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颜真卿-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颜真卿-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颜体属于哪种字体?
颜体书法,通常情况下是指楷书四大家里颜真卿的楷书,其实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但颜真卿的楷书则列在楷书四大家之首,与柳公权,欧阳询,趙孟府并称楷四大家,总的来讲,说颜体书法,指的就是颜真卿的楷书,而不是指他的行书。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
毛笔书法字体现在一共有九种字体,有甲骨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行楷、行草,而颜体属于楷书字体,但不能否认颜真卿也书写过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也著称于世,但他的正楷更是自古以来楷书四大家之首,号称颜体,所以颜体属于楷书字体。
颜真卿字体有哪些?
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的字体很多,楷书有著名的多宝塔、东方塑画赞、勤礼碑、大字麻姑仙壇记、颜告身帖等,行书有著名的三稿即祭侄明文稿、争座位稿、祭伯父稿等还有祭明远帖。草书有刘中使帖、裴将軍诗帖等。以上是颜真卿楷、行、草书最为有代表性的作品。
如何分辨欧、颜、柳、赵四种字体?
“楷书四大家”的说法不知源于何时,此论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基本上包含了几种主要风格的字体。此四种字体的分辨,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书界有种说法:赵孟頫无真楷。此话是说赵孟頫的楷书连带较多,点画之间多呼应,带有很多行书的写法。而其他三体的笔画干净利落,基本上没有牵丝引带。这是赵字与其他三体最大的区别。
楷书的结构有两大类:平画宽结、斜画紧结。平画宽结就是类似隶书那样的结构,横平竖直;斜画紧结就是呈放射状的结构,中间紧密,笔画向四周舒展。
怎么样,比较一下颜体与其他字体,区别是不是很明显?
我们知道,欧体最大的特点是“险峻”,柳体最大的特点是“骨感”,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什么是险,什么是骨感?不清楚。
但笔画的粗细很容易看出吧。欧体硬瘦,笔画自然纤细;柳体吸收了欧体的结构与颜体的宽博,因而结构属斜画紧结,但笔画粗壮,且一改颜体横细竖粗的特点,横竖同样粗壮。
怎么样,区别这四种字体的办法学会了没有?
颜体和柳体主要是正书流传,端庄大气,外形一个丰满点,一个骨感点,一个有扩张感,另一个内收,其实结构倒是差不多;赵体笔法比较潇洒漂亮,行草正篆皆有作品,传世作品比较多,风格多样;欧体笔划注重提顿,字体很是清秀。
很好辨别的啊,一眼就看出来了。
至于勉强要说说理论根据,则愚以为颜体除《多宝塔》这种早期作品,《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很明显笔法无一不是来自篆书。
柳公权亦然,但他与颜的区别是特别注重点画的“骨”,所以有“颜筋柳骨”之说。他的结体,不如颜整齐,有些支离,也不像颜那样内松外紧显胖,而是显瘦,结体紧,骨头在外摆着。总之,柳字在四大家中是比较独特的。
欧体的笔法明显来自隶书,与颜柳相比,用笔侧锋较多,尤其竖弯钩的收笔,很像隶书。
赵字是回归传统,再续二王余脉,与颜柳欧相比,为秀丽一路,与颜真卿的壮美更是不同。
我不是专家,按我的感觉胡乱说了些,希望对题主有一点点启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颜真卿-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颜真卿-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