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奇怪草书字体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奇怪草书字体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张草书有什么毛病?
不绕圈子,我直接说缺陷吧。
第一是快了。第二是整体缺乏层次。第三是笔法单一。
草书之难,在于全局的层次构思。轻重缓急,承接映带,顿如山安,导如泉注。如惊蛇入草,似鹤游云天。虽然作品中的“開、来”有意的写大,但观感上仍然是通篇大小差不多。原因便是你的笔画的轻重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一路按着笔写,提不起笔来。
提不起笔来,是笔法单一的一大缺陷。轻如蝉翼,重如崩云。纤如发丝,浓如泼墨。靠的是提按的变化。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奇怪怎么生?提按变化才能生。只有按没有提,毛笔变成了硬笔,笔画怎能产生变化?
直言冒犯,蛮撞之处,多多海涵!
这幅草书作品的笔意和章法都有,最基本的草书要领已经掌握!其流畅度、饱满度、和谐度已经有了!两点小瑕疵:
(一)笔意不到。草书不一定是蜻蜓点水,而是犹如蜜蜂扑花***粉,应该有起有落!一气呵成不是一秀到底,而是环顾左右而成心书!感觉一:落笔有点仓促,应该放慢节奏和速度!要提高控墨控笔的能力!
(二)笔墨问题。中锋行笔不是说不要锋和不出锋!枯笔也不是不蘸墨、不吮墨!还是要提高控墨控笔的能力!一枯到底、一秃到底诚不可取(个人认为:一个人书法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他控墨控笔能力的高低!)
这是一幅草书作品,写的是一首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整体上看,写的还是很好的,用笔比较大胆,字势开张,很有气势,草法处理的基本是可以的,没有大的问题,总体风格有一点接近王羲之的《十七帖》,既然作者让直说有什么毛病,我就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风格上
从风格上看,这幅作品貌似一幅狂草作品,但是它里面所使用的草书字体却不是狂草的写法,而是小草的写法,作者只是把小草写大了,并称不上是大草,或者说是狂草,狂草自有其用笔和结字的方法,要想写出狂草的感觉,还是要学习狂草作品比如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传》、王铎的《唐诗十首》等等狂草书的经典作品。
从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唐代孙过庭的《书谱》里可以略知草法,作为草书的入门,真正要想写狂草还是要学习上述的狂草书名家经典。
2、用笔上
从用笔上看,作者的用笔貌似很有力度,但笔下却缺少沉着的感觉,用笔太过于浮华,大部分笔画都是一带而过,没有能够留得住笔,草书虽然草,但是不了草,也并不一定非要写的飞快,用笔之道,首在沉着,能留得住笔才能驾驭的了毛笔。
这个道理就像开车,在笔直的道路上直线行驶,一般人都没有问题,握着方向盘踩油门就是了,难的是慢下来,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之中缓慢行驶,这才是考验技术和心理的时候,要学会开车,首先要能够开慢车。
书法也一样,要能够慢下来,在慢速书写中也能写出笔画的力度来,写快的时候才不至于浮华,才能留的住笔,要是连慢速用笔都写不好,那写快肯定也是写不好的。
3、笔势上
这张字写的很大胆,敢说是好事,但敢写一定是建立在纯熟的技法上。
很显然,这张字技法上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笔法的问题。草书对中锋行笔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来说,没有篆书的基础,是写不好草书的。这张字一味枯笔,笔锋散,哪能写出草书的韵味,“梅”字尤其差,勉强画出字形。
二是草字不规范。草书绝不是潦草之书,每一个字都有相对固定的写法,少一个动作都不对,“寒”字显然差得很远。
三是章法上,三行顶天立地,写得满满,密不透风,墨色一味求涩,躁而少润,犹如西北的黄土高坡,黄沙漫天,空中迷漫沙尘暴。
希望作者能静下心来认真临帖。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技术层面没问题,甚至可以说有很高的造诣,线条质量很高,行气章法也不错。
注意抒情性和个性。
古代那些顶尖的书法,都是戴着镣铐跳舞。遵守法度,技术层面上乘,这些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抒***感表现个性。
此作有抒情,但表现出来的情感有一点点俗,有一点点卖弄,潇洒的行笔显得有些自鸣得意沾沾自喜。
深藏不露才值得玩味,看得越谈传达的越浓。
总之我认为技术层面完全掌握,再熟一点就油了,关键加强修养多读书,前途无量!
书法中的“草书”是一种什么字体?有哪些经典作品?
友问:书法中的“草书"是什么字体的问题?关于书法中的草书问题,大家朋友也讨论的非常热火,本人曾经陆续也发布过一些自我看法和评论。在这里作两点补充:
草书。完全区于书者个人感情的流露,宣泄无阻的情怀,展现才华意境的浪漫等等。如:张之,怀素的狂草,二王的行草等等书法。可以证明这一点。
草书,历来作为书法欣赏,不好认,也不好写。当代人写的草书法,绝大部分的书者来自传统模式写法。狂草书法,字无巨细,也无守亏。通篇格律豪放,张狂,流畅极至。通常认为,草书法无形但有律。字体显得古怪,奇特,古朴。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行书法好认于行草,行草书法好认于狂草及章草。
草书是一种不同于任何书体的字体,在书法众多的字体中也只有草书能书发出人的思想中的喜怒哀乐,所以他是纯艺术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之美妙,所以草书的笔势多取自世间万物和大自然。传说怀素喜欢蛇行和秋天的云的变化从中悟出用笔之法,然而颜鲁公讲何如屋漏痕,怀素虚心接受下来用以草书之中才有了巨大的成绩。
再者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得笔法,舞剑与笔法相通吗?相通。舞剑的每一势剑尖直指敌方咽喉,如写草书毛笔无论怎样行走筆鋒一直在划的中间方能成书啊。所以张长史的狂草无人能敌这才是真正的四面用笔八面出锋耳。
谢谢邀答,一管之见方家教正。
草书是什么字体,有什么经典法帖
草书的起源为章草是隶书快写,通过把笔画简省连带而形成。经典法帖有月仪帖,出师颂、平复帖等
然后是今草中的小草,为章草的快写,通过笔画简省,变曲为直,变转为折,变字字独立为向下一字顺势而形成。经典法帖王羲之十七帖
再后是大草,是小草书的放纵写法,通过笔画的拉长,笔画之间连带增加,弧线增多,点画长短,大小对比增加等而形成。经典法帖王献系列草书帖,张芝冠军帖,崔子玉草书帖后,唐有怀素自叙帖,黄道周,王铎,张瑞图草书。
狂草,是大草的放纵写,为大草增强版,性情表现更为张扬,各种对比更加强烈夸张。书人合一,书艺神乎其神,经典不可复现。经典法帖,张旭古诗四帖,徐渭草书,祝枝山,傅山草书等。
大草特例,宋黄庭坚大草书,黄庭坚是变草书自然书写变为计算书写的先驱,变大草狂草的放纵随意写法变为可控性写法草书的代表,速度减慢,增加点画位置摆布,设计性。也是为后来人学草开僻了学习途径。只是得形多,失神也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奇怪草书字体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奇怪草书字体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