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争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争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争座位帖》用什么笔临好?
小编曾花一年时间专临颜真卿三稿,多少有些体会,发上来与楼主及朋友们共享。
据史料记载,颜真卿所处的年代应该是没有羊毫的,据此估计也没有现在所谓的狼羊兼毫,如此说来应该是硬毫,是狼毫的可能性偏大。
如果现在我们用狼毫来书写,其实很难体现颜行线条用笔的篆籀味,特别是转折处会很生硬。争座位帖没有帖本,只有刻本,当时用的什么纸也不清楚,但从祭侄稿的用纸来推断,可能是稍粗糙的如麻纸一类。如果现在我们用狼毫在这类纸上书写,恐难达到书写效果。
如果我们用羊毫,我的意思是纯羊毫没有加健的,或许又太软,不能表现争座位帖某些爽利的用笔。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用狼羊兼毫最为合适,兼毫软硬适中,即能表现浑厚的一面,又可表现爽利的一面。配合福建产的玉扣纸,应算是绝配,楼主不妨一试。
建议选短锋羊毫,要推及历史来看
《争座位帖》是颜真卿的行书作品,书信手稿,内容写的是争论文武百官在朝廷宴会的座次问题,原作已佚,仅有拓本。
- 书信手稿,字体一般大不了,那么就必须短锋;
- 颜真卿书法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其作品大多需要羊毫。
- 对于初学者来说,尽管一般推荐用尖毫,因为羊毫比较难驾驭,但是从临帖角度出发,从用笔到选纸,应该尽可能追求一致,基于此,才能真正学到古人的精华。
学习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如何才能写出其篆籀气?
《争座位帖》与《祭侄文稿》不同,后者是墨迹,前者是刻石。《争座位帖》原迹相传有7纸,约64行,宋代时刻于石上,原作则散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何为“篆籀气”
篆,当然是篆书,这里指小篆;籀,也是一种古文字,原指铸于铜器上的文字,这里指大篆。
篆籀,借指大小篆;篆籀气,即指篆书的气息。
那么,篆书的气息是什么?即指中锋行笔。
笔法有个发展过程,篆书纯用中锋,侧锋是随着隶书的产生而出现向,故中锋笔法称作古法用笔。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笔法占主流。二王之前,蔡邕、钟繇者提倡中锋古法。二王一出,侧锋渐成时尚,倡导中锋取劲,侧锋取妍。而以颜真卿、怀素为代表的盛唐书法,则一反二王经典,回复“中锋古法”,强调笔笔中锋和劲健沉着的线条质感。
而中锋所表现出的“篆籀气”,在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三、《争座位帖》的临习
这个问题很关键!颜真卿45岁以前,就是书《多宝塔》前后,基本是顺着二王的余脉欧阳询、褚遂良这条线用笔,而后辞官跟张旭学习三年,其怎样学已不可知,但其书写范本当是汉代篆隶无疑,如《元次山》等碑里面一些个别字直接用的篆隶笔画,其行草书用笔完全摈弃王羲之用笔,直用汉代篆隶草用笔。所以,想写好《争座位》要先拿出大量时间来习汉代的篆、隶,只有汉代那种书写习惯完全替代了宋以后这种书写习惯,才稍有所得。初唐四大家也是宋以后这种用笔,唐人只有张旭、颜真卿中晚期、怀素才是古法,虞世南也是懂古法的一个人,只是他的作品用的少!
篆籀笔意(或者说篆籀气)就是书写时用的是写篆书的书笔法。一般篆是指小篆,籀是大篆,篆籀就是大小篆或篆书的通称。
篆籀笔意表现为,逆锋起笔,藏锋起笔,中锋运笔;笔画转多折少,浑厚、劲道;结体浑厚宽博;布局错落有致。这几个方面做到了,颜真卿《争座位帖》中的篆籀气就自然而然写出来。
《争座位贴》是颜真卿行书的代表作品之一,而颜真卿的书法以篆籀气为最大特点,那么学习《争座位贴》的时候,怎样才能写出篆籀气呢?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需要搞明白两个潜在的问题:什么是篆籀;篆籀笔法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篆籀呢?
篆书我们都知道,一般指的都是秦统一六国之后规范化的字,也叫小篆。而籀(音同:宙)呢,说法有点杂,但一般大家都认为是秦统一六国前的字体,例如金文、石鼓文等。所以,篆籀大概说的就是隶书之前的古文字。
篆籀笔法的特点是什么?
篆籀笔法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篆籀书法都是要么刻在石碑上的,要么是在石头上的(石鼓文),要么就是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字的特点就是笔画圆劲,笔画以藏锋为主,你基本看不到露锋,因此都是圆笔,也就是后世说的中锋用笔,把锋藏在笔画中间。起笔的时候逆入藏锋,不露锋,行笔的时候中锋用笔,后世说的“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书法不论怎么用笔,表现出来的无非就是“方、圆”两种情况,就是阴阳两种变化,篆籀笔法就是表现的“圆”的用笔。而且篆书中没有方折,都是圆转,因此我们看颜真卿的行书作品中,圆转的笔法远多于方折的笔法,这也是为什么说颜真卿的行书有篆籀气的原因。
如何写出篆籀气呢?
要写出《争座位贴》的篆籀气,就是要注意入笔的时候逆入藏锋。
例如上图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们看王羲之的用笔,入笔的时候往往是承接上一笔的笔势,然后逆入,例如其中画红线的那些地方,特别是“横”的表现最明显,逆势露锋入笔,把神***彰显在外,转折的地方多是折笔,形成一个方角。
而上图中《争座位贴》中,笔势的承接逆入之后藏锋与点画之间,很少看到锋芒外露,转折的地方多是圆转,很少方折。
我们知道颜真卿后来书法是得到过张旭的指点,而张旭的狂草当中就很多这种篆籀笔法的应用。上图是张旭的《古诗四帖》,我们可以看到张旭的狂草就很少那种露锋的起笔,起笔基本上都是将笔锋藏于点画线条的中间,转折处也多是圆转。
我们看上图颜真卿的墨迹《刘中使帖》,可以从入笔和转折处去观察他的用笔,可能会对这种篆籀笔法的理解更加清晰一些。所以,后世为何认为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呢,其中一点就是颜真卿改变了王羲之一脉的笔法,自成一脉。
以上就是本人对颜真卿《争座位贴》中篆籀气的理解,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正,向各位书友学习了。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争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争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