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比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比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比赛中,欧、颜、柳、赵、褚哪种字体更容易获奖?
看了那么多的书展,就楷书来说,取法魏碑的占绝大多数,其次就是褚遂良风格的,再就是少量的颜真卿,其他的真不多见。虽然不否认这些入展者深厚的楷书功力,但是都往魏碑、褚遂良扎堆,多了就没意思了,不知道这些入展者是否都是为了迎合评委的口味。感觉这种发展模式不是很健康,风格太单一。
看了这个标题,就知道书法评奖对书法学习造成了多大危害,学习欧、颜、柳、赵、褚体,与个人的性情是很有关系的,与性情不合的字体,无论你怎么勤奋,也是学不好的。但是,在评奖机制下,关注点是什么体容易获奖,性情完全被忽视了。这样去练书法,能练好吗?这样的书法界,还有希望吗?
有没有书法家能写全部四大楷书?
有没有书法家能写全部四大楷书?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来,记得当时有人说启功先生的书法是馆阁体,而启功先生则回应说,‘我写的哪能比得上馆阁体,馆阁体比我写的好多了’。之所以在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想起启功先生的这个小故事,想要表达的一点则是:倘若馆阁体能够写得好的书家,那么他的四大楷书就一定能够写好。其原因是因为如果要写好馆阁体,那么他必须精通四大楷书并将它们融会贯通,如此才行。
图片:馆阁体
按照时间的顺序,我们所说的四大楷书家分别是初唐的欧阳询,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以及元代的赵孟頫。
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赵孟頫的《胆巴碑》等都是书法学习者的必练碑帖。
《九成宫》的险峻秀美、《勤礼碑》的雄浑丰腴、《玄秘塔碑》的刚健遒劲、《胆巴碑》的丰腴妍美。各成一体却又雅俗共赏。
图片:颜真卿《颜家庙碑》
馆阁体,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古代科举时书写时的一种书体。馆阁体.是清代的一种称呼,其实这种书体最早出现于宋代,当时称为”院体“,到明代的时候改称为”台阁体“。
馆阁体的炼成,它是通过学习四大楷书并且将它们融会贯通而成的。我们在谈及中国四大楷书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称之为欧颜柳赵,但是馆阁体的学习,它并不是按照这种顺序来进行的。
悟空提问我回答: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书法培训班,一个书法培训班教一家书体,也就是分为欧体、颜体、柳体和赵体,建立微信群也是以书体为名,内部规定只能学一种书体,多选多学就是另类。
这样的培训班这样的规定,能培训出写大楷书的书法家吗?答案是不可能的。
自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到中书协的成立,都遵循着专攻的古训,不多选也不多练,只要选定一种书体,就写一辈子。也可能是我个人浅见,未曾发现同时写四大楷书的书法家。
在去年的全国第十二届国展上,以3种书体入展的作者有8人,以2种书体入展的作者更是达到了55人。这表明,一个人会多种书体、字体并不是非常了不得的事。也就是说,一个人会四大楷书也并非不可能。
《水浒传》中有位地文星萧让,会写当时天下盛行的“苏黄米蔡”四家书体,于是被梁山好汉请上山去,专门替他们伪造文书,成就一段***。
其实,就书法而言,其道理是想通的。我们常说,写字先要通笔法。何谓笔法,就是写字的方法。
我们临摹古代的书法经典,就是要学习古人写字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来写我们现在的内容。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只是字形不同而已,而笔法,则是在运用时的侧重点有所区别罢了。只要弄清了各种字体的基本特点,是完全可以正确运用笔法来写出各种字体的。
我认识一位江苏的青年书法家,曾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10多次。有一次我很清楚地知道,他在学习章草3个月左右后,即以一件章草作品入展草书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比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比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