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家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家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字从何时开始简体?
现在使用的很多简体字是古代就有的汉字字形,不是1949年以后新“发明”的。
国就是國的一种俗体字,隋唐就开始有这么写的,囯也是,圀,囶都是国的一种写法,孔乙己知道茴的18种写法。
宋元时出现了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 囗”里从“玉”,表示我国地大物博,宝藏丰富。
明朝时简化“国”字已较为常见,以下是明末青花小盘盘底的残片有一 个简体“国”字。
有人统计,“国”字的写法有42种之多。
太平天囯中,囯字里面是王,城中有王,代表国家。
1956年6月1日,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 郭沫若先生将口内“王”字加一点“国”简化为“国”,既避开了帝王的封建思想,说明我国“玉”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玉是珍宝,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让我们爱护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但口玉国并非郭沫若首创,民国时期青花瓷盘,正面图案中亦有简体“国”字。“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这种书写字形的变化,本身就是中国汉字的一个简化过程!
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楷书的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期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之为“俗体字”。
汉字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简繁互补是中国文字的演变规律。今天我们知道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它的笔画最为简单,但总量过少,因此到了商周时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许多字来,秦的小篆比六国文字繁复,而之后的隶变更是比今天的简化字更为彻底,也开创了汉字与偏旁形体不一的先河。
电脑楷书字体为什么不是田英章写的?为什么没有田英章写的电脑字体?
能选入电脑楷书字体是对民族文化的重大贡献,历史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目前电脑楷书GB2312是一款通用的大众比较喜欢的规范字体,但缺少一些灵气。田的钢笔字还不是电脑印刷体,有严谨的结构和运笔的规律,但有些字书写不规范,不符合字型标准,在每一个笔画上不夠统一,就是说田楷进入电脑印刷体还有一定差距(末完)
1***9年上海字模厂为增加汉字“行楷”体,邀请全国40余位著名书法名家试笔,任政行楷书以“熔铸百家、妙成一体”而一举获选。他之所以入选是因为“熔铸百家,自成一体”,而不是田英章的只学一家,这个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任何把自己固封在一个小范围的人很难成为大家,光擅长炒作是不行的,炒作只能迷惑不懂书法的人,一旦国家有大的书法工程,比如编写中小学书法教材等,二田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电脑楷体字即印刷体字,民国高云塍所写,早有了。田英章字可入印刷体,但有了,就显得多余,且田字与高字一样,工整平直,高字够用,田字吃老高剩下的?于是小日本的印刷体为英章所写,印刷体,工整二流字,恰如其分,没有埋汰,请田昆仲自重。噗哧噗哈哈!
中楷字体有哪些?
中楷书字体种类有四种:按大小来说有大楷、小楷;按发展的脉络来说有隶书和楷书的结合、正楷、楷书和行书的结合加行楷;按名家书法来说有欧体、颜体、柳体等;按碑和帖分类有碑的楷书还有帖的楷书。
楷书可分为:小楷、大楷、中楷。其中1-3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3-5厘米的为中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家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家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