉腰酸背痛,误以为是腰在发力,其实腰只是保持练字的基础。
不听别人瞎忽悠,请看行书,草书是怎么写的,牡丹是怎么画的?如何?
这个草书还在初始阶段,很多字像“有、山、千、来、寻、旧,莺、貌、到、雷、动、奋……”都没有到位,建议静下来好好学,不要毛里毛糙,公示出来,须知通晓者多如牛毛,恕我直言。
书法要用毛笔了,要买支兼毫,初学有什么合适的毛笔?
第一、初学书法不建议使用纯羊毫毛笔。也许您之前听别人说过:初学书法一定要用羊毫,羊毫软,正好可以拿来练笔力。这个观点看上去有些道理,但是实际上没有根据。据考证,使用羊毫造笔,大约是南宋以后才盛行的;而被普遍***用,却是清初之后的事。“因为清一代讲究圆润含蓄,不可露才扬己,故只有柔腴的羊毫能达到当时的要求而被普遍使用。”在此之前大家一直用的硬毫,据传,王羲之当年就极有可能是使用的鼠须笔(尽管这个鼠须到底是什么毛,还有待考证,但是至少说明他用的是一种相对较硬的毛笔)写下的兰亭序。另外,“毛笔软不一定能练出笔力,笔力要靠主动发力来练习,而羊毫太软反而容易养成拖着毛笔走的坏习惯,不利于主动发力习惯的培养。”
第二、不要用长锋毛笔。长锋毛笔如果纯用兽毛来做,成本是极高的。极品长锋羊毫毛笔,锋长约6cm,这样的长锋羊毫毛笔产量很低,有时候攒够这一支毛笔的毛料都得花上数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狼毫、紫毫也同样如此,约长的越贵。
因为市场需要,而产量又跟不上,所以很多毛笔商家会用尼龙来替代。尼龙制作的毛笔弹性大,但是没有真正的羊毫那么灵活,不利于培养手感。再说长锋毛笔跟羊毫毛笔一样,都容易导致拖笔恶习,因此初学毛笔书法,不建议大家使用长锋羊毫。
第三、尽量不要用尼龙毛笔。
第四、初学书法建议使用兼毫或者硬毫,首推兼毫毛笔,另外硬毫主要有狼毫、紫毫和鸡毫三种。
可以用兼毫,软硬适中,便于初学者掌握。
1.羊毫笔:是以青羊、黄羊之须。制成。
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写出的笔画***厚实。
2.狼毫笔:是以黄鼠狼之毫制成,笔锋较硬,笔力劲挺。宜书宜画。
3.兼毫笔:两种动物毛合制而成。有狼羊兼毫、羊紫兼毫、五紫五羊、五紫七羊等。刚柔适中。蓄墨适中,有利于多字连写,一气呵成。适合初学者。
羊毫、狼毫、兼毫三种毛笔,均有:大号、中号、小号。
毛笔的选择:
选毛笔时,笔管挺直,笔锋坚挺。
要尖、圆、齐、健。
尖:笔毫聚拢时,笔尖要尖锐。
圆:笔毫圆满,毫毛充足。
首先,没有太理解你的问题。知道用兼毫笔,又让推荐笔?推荐大小,品牌,还是店铺?想把字写好,笔必须要好用。学什么体,写多大字,对毛笔要求都不同。
按大小:长锋,中锋,以及短锋。
按弹性:有软毫,硬毫和兼毫
按材质:常见的有羊毫,狼毫,紫毫,以及鼠须,胎毛等等。
羊毫,就是羊身上的毛,特点弹性偏弱,但蓄墨多。适合写大尺幅的作品,以及多个字的连续书写,多见于大篆,大行草。
狼毫,指的是黄鼠狼的毛,特点是弹性足,但蓄墨少,适合中小型的字,小行草以及小楷。
兼毫,顾名思义就是二者结合,常见的是狼毫在里,羊毫在外。特点就是中庸,适应范围比较广,基本适合各类书体,也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类毛笔。
OK,了解以上知识点,即便新手你也该知道选择哪种类型的毛笔了,理论离不开实践,有条件的话可以分别买几种不同类型毛笔进行尝试,这样也感受更直观。
说实话,能买到一只称心如意的毛笔并不容易,有时还需要运气。所以,你必须掌握以下三个小技巧,来增加你的***值。
观察笔头整体方向是否歪斜,就这么把毛笔竖起来,最好迎着光,仔细观察有没偏左偏右的情况。
从题目看,你可能真是一位打算开始学习写毛笔字的人。为了能买到一支合适的毛笔,恐怕已在网上查阅多时,网上各种文章和见解已经让你莫衷一是了。作为一个初学者,你对如何握笔写字、如何选帖临帖、如何购买毛笔纸张等知识都不会有什么经验。那些网上文章和理论估计已经让你一头雾水。
龟叟学习写字已有整六十年。我在儿童时期听我的姥爷(南方称作外公)讲,初学写字用笔选大白云最为合适。我的几十年的练字经历告诉我,我姥爷的话真可谓经验之谈。初学写字,选用大白云笔可谓是好用不贵,是最佳的选择!
所谓大白云,是毛笔的一个著名的品种,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品种叫白云笔,细分又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还有纯羊毫白云和兼毫白云等。
为什么不叫品牌而叫品种呢?因为白云笔是超过百年的一个老品牌,因为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没有品牌保护意识,这个品牌被大江南北的毛笔制造商广泛模仿生产,渐渐地它品牌性就消亡了,最终成为毛笔世界里的一个知名品种。
经验告诉我,初学写字用兼毫大白云最为合适。因为兼毫白云的笔芯用的是狼毫,它的弹性很好;兼毫白云的笔披(笔芯外面的裹层)用的是羊毫,它的蓄墨性很强,同时对狼毫的弹性给予适度地减弱,使得毛笔的弹性适中,刚柔并济,蓄墨饱满,益于书写。
因为白云笔的生产厂家很多,再质量上良莠不齐也就在所难免。我们在购买毛笔时就需要挑选,同时还需要几分运气!
挑选毛笔上古人已有经验,也就是选择毛笔时要注意四点:圆、尖、齐、健。
圆:就是将笔尖对准我们的眼睛,让笔尖处在毛笔的中心位置,此刻再看笔根、笔肚、笔尖的外圈是正圆还是椭圆。正圆者是我们的选项。
尖:指的是笔的尖度是不是很尖,很尖是我们的选项。
齐:用清水将新笔的胶质泡开。再用手指将笔尖捏扁,看看笔尖处的笔毛是不是平齐,平齐是我们的选项。
我觉得初学书法的朋友,首先要先确定自己想要学习的是哪种字体。只有确定了学习方向,然后,才能决定要选购哪种毛笔。就我本人来说,喜欢的是楷书,我用的是七紫三羊。当然,我也写行书和草书,行书(因为书写流利要求笔头要有一定的弹性)我用的是狼兼毫。至于草书(要求提笔回锋快)用的是狼毫毛笔。其实,对于用什么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古以来,书法名家在书写用笔方面都说法不一,有的可以大笔写小楷,有的能用各种笔头书写楷书以及行草书,这个是根据自身的使用经验来判定的。不过,你要是学习楷书,最好还是使用羊兼毫,这种毛笔笔头柔软,回锋稍慢并且比较吃墨,写出的楷书质量比较好。如果是其他字体,还要根据你自身的使用手感来决定的。以上是我本人的粗略见解,因水平有限,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网友指教。谢谢
书法中什么是“中锋”、“侧锋”、“偏锋”?
刚一看书生还以为是足球问题呢,中锋边锋的,呵呵。谢邀,作答。
汉字文明世界,除了它的方块特质,还有一点,就是与之并生的中国书法。
书法,虽然现在也有了硬笔书法,但一般人的认知,都是特指毛笔写字。
狼毫羊毫兼豪,国人对诞生千年了的毛笔情有独钟,笔墨纸砚自古合称文房四宝。
中锋偏锋侧峰,就是特指书法创作中的特殊行笔方式。当然,国画创作中也有运用,所以才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一般而言,篆书多圆润转折使用纯中锋;隶、楷则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行、草则是兼顾中锋、侧锋,偏锋偶一为之。
中锋行笔由于笔端居中,所以写出的线条圆浑饱满。要求毛笔运行时,笔腹在前,笔锋随后并始终保持运行在笔腹形成的墨迹之上。笔锋到笔腹的方向,和毛笔的整体运行方向要一致,并且执笔要尽量垂直于纸面。
书画中,中锋用笔是很能考验创作者功底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说的中锋运笔功力。中锋用笔所以也是历代书家提倡的一种主要运笔方法。力度速度不同,中锋所写笔画,可大概分为两类。“古钗脚”--形容中锋转折而出的笔画,虽有盘绕曲折,但却依旧保持饱满圆润。这一般是书写较快,用力均匀写出,显得线条流畅刚健有力。另一种是所写笔画边缘毛涩不平,古人形象称之为“屋漏痕”--就像屋子破壁间漏下的雨水痕迹,相状凝重自然也被称为有 “金石气”。
明白了中锋行笔,偏锋行笔就好理解了。偏锋就是笔腹和笔锋笔头“不同步”而写。偏锋运笔笔锋在笔画一侧,而笔腹则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并排”行走,毛笔一边受力,另一个边缘依靠副毫“擦”出,由于两边受力不同,所以写出的笔画一边圆润一边枯涩,单薄扁平。除了中锋偏锋,还有一种侧锋用笔,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行笔方式。
锋就是笔,笔就是锋。所以学好用好中锋尤其关键。
古人对用笔十分重视,明丰坊在《书诀》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
根据笔锋在笔画中所处位置的不同,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偏锋之分。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中锋,亦称正锋,指运笔作书时笔锋处于点画中间。为使点画圆润,历来书家多主张“笔笔中锋”。因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时,墨汁顺笔尖流注而下,均匀渗开,达于四面,点画也就无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左轻右重等缺点。因此,中锋乃书法之根本笔法。偏锋,即运笔时将笔之锋尖偏在点画之一面。写出的点画往往有轻重不匀,一边光一边毛等弊病。一般书家以偏锋为败笔。侧锋,指运笔时笔锋所处的位置在中锋与偏锋之间的一种用笔方法。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左右的夹角。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中锋用笔的必要补充。
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侧锋用笔是在以中锋为主的前提下,适当运用侧锋,可使点画痛快淋漓,跌宕多姿,富有变化。古今书家均大量***用侧锋运笔。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正如古人所说的“正以取劲,侧以取妍”、“正以主骨,侧以取态”。
综上所述,“正锋取骨,侧锋取妍”就是在书画运用笔锋时,以正锋为主、以侧锋为辅的原则。侧锋与正锋相对,也是属于运笔的一种形式和方法。侧锋,在前人的一些书***著中屡见提及,但对于它的性质,却有不同看法。
朱和羹《临池心截》说:“正锋取劲,侧峰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十代侧锋,余每见秋鹰搏兔,先于空际盘旋,然后侧翅一惊,翩然下擢,悟作书一味执笔直下,断不能因势取妍也。”这段话强调了侧锋用笔的重要性。
但冯武在《书***传》中却指出:“今以侧锋取妍者,皆异端也。学书断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盘踞胸中,使终身陷于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冯武对侧锋加以否定,把他说成是邪魔外道。我想,这种异议的产生,追根寻源,在对于“侧锋”这一名词的不同理解。简言之,就是将侧锋与偏锋混为一谈。其实,偏锋和侧锋完全是两码事,偏锋绝不是侧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字体草书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字体草书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