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求真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求真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徽宗的书法水平真的很高吗?
有句老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宋徽宗在书法上超越了苏黄米蔡,那也就是两宋第一。你自己觉得能服众吗?
下面说一下瘦金体的定位。
艺术品的价值是多维度的,宋徽宗的瘦金体有其独特的魅力。比方说你把瘦金体和苏黄米蔡的书法放一起让一个不懂书法的人看,他可能分不清苏黄米蔡,但有很大几率认得出瘦金体。首先是因为瘦金体太独树一帜了,辨识度极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习字者学习瘦金体的方法,和学苏黄米蔡是不一样的。
解释一下这句话: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很高明,但不是绝对的。学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以及其他大家者,完全适用这句话,因为你不管学谁、怎么学,最后都是落到“为我所用”这四个字上面了。学瘦金体则不然,你学瘦金体,几乎就是在克隆赵佶本人的字,后世临摹者虽有润色改良,但核心技法不变。
你没法变,稍微有点大改动就不是瘦金体了。用个数学上的词,瘦金体的定义域太窄。
或者换个角度用现代思维来看瘦金体:瘦金体是一种特殊的美术字,不像别的书体的核心其实是一种思想和审美认知、允许你有自由发挥和演绎的空间。
说到这你应该明白了,宋徽宗比之苏黄米蔡孰高孰低,是个伪问题,因为压根就不是同类项。苏黄米蔡(尤其是苏黄)是流派,而宋徽宗的瘦金体和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金农的漆书一样,是一种独立的“个性书”(当然瘦金体的艺术成就不是六分半书和漆书所能比拟的)。
还有一种定位宋徽宗作为书法家地位的思路是这样的: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讲诗歌的时候讲过一个观点:讨论一个帝王作为诗人的地位,不能简单地把他放在文学史上纵向比,应该把他和别的帝王诗人相比(如汉武帝、曹操、唐太宗、李后主、宋徽宗、乾……乾隆就算了)。要这么比的话,宋徽宗虽然不能和苏黄米蔡比,但比作为书法家的曹操、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雍正帝(乾隆:我呢?我呢?又没我?我写了辣么多)要高一个档次。
宋徽宗: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北宋第八位皇帝。
前言:
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从有文字起,从先秦确定书写方式开始,书法做为政治、学习、***被人逐渐重视起来…
有宋一朝各个皇帝都非常注重对个人的修养,所谓字如其人,宋徽宗做为皇室宗人当然也不例外,因自己得天独厚的环境,他在宫中接触到大量前朝留下的珍贵书帖古籍,对于他的帮助影响是巨大的,早年师法褚遂良、黄庭坚、薛曜兄弟,因有大量时间,加上对于书画天赋异禀每天心追手摩,又对王王羲之父子书法,颇多收获,然而生在皇室中的赵佶沒有从古籍中吸收好做人做事的思想,反而十分羡慕南唐亡国之君李煜的生活作风。正是在这样环境熏陶下,一心以享受为主,对于国家大事很少问津,政治变得***不堪。
正是有这样的思想性格,赵佶早期书法秀媚而华丽有轻佻之意,中年执政其间,利用手中权力常常招手下臣子来切磋技艺,如:苏轼、蔡京、蔡襄、米蒂等人。在期间结合多位前辈书法自创一套书写技法:瘦金体。其笔式如银勾铁划,颇有韵味。
有宋一朝对于文人的优待,是其他历史王朝少有的,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宋代的书画作品空前繁荣,书法大家比比皆是,其代表人物如:苏轼、黄庭坚、蔡襄(蔡京)、米芾我们来看看做为北宋四家每个人的风格特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省眉山市),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苏轼一生政治跌宕起伏,但在文学上成就非凡,无论其散文、诗词、字画,都有超高造诣,可以说是全能大才。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小谷道人。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北宋词人,书法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求真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求真楷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