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风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风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习毛笔楷书前用不用学隶书?
从书法史上讲,隶书是在篆书俗体的基础上生成的,始造于秦,迅猛发展于汉。楷书在魏晋时期成形,经过北魏至唐,逐渐定型。楷书融合了篆书圆转对称,隶书方折明晰,行草简易便捷等诸多优美的因素,所以学楷兼学隶可使楷书更具古意,更沉厚些,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先精一体,专学楷书较为实用、简捷。
篆书有一笔
隶书3笔
楷书8笔
应该先难后易。学了楷书,特别是颜勤礼,再学别的很容易。
我带中考艺考生,就是从楷书入手。楷书集训10-15天就可以了。隶书2-3天。
老师让你同时学《多宝塔》和《曹全碑》,虽然是书法培训班的一种套路,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学习书法是有“线路图”的,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有讲究,并非只要是字帖就可以随时练习的。比如练习草书之前,一般要有篆书基础,因为草书对中锋行笔有较高要求。
学习唐代楷书,一般并不要求有隶书基础,可以直接从楷书直接上手,比如欧体、褚体。
但颜真卿楷书又比较例外,因为颜体的结构属横画宽结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平竖直,比较类似隶书的结构,而非欧体那样呈放射状的斜画紧结型,因而,在书法界,有人主张在练习颜体之前,最好学习一点隶书。
所以说,培训班的老师让你同时报《多宝塔》和《曹全碑》,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外,隶书相对简单,更容易上手,学习时很容易见到成效,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因而,有些书法培训班建议学生从隶书上手,也有一定道理。
这个要看个人的爱好,一般学书法,都是从唐朝字帖楷书学起,因为练字首先要把字写端正。不过我觉得:隶书非常美观,也可以专门学隶书。其实,学好一种字体足矣。
学楷书前可以不学隶书,学楷书时,应多临帖、多领悟,多请教老师,这样会进步很快。
关于学楷书前用不用学隶书。之前,不用学隶书,也没有人学隶书。之后,想学就学,看个人兴趣。
学隶书和学楷书之间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很多人说的学习隶书可以带来的好处都是伪概念,因为直接学习楷书同样。
学习隶书最大的好处就是隶书入门简单,可以短时间内带来视觉和认知的“自我满足”或者说“精神胜利”,特别是对于书法外行,可以起到“欺骗”外行的目的。
所以这也是大量书法培训机构,都是从隶书、甚至篆书入门的内在原因。当然,不是说初入书法学隶或者学篆就不好,现在社会这个所谓的不好已经失去了辩论的“意义”。
古人练字,首重书写,先有实用性,再谈审美,离开实用性等于丟掉了主要功能,直奔书法***这个目标不切合实际。书法需要坚实的基本功,要有很大量的积累,更重要人生的历炼,对事物的感悟,也就是字内功和字外功缺一不可。
古人练字,重在科举,字就是门面,所以都是从中楷开始,再入小楷,行书。今人练字,重在体验,不重实用,所以无所谓了。
一开始跟着什么字帖学,《灵飞经》可以吗?
这个问题要具体来看来分析。
是学习硬笔还是毛笔?是学习大字还是小字?是初学者还是有基础者等等。
首先,几乎任何一个传世的法贴在字体的结构上都是没有问题的,不但没有问题,而且很优秀,这几乎没有什么疑问,所以我以为,日常的硬笔书法学习《灵飞经》完全值,而且日常的硬笔书写的字体大小跟灵飞经字的大小很是近似,且不谈笔法上的学习,光是结构上的掌握就已经大赚特赚了。硬笔为什么不可以学?完全可以。
然而,硬笔学习灵飞经之前要问问自己:你是喜欢书法体还是印刷体?如果喜欢的是横平竖直的印刷体的风格,那么别学灵飞经,灵飞经运笔灵动飘逸,有魏晋风韵,而且在结构上没有其他唐楷大家特别是欧阳询的工整严谨。如果你更有与灵飞经情投意合的艺术情趣,请开始学习。
但无论如何,用硬笔书写灵飞经,在笔法上,硬笔写不出软笔的全部意趣,更别说是灵飞经。这也是一定的局限所在,硬笔书写的话,还可以参考的小楷大咖有钟繇,大令的洛神赋残卷,赵孟頫的道德经,文征明的千字文,唐人写经等等传世名品,这些作品任何一种精通了,你的硬笔字绝对是呱呱叫。
那么,学习毛笔字呢?
一上来就学习灵飞经至少面对两个问题:(1)灵飞经是小楷,一上来的初学者就写小字值得商榷。通常来讲,毛笔字一开始应以练习中字为宜,中字,指不大不小的正书,篆隶楷,不一定非要从楷属开始。因为中字的很多笔法细节小楷难以体现,笔法也不完全相同,从中字开始,结体和笔***掌握得更为全面。小楷难写,同时小楷也遮丑。建议初学者练习毛笔的话从中字正书开始。
(2)观察灵飞经的运笔,灵动飘逸横不绝对平,竖不绝对直,有很大的魏晋风韵,是行书的楷写,没有掌握毛笔的笔法基础一上来就写是写不好的。
所以就毛笔字来讲,一上来就写灵飞经是很有难度的,除非你有一个高师在身旁指导。
灵飞经固有的局限是它是小楷,小字的笔法撑不起大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风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风楷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