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柳体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柳体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者学楷书,选颜真卿还是柳公权?
颜体是最佳选择,颜体特征明显且简单,颜楷书字体方正,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初学者易入门。而柳体对笔画要求较高,且在后期转型方面,颜体易融合其它风格,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
柳公体字瘦而硬,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竖画顿挫有力,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字体骨力遒劲,对于初学者不好练。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书法界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都可以。
因为柳公权学的就是颜真卿。颜柳是一家。当然他们也有一些区别,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雍容大度 ,有庙堂之气。柳体俏拔铁骨铮铮。都是非常好的书法临本。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建议学颜体,因为他从年轻时代的多宝塔到郭家庙,到老年的勤礼碑,严家庙,麻姑仙坛等,你在深入学习其中一个帖之后,在颜体范围内还有非常多的拓展空间。
最后建议你学书法,一定要找一个好的指导老师。现在一些网上教学也不错。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祝你学书进步,生活愉快。
颜筋柳骨,应该是对中国书法楷书最根本最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有根本性的,也是系统性的,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他的楷书作品,追根结底其楷书的起点都应来自这里,颜体的血肉、柳体的骨骼,这就是楷书最直接的表现。
至于初学者心如何选择,我认为各有特点,看你的字和哪种字体更像,更喜欢哪种,哪种字体风格和你的性格更相合,再去选择。
颜真卿的楷书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呈弧度,刚中有柔,富有弹***,兼以笔画重,力足中锋,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
柳体用笔斩钉截铁,骨力遒劲,有“颜筋柳骨”之誉。世人评述此碑(《神策军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
根据我的体会,颜体和柳体楷书各有特点,颜体胖而柳体瘦:颜体丰腴饱满,而柳体瘦削骨感。对初学者尤其是少年儿童而言,颜体难度较大,所以我认为还是从柳体练起为宜,等到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练颜体也不迟。这样你的楷体毛笔字就会有骨有肉,胖瘦兼容,既饱满悦目又苍劲有力也。
强烈反对练柳公权!
柳公权并不简单,相反是非常难的!
柳体自成一派,笔法强调骨骼,结构则一板一眼,丝毫不能有差。这种字体有两点不好,第一,笔法太另类,即使费尽心机临习到位,将来学行草篆隶时,终究还要舍去,在行书中,恕我才疏学浅,只发现黄庭坚和李邕的字,还算勉强能对上路子。第二,结构要求太过严格,差一点点,都写不出味道,对新手来说,未免强人所难。
自古以来,靠着专研柳体而成书法大家的,真心没有几个。
建议学颜真卿。
颜真卿的好处,在于结构开朗,笔法上更多委婉转折,也更接近篆隶,练好了写起篆书隶属必然毫无压力。而且颜真卿传世的行草书作品比欧阳询多,尤其是祭侄文稿,艺术成就直逼兰亭序,是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和柳公权相比,谁的书法更胜一筹?
我是古风书法,书法教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颜柳相比,谁更胜一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颜真卿更加优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人品论书:
颜真卿、柳公权人品皆属一流,颜真卿一生都在践行儒家为国为民的思想,最终为国捐躯,成就了一代忠臣。柳公权有“心正则笔正”的笔鉴佳话。但要论高低,颜真卿更胜一筹。
二、书法史地位:
大家都知道,书圣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王羲之之下只有颜真卿一人可与之相提并论。这源于颜真卿与书法上的独创性。楷书一变初唐“书贵瘦硬方通神”的书法风格,写出了真正的大唐气象。行书与二王之外另辟蹊径,独创颜行。柳公权是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楷书大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但地位远低于颜真卿。
三、楷书对比:
楷书在唐朝真正走向成熟,初唐四家书风各具特色,但均以痩硬为主。颜真卿楷书初学褚遂良、欧阳询,后师从张旭,得王羲之笔法,又由于家学渊源,成熟时期的颜体楷书多篆籀气,有盛唐气象,且直接反应其人品的正大光明,与初唐楷书风格迥异,自成一派。柳公权楷书是唐楷的最后一座高峰。其学欧阳询、颜真卿,独具一格,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亦有“笔鉴”佳话。颜楷和柳楷相比可以说各具特色,但要论高低,不好评判。
传
四、行书对比:
唐以后行书大家皆从二王、颜真卿出,颜真卿行书可与王羲之行书并驾齐驱。名作《祭侄文稿》被誉为《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又有学者认为《祭侄文稿》高于《兰亭序》。柳公权行书有被誉为“满纸云烟”的《蒙诏帖》传世,但风格很明显受颜真卿行书影响,从这一点上讲,颜真卿行书高于柳公权。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柳体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柳体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