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个性字体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个性字体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业余中只练行书,差距太大,有何建议?
你的字只能说是用毛笔在纸上画出了字的形状,墨浮于纸上,飘移不定,缺乏书法基础,纯粹是按自己的理解乱写一气。
我曾见过一位刚退下来的领导,与人谈到书法,他说喜欢写行草书,提笔就可以写,不需专门练习。
说罢,他还提起毛笔,现场书写起来。只见他笔杆向前倾、笔头在后,拖着毛笔在纸上扭来扭去。
看着他的表演,我真替那张宣纸心疼,那可是红星啊,10多块钱一张的!
这哪是书法。从字面来看,所谓书法,就是按一定的法度来书写。如果只是简单的写字,那还要那个“法”干什么?
你的字犯了那位领导同样的错误,即不临帖,不学习笔法,不讲究法度,信笔而书。你将自己的心与书法家的字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差距不是一点点。
1、从“永字八法”入手,学习最基本的笔法。在书法中,即便是最简单的一个点画,也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书写时一个不可省。
此外,书写时正确的姿势是笔杆略后倾,笔头在前,以力推着笔头前进,如此,方可将墨杀入纸中,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而那位领导的姿势正好相反。
2、行书、楷书同时练习。一般我们主张,初学书法时,先练楷书再练行书。但也有书法家,如潘伯鹰先生,主张可在练习楷书的同时,练习行书或草书。
我赞同这种观点。这对小孩子可能不适用,但成人理解能力强,同时练习两种书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笔法。
对于业余练习书法的人,只练习行书,我觉得还是有点快,应该先从楷书入手。
先讲一个切身经历,自己经常看字帖,比较喜欢书法,但以前没有真正临帖书写。有次到书法协会的一个培训班里去观摩。因为和校长比较熟悉,他给和我一起去的人讲,他们喜欢给没有基础的人代课,或者经过训练的有基础的代课,最怕给象我这样的人上课,因为自己写了多年,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这些习惯有时是不好的,很难改。从这个事例中得出结论,练习书法一定要走正路,从临贴开始,一步一步来,没有捷径。
楷书教会了我们用笔,学会了对字结构的认识,特别是笔画的规范写法,形成习惯了,自然就水到渠成。
一开始写行书,字体容易漂浮,而且很难掌握名家名篇字的感觉,也许临摹的很像,但骨子里缺乏功力。
自身体会,在学习赵孟頫体行书时,很难把我个字的特点,即使花了很长时间,没有多大的效果。
所以,我建议还是从楷书学起,即使业余爱好,也走正规道路。不知道我说的对否,请参考!
我也是一位业务书法爱好者。不管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练书法必须首先遵法,学古法。作为业务爱好者由于基础差,起点低,更要从古人学起,三五年内,专临摹古碑帖,实临为要,意临适度,有了一定基础再搞创临。总之,就是临。
你说的差距大是客观的,当然,也得看如何判断这个差距。最好不依国展标准作判断。业务书法爱好者,初衷就是爱好,兴趣消费,不图名不图利,只要自己乐在其中,有古人陪伴就挺好!
大家好,我是景行书苑。
看到题主的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真的业余。结合我学习书法的历程谈一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需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题主所附作品很难找到传统的影子,很明显没有认真临习古人经典法帖。
喜欢行书,从行书入手学习未尝不可,但也必须临帖。我觉得学习行书,二王是必须学习的,尤其是书圣王羲之。很多人在学习王羲之时,都选择从怀仁集王圣教序入手。这个帖虽然不是原作,但怀仁为此付出了太多,确实是***了王羲之的精华,并且字数多,作为学习对象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我在老师工作室学习行书时,是从米芾手札入手的,米芾行书以上二王一路,因为是墨迹,更容易看明白行笔过程,可以借鉴。我觉得,通过米芾手札理解行书用笔后,再进入王羲之行书相对合理一些。在学习集王圣教序的同时,可以结合王羲之尺牍来了解章法,这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的行书学习方式。
我们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于行书更是重要,没有高质量的线条,行书作品不可能达到高水平。为此,我觉得在行书学习中,如果能结合进行篆书的训练来提高线条质量,是非常好的学习手段。
我老师的教学体系是篆书入手,按照书法发展史的顺序五体兼修,我觉得按照老师的教学体系学习,还是非常科学的。所以,建议朋友选择一位明师,按照老师专业的教学体系展开学习,相信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景行书苑旨在建立一个传承专业学习理念,展示景堂书法日课,分享文化艺术感悟的交流平台。我将始终秉持这一宗旨,努力把更多更好的临帖和创作作品展示给朋友们,坚持每日更新。欢迎关注景行书苑,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分享、转发,谢谢支持!
从题主这三幅习作来看,您的笔性非常好,写得潇洒流畅,骨力通达,是个练书法的好材料!只要方法对头,坚持练习必然会有成就。目前的不足,个人觉得在两个方面——
你现在临写的是今人的字,或者是学的钢笔字,虽然写潇洒流畅很好看,但是境界不高,没有渊源,缺乏毛笔字的韵味,少了经典书法的古拙与文雅。这种字作为实用很好,比如写个海报,写幅春联,都还不错。作为书法艺术,入展就难。
习作中笔法还有很多钢笔字的套路。选其中几个字来说,如“酬”字、“望”字这种拖泥带水的连笔,“路”字这种三角形的“口”字,在古帖中是几乎看不到的。
再如“影”字、“年”字、“神”字这种笔法在毛笔字里就是败笔了!所以从整体来看,这两幅都算是用毛笔写的硬笔字,没有脱离钢笔字的趣味。
给出建议——
从你的个性来看,建议找“二王”、赵孟頫或者米芾一类的行书练练,丢掉自己固有的习气,从古人经典之中去钻研,通过长时间的临帖训练,相信你的字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个性字体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个性字体行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